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梦新一级的77级杭州大学中文系学生共有141人。1987年他们毕业5年时第一次开同学会,30年来,总共聚会3次。
1.超级混合班——高考停了11年后重新开考,这11年间积聚的人才都在同一年参加高考,于是出现了一个史上超强“混合班”。141人中,年龄最大的30岁,如张梦新这样1966年高中毕业的“老三届”,共有7人;年龄最小的只有15岁,如张梦新的上铺、后来成为金庸博士生的卢敦基,共有4人。
2.超级精英班——“文革”十年出现人才断层,为77级大学毕业生留下巨大的发展空间。141名学生中,大部分都去了政府机关、大学、报社、出版社等单位。其中在省政府工作的有19人,在地方政府工作的有35人。若干年后,这些人都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如正厅级干部有4人,副厅级干部有7人,大学校长1人,大学教授20多人,媒体老总6人。出国的12人中,2人成为国外大学的终身教授,10人经商。做律师的3人都成为杭城响当当的名律师。去企业工作的8人也无一下岗,他们中不少人是主动下海,在企业高层任职。
3、特殊脸谱——同班同学中,已有6人去世。陈志峰以学军中学老师的身份参加考试,毕业后留校任教,不料一月后发现肝癌,匆匆离世,成为该系77级学生中去世的第一人;与张梦新同为老三届的陈娟芬,毕业后分到浙江林学院,第二年生完孩子后因病去世;还有一位毕业工作后,在嵊县副县长的任上,因为家庭原因,以自杀结束了生命。还有3人因在各自的领导岗位上出现经济问题而被判入狱。出狱后他们都离开原来的岗位,一切从头开始。
考生:张梦新
高考时间:1977年
现在岗位: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浙大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艺术学院院长
填志愿时被通知高考取消 张梦新离大学只有一步之遥。
1966年,在学军中学读高三的张梦新每天上学都可以看到马路对面的杭州大学。这一年6月,他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高中阶段的全部课程,正和同学们一起商量怎么填报高考志愿。
就在那时,突然传来消息说废除高考了。
“如果我没记错,那该是6月18日,报纸上发了一篇文章说要废除高考制度,随后学校也通知说高考被取消了。”
犹如平地一声炸雷,学生们懵了,奋斗了十几年的目标,突然消失了。“学校里到处贴满了大字报,校长、书记的名字上都被打上了叉。”他站在校门口,茫然地望着对面的杭州大学,那里正发生同样的事:“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该做什么。”
北大荒一去三年半
1968年,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1700万知识青年开始了大迁徙。已高中毕业2年多的张梦新似乎没有太多的选择,只能被潮流夹裹着往前,和他的几百名学军校友一起被送到了黑龙江。
现在年轻人经常在书上看到的“北大荒”,张梦新真正在那里滚爬了一回。“开始我被分在生产队务农,后来因为我是高三毕业,算是高学历,就让我当民办老师兼大队会计。”那里的气候对南方人来说太恶劣了。“头一年的雪下到5月1日还没完,到了10月1日又开始下雪。气温经常在零下30多摄氏度。”北大荒一去三年半。
1973年,全国刮起回城风。张梦新先回到富阳农村干了两年,后来母亲为他办了“退休顶职”手续,于是得以回到杭州武林中学,当了一名中学教师。
“一走6年,我终于回到杭州了!”张梦新很激动。
11年后重上考场
三十而立。回杭以后,张梦新很快就结婚了,第二年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他很知足,以为生活就会这样延续。不料1977年秋天,教完课后的他在学校翻报纸,突然看到一则消息:要恢复高考了!
平地一声炸雷,犹如11年前。“这么多年来颠沛流离,看到身边很多人被批斗,我们已经不敢想恢复高考这件事了。没想到还能遇上这一天!”
很快,当时的下城区教育局发出报名通知,张梦新毫不犹豫地向学校打了报告,“我不在乎考不考得上,只要我上过考场,就算圆了一回大学梦。至少以后我能对儿子说,‘你老爸也参加过高考!’”因为他是学校骨干,学校在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天下午4点,才批准他的申请。
1977年12月11日,张梦新走进了本该11年前就属于他的考场。高考作文的题目是“路”,“这题目对我们来说太简单了!”“一群漫步在西湖边林荫小道上的江南娃,懵懂地走上了北大荒的泥泞路……鲁迅先生说,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第二年春,张梦新顺利地被杭州大学中文系录取了。
抱着孩子上大学
阔别十几年后重回校园的日子,张梦新是抱着儿子去的。就一场考试而言,1977年高考称得上是古今奇闻。“夫妻同考、兄妹同考、父子同考、师生同考的比比皆是。我就是与小我12岁的小弟同进考场的。我的上铺、就是后来成为金庸博士生的卢敦基,他小我14岁。”
积累了逾10年的精英,在那一年爆发。刚过世不久的浙大著名教授徐步奎曾说,77级是他教过的最好的学生。“我们拼命读书,想补回失去的时间。”那种急切与渴求知识的心情可能是现在很多学生无法理解的,“比如文二路新华书店新书到了,我们会通宵排队买书。”
最新的福布斯排行榜上,有3位杭州大学77级学生入围。张梦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那一代人身上有这样一些共同的标记:勤奋、刻苦、有责任心。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俞熙娜
编辑:
刘延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