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军风雨四十年:张家父子两代人经营奉军
2009年07月21日 08:18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相关标签: [民国]

双方各不相让,周恩来从团结抗日大计出发,劝导孙铭九等:“我与你们一样,希望张将军早日回来,但目前的形势,如谈判不成打起来,蒋介石更不会放人了,这对张将军、对东北军、对抗日前途都没有好处。”孙铭九等人听不进去。

两派矛盾激化,少壮派暗中谋划刺杀王以哲、何国柱等主和派将领。1937年2月2日,他们把王以哲打死在家里,两个处局长同时被杀,何国柱躲到杨虎城处幸免于难。

“二·二”事件发生后,王以哲军的一○五师师长刘多基,率所部从防御中央军的前线西撤潼关,另一个师则由西向西安前进,声言要为军长报仇。

兄弟相残迫在眉睫,周恩来挺身而出排解,亲往王以哲家,悼念死者,安抚生者,又派刘澜涛等去见刘多荃等军官,劝说他们以大局为重,勿使亲者痛而仇者快。为使刘多荃等失去打击目标,周恩来还把孙铭九等送往红区反省检讨。

由于周恩来的力挽狂澜,化解了东北军一触即发的兄弟阋墙,避免了东北军的分裂。

幽禁在奉化的张学良得悉“二·二”事件的消息后,至为痛心,他给在西安主持东北军的第五十一军军长兼甘肃省主席于学忠写信,语极恳切悲壮:“……弟不肖,使兄及我同人等为此事受累,尤以鼎育(王以哲字)诸兄之遭殃,真叫弟不知如何说起,泪不知从何处流。目下状况,要兄同诸同人大力维护此东北二千万父老所寄托此一点武装,吾等必须将吾们的血及此一点武装,供献与东北父老之前,以期在抗日战场上显我身手。盼兄将此函转示各军师旅团长,望各同志一心一德,保此东北军光荣,以期贡献于国家及东北父老之前,此良所期祝者也……”

字里行间,充满了少帅对东北军将士的深挚感情和殷切希望。

东北军抗日战场再现余威;内战中彻底瓦解走完40年风雨历程

1937年3月以后,蒋介石以“整编”为名,削弱、瓦解东北军,将原有的5个军每军3个师的编制,压缩至2个师,且调往各地:四十九军调去河南南阳,五十一军调去苏北,五十三军调去河北保定,五十七军调去淮阳,六十七军调去安徽毫州。

卢沟桥事变起,全面抗战开始,东北军盼待多年的抗日雪耻得遂,他们怀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深仇大恨,奔赴抗日战场。 

失去自由的张学良十分兴奋,认为东北军“显我身手”的时刻已到,发布了《告东北将士书》,热情奔放激励云:“我亲爱的将士们,抗日复土的光荣责任,已落在我们的肩上了,你们知道我们民族的最大敌人,就是现在强占我们东北、还在侵略中国的日本帝国主义,望你们加强训练,务求收回我们的白山黑水!”

东北军全体将士不负张学良的热忱期望,前仆后继战斗在抗日前线,谱写了八年抗战史上悲壮的一页。

四十七军在军长刘多姿率领下,在江西修水阻击来犯日军,伤亡大部,其中的一○九师全部损失。

于学忠的五十一军,参加了举世闻名的台儿庄战役,取得了国民党军队抗战以来第一场大捷,1400余名官兵光荣牺牲,后又挺进山东与敌作战,转战数年。

五十三军参加武汉会战后,转战冀豫鄂湘等省,其中吕正操团在河北坚持抗战,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创建了冀中抗日根据地。该军一部又曾作为远征军,人印度、缅甸与盟军联合对日作战。

五十七军参加过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后进入河南、山东。一师师长常恩多率部与八路军并肩战斗,最后编入八路军山东军区。

六十七军经历了姚马渡、邯郸战斗后,长途跋涉南下投入淞沪战役,军长吴克仁、参谋长关相岗阵亡,所部一○七师伤亡殆尽。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东北军被推往**前线。他们中有的成了炮灰,有的则弃暗投明获得新生,如五十一军在枣庄战役中被解放,五十三军在辽沈战役中放下武器,五十七军一一二师在兖州投向人民解放军。

至此,随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东北军彻底解体。

历经40年沧桑,由张作霖创建、经张学良建设的东北军画上了句号。其间有过挫败与胜利、耻辱与光荣、作孽与贡献,但在民国军事史上堪称重要一卷,尤其是西安事变与八年抗战中的功绩,足可永垂青史。

<<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