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知青轶事》之十四
趁美籍华裔上海知青“华东印第安人”来中国探亲之际,上海信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的曹总特意操办了部分当年赴云南西双版纳知青的聚会。席间,朋友们互相“倾诉衷肠”闲聊,竟有几件很巧合的事情令这次聚会增添了许多乐趣。一是曹总的爱人陈女士与“小阿弟”知青(后成为“自卫反击战”营长)竟然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生友”;二是那天竟是“小四子”的生日,大家赶紧为他补吃了长寿贺面;三是挖出了《天堂岁月疑似在梦中》的作者之一柴先生当年“抢老婆”的历史绯闻。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西双版纳勐腊县,已经熬过了几个岁月的知青们实在厌烦了那种枯燥乏味毫无生息的上山下乡生活。随着体内“荷尔蒙”的急速升高,人们对异性的憧憬愈益迫切,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农场大量的女知青向往着外界自由浪漫的空气,幻想着跳出农场这个苦海。除了其他因素,女知青最优越的条件就是利用自身的性别优势,找对象时,不找农场的男知青。她们把搜索的眼光扩展到了农场之外的空间里——呵呵~~柴太太当时是否有这心理,我无法揣测,但作为农场男知青,我们当时的沮丧是极为严重的。这就给了柴先生这类心怀叵测的家伙们一个极好的机会。他们是插队知青,具有农场知青不可比拟的自由上的优越性。于是插队知青中个别人,比如柴先生把目光瞄准了农场的美女们,开始大肆行劫,与农场的男知青们抢夺农场宝库里的美女来了!
那天,柴先生无法排遣心中的郁闷,与朋友一起来到勐腊红旗食堂(即饭馆)。贼眼紧盯着不得不到食堂来吃饭的一个个年轻女性,默默地审视着她们的五官,身姿,胖瘦,考量着她们的“三围”,象煞考官似的在心里为各位年轻女性打分。突然,一个特别靓丽的身影闯入柴先生的眼帘,柴的眼睛为之一亮:就是她了!
柴转头问手下的“智囊团”:“那个排队买饭票的小妞是哪里的?”
众随从立马开动比电脑的转速还快的人脑进行搜索:“她是六团四营的上海女知青,现在正被他们营里的一个昆明知青紧紧盯住,快成那个昆明知青的囊中之物了!”
柴老板怒从心头起:“这还了得?我们上海的美女怎容外人插手!他们农场的上海知青没出息,还有我这插队帅哥在的嘛!”
“绍兴师爷”杨老师揣摩到了柴老板的心思:“老板,你敢‘叉’那个小妞吗?”
柴怒目圆睁:“你这什么话?竟问我‘敢吗’?我是柴某我怕谁?”
杨师爷甩动着他那特有的后来成为云南省高考状元的脑袋:“要把那个小妞抢过来,易如反掌。只要老板你听我师爷的安排,老板你的美梦一定能成真!”
“噢?悉听师爷安排。”柴喜出望外,马上给了师爷一个空心汤团,“事成之后,我一定重赏!”
杨师爷凑近了老大的耳朵,如此这般地谋划了一番。柴大喜,马上将锦囊之一付诸行动。只见他屈驾趋前,来到那美女前,绅士般地一躬腰:“同志(那时时兴这样的称呼):可以帮我个忙吗?替我代买一份饭票,麻烦你哦!”
那美女微瞄杏眼,即知此男身份——来此插队的上海知青。因为,那时各地到勐腊的各色人群虽多,但长相、穿戴、谈吐、气质等等各方面的差异都比较明显。更何况,勐腊“插兄”在整个勐腊县的名声颇大,那些个“铁拐李”“何仙姑”等等头面人物都令农场知青谈虎色变的。能够象现在这样在当时大刮“男女授受不亲”的社会风气里公然向陌生女性提要求(哪怕是正当的要求)的,除了插队的上海知青,别的人群一般是做不出来的。
美女含羞点头允诺:“好吧。”
呵呵~~柴不由兴奋异常,师爷的第一步“主动出击”已经奏效:只要美女不拒绝,这下几步就有戏了!
柴坐回八仙桌前,强抑制住内心的躁动,耐心等待着。因为师爷告诉他:如果美女买好了饭票,只是把饭票放在其他地方比如别的饭桌上要柴自己去拿,那成功的希望少了一些;如果美女自己把饭票送到柴的面前,这柴某人与那美女可能就是前世姻缘了哦。
柴紧张得闭起了眼睛,憋住了呼吸,耐心等待着。
没多久,柴的耳朵边传来娇滴滴的声音:“同志,你的饭票买来了。这是找你的零钱。”
哈哈~~柴不由得心花怒放,恨不得马上扑上前去,亲她几口!可是,当时的社会风气,如果真那样做了,不把他柴某人当作大流氓大阿飞去法办了才见鬼呢。
柴此时正襟危坐,一副柳下怀的正人君子相,真的令那美女肃然起敬了哦。——这是师爷的锦囊之二,叫做“欲擒故纵”。当然,这“纵”绝非放任不管。戏还得一步步地唱滴!
饭罢,柴文质彬彬地(尽管柴完全是一副打手身材)走到那美女的饭桌前:“哎(连‘同志’都免了),今晚大操场上演出《智取威虎山》,我请你看戏,好吗?”
在那样的社会条件下,这赤裸裸的邀请,就等于是“我们结婚吧”了——“这也太急噪了吧?”美女内心嘀咕道——这可是柴先生在酒后吐露的真言的哦。可是,师爷说的,不抓住这难得的机会,会可能造成几辈子的遗憾的,只有豁出去,来个鱼死网破了!
柴先生当时的手心里真的捏出了一把汗的——紧张啊,“那感觉就象是等待着美女的宣判的啊!”
美女迟疑着。时间在等待中逐渐漏出去。柴的满腔希望逐渐冷落下去。“即使判个‘死刑’,也得看上一眼!”柴大着胆子偷看了美女一眼。美女涨红了脸,那娇羞的神情令柴某人一生一世忘记不了。虽然时隔三十多年,在今天的聚会上,柴先生回忆起来,还象浸在蜜糖里似的。
“不能催的,心急吃不得热豆腐!”这是师爷横关照竖关照的。此时的柴某人对师爷的话,比领袖的语录还记得真切的。
柴先生耐心地等待着,终于,美女金口一吐:“好吧。”
如释重负,大出一口气。柴先生此时的内心象是摘到了天上的星星,癞蛤蟆吃到了天鹅肉了!——哈哈~~我这里说的是柴先生当时的“癞蛤蟆”心理而不是长相。凭心而论,我们柴先生真是一表人材的啊。否则,美女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这种类似“嫁给我吧”的要求的,因为在这之前,他们确实从来没有交往过的。——这是师爷预测的第三步:“如果这步成功,柴老板,你就是交了桃花运了!我就等着你的重赏了。”
晚上,柴老板吩咐众手下,抢占了勐腊县城大操场上最好的位子,为美女赏光应邀陪同柴老板亲自观看演出献尽殷勤。
自此,柴先生对这美女勾引上手。以后,柴先生加紧攻势,媚态百出,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亲赴鸿门宴,深入到六团四营那情敌的根据地,情敌的势力范围里斗智斗勇,最终大获全胜。
一年后,柴先生要回上海探亲。此一去,前景渺渺。被柴先生俘获芳心的美女对柴的离去,情谊绵绵,依依不舍。
“当时,我被她的举动吓了一跳!”柴先生今天在酒后依旧地真切,“她竟然拿出了四十块钱送给我,叫我路上用。这哪是什么钱啊,分明是她的一片心嘛!”在那每月工资才二十多的年代里,美女献出的确实是一片真情!
“其他的呢?有没有献出其他的真情举动?哈哈~~”人们嬉笑着打趣,要柴交代当时的细节。
“呵呵,我就粗线条地交代了。那次,我回上海以后,就再也没去勐腊了。五年后的1979年,她回上海探亲,我们就结了婚。”
“那这五年里,你们就这样牛郎织女了,怎么熬过那五年漫长的相思日子的呢?”
“我们只好通过信件交流了,所谓鸿雁传书呀。”柴先生粗枝大叶了。
“哦,柴先生不愧是写情书的高手啊。认识才一年,书信勾引要五年的啊!”人们回到了现实。怪不得柴先生的许多作品上了全国许多报刊杂志书籍的;怪不得柴先生返城后,曾经以一篇文章赢来了一套住房。
哈哈,请各位看官别误会了,我们的柴先生柴某人绝对不是黑社会老大,而是柳下怀式的书生大作家哦。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施大光
编辑:
刘延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