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告别不了的5·12:汶川地震一线记者仍难愈心理创伤
2008年11月12日 10:24中国青年报 】 【打印

3 对于许多记者来说,这种“灾区采访综合征”,在刚过去的半年时间里,就像是“一条大尾巴,漫长地拖在身后”。

在平静了很长一段时间后,9月初的那段时间,吕宗恕又连着做了四天噩梦。

第一个晚上,他梦见映秀镇的“万人坑”,背景是低沉的哀乐,还有连续不断的鞭炮声。他突然感觉胸口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然后惊醒。

第二个晚上,他梦见自己把一个人的双手砍断,然后扔进一堆杂草中,被一个邻居老太太发现后,吓醒。

第三晚和第四晚,他梦见自己掉进一个万丈深渊,高速坠落了很久,吓醒后,又是一身冷汗。

而那段时间里,朱玉原本觉得自己“已经慢慢恢复”了,但有一天吃橘子时,家里的保姆无意中问了一句:“北川不是产橘子吗?不知道那儿的橘子怎么样了?”朱玉立刻如同被雷击中一样,扎在沙发里嚎啕大哭起来。

此前,在奥运会开幕式那天,朱玉看着“笑脸伞”上那2008张孩子的笑脸,又开始“莫名其妙”地流泪。因为这让她想起在北川幼儿园边上看到的那块写着“离奥运会还有88天”的大牌子。

只要有空,朱玉就会到腾讯网的地震遇难者网上纪念馆,给她知道的每一个遇难者献花、敬酒、留言,一遍又一遍。

“我从没有用任何方式使自己速愈,因为我知道,这是不现实的。”她说。

在这半年时间里,朱玉收到过无数条安慰短信,但只有一个去过科索沃的战地记者发来的短信,让她觉得安慰到了自己的“内心深处”。

“我看了你写的稿子,你不该这么投入。这样的痛楚,它会渗透进你的骨髓,会超乎你的想象。”看着这条短信,朱玉的眼泪一下子又流了出来。

后来,这个战地记者告诉朱玉,在科索沃待了3年后,她终于去了德国。当她一个人坐在新华社驻德国的办事处门口,大太阳晒得身上暖洋洋的,周围一片祥和,没有炸弹的爆炸声,她望着周围来来往往的人群,突然失声痛哭。

朱玉说,自己完全理解这种感受。回到北京后这么长时间,有时,她开车行驶在北京的街头,听着车里的音乐,想起灾区的那些事情,依然会情不自禁地流泪。

有时,她看到北京街上的交警,依然会想起北川那个叫杜文君的生死未明的警察。

那是她5月17日刚进北川县城时,在一辆被巨石砸毁的警车边,捡到的一顶交警的大檐帽。帽子里写着这个名字,边上还用圆珠笔画了一张笑脸。

4如今,朱玉正在联系国际红十字会,帮助灾区学生做紧急避险和救护的培训。她决定将自己今后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灾区重建的报道中。

11月初的汕头大学灾难记者研讨会,主办方整理出一本小册子,收集了每位与会记者的地震报道。朱玉说,自己以前读过所有这些文章,“几乎每一篇都哭过”,但现在,她已经可以很平静地面对这些文字。

“我要正视自己的痛苦,把它消化掉,伤口才能愈合。”她说。

朱玉曾经想带一张作文纸回北京。那是她第一次去北川中学时,在废墟上捡到的。从文字里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并不快乐的小女孩,在作文里,她在和已经离世的妈妈说话,她说自己每天都想离开这个世界,因为妈妈走了,她要去找妈妈。

朱玉想了很久,最后,她还是决定将这篇作文留在四川。她将这张作文纸放在宾馆的床头柜上,双手合十,做了一个小小的仪式,和它告别:“我希望你还活着,有勇气地好好生活。可如果你已经不在了,那你应该和妈妈在天堂里了。”

朱玉并没有从灾区带回任何东西。不过在灾区穿过的衣服和鞋子,她依然还时常在穿:“它们会时刻提醒着我,作为一个记者,我依旧在路上。”

而南香红却将自己在灾区穿过的衣服和鞋子洗干净,然后放进储物室一个单独的衣柜里。

“我实在不希望那段回忆再进入到自己的正常生活里。”她说。

可她现在的工作,是将《南方都市报》地震期间的报道从头到尾看一遍,她想将这份报纸在地震期间的操作,作为一个案例来分析,然后形成一本突发事件的“记者操作手册”,为国内新闻界的同行们提供一份借鉴。

尽管看到过去的那些报道,她还时常有窒息和流泪的感觉,但她现在已经有了足够的勇气,“该看的还是要看,该去的还是要去,这是我们的工作。”

而像吕宗恕这样的年轻记者,早已奔忙在各个新闻事件的现场。前些天,他刚采访完哈尔滨“警察打死大学生”事件回到北京。

“不是所有记者都适合做灾难记者,但有了灾难,所有记者都会想去。做了这个职业,就该去做这样的事。”他说:“早就习惯在路上了,我随时准备着回到四川。”

5 11月8日这天,正是这个国家的第九个记者节。朱玉、南香红等几位参加过地震一线报道的记者,在北京北三环边上的一家咖啡馆里,进行了一次小型的聚会。

北京刚开通的地铁10号线,正好从这家咖啡馆的地下穿过。每当有地铁经过的时候,地底深处就会传来隐约而轻微的震动,周而复始。

这有点像是一种隐喻,就如同那场灾难给他们的内心深处带来的周而复始的冲击与震动。的确,当他们聊起半年前的那些往事时,依然时不时地用纸巾拭去泛出的泪花。

只有南香红说的一个细节,让他们同时笑了。

那是南香红从灾区回到北京后,12岁的儿子给她画了一幅画,上面是一丛鲜艳的花朵。儿子在上面写了一句话:“妈妈,欢迎你回来。我天天想你,你回来了,我们一起去看星星吧。” (林天宏)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林天宏   编辑: 汪敏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