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徐娟:我们知青的历史要靠自己来书写
2009年09月07日 14:33凤凰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享受回忆!(十二)回忆

在东梁插队的日子,也正是年轻人求知欲最强的阶段,很多队友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至今,我时而会翻阅以前的墨迹,在比较中感受时世的变迁和时代的印记。

这次返乡时,看到东梁一队当年的生产队长,立刻回想起我们一起劳动的那些日子。我在日记里记载过难忘的岁月,节录如下:

队长

我们在东梁大队第一生产小队落户了,队长是贫农出身的共产党员、复员军人-孟银栓。

他30多岁的年纪,个头不高,脸庞黑里透红,眼里闪着倔强的目光,一看就知道是个很利落能干的人。

清明过后,我们和(人民公社)社员们一同扛上镢头上了村东南的"柳树梁",分派的活儿是修整层层梯田的地边,我和银栓队长结伴儿。队长教我把土刨松动,大的土块儿和石头筛除掉,然后顺着坡度斜面将土搂上来;他在前面干,我跟着他学搂土,整理梯田的棱边。

这一年,以珍宝岛事件为主,中苏边境局势十分紧张。我和队长边赶活儿还聊起形势。他眼望着远处说:"如果中苏发生战争,只要毛主席发命令,我们这些复员兵就去前线,没说的!",

我说:"那你还得领导我们搞生产呢!",队长没怎么多说,很下气力的在地上刨着土;末了,说道:"那咱们加油干活儿吧,现在的任务是抓革命、促生产,备战备荒为人民啊!"。队长一直在我的前面干着,时而喘口气,又往双手上吹一吹,用力刨地,低头不语;他总是这样,无论什么时候,在哪块儿地里,都干在我们的前面。

跟着队长,我学习劳动人民身上最本质的东西,最可贵的本色。

后来,银栓队长被调到第三小队去工作了,我还时常想念我们在一起劳动情景。

时隔这么多年了,队友相聚时,经常谈起孟银栓队长,大家对那时的劳动和生活印象深刻;农村插队生活留给我们的,除了记忆,还有一种风格-人际淳朴。

享受回忆!(十三)激情

祝贺我们盂县知青的返乡之旅成行和队友们的博客平台"满月"之喜!

一个月来,我们沉浸在欣喜的回忆和心情荡漾的思绪之中,我们通过电话和平台上的照片传递着感受并继续我们之间的友谊。我们心中,竖立了一块丰碑:知青道路!我们应该让后代知道:在某个年代,有一代青年为党为国贡献出他们宝贵的年华,有过不曾浪漫的岁月,经历并崇尚着一种信念!

我们是这样的一代人-坚强、诚朴、传统、乐观!

我们这样面对生活-自强、奉献、互勉、互助!

我们是成功者,因为我们奉献过,我们无悔!

2009年的7月10日至12日,我们乘坐高速列车返回盂县,受到县党委和县政府的热情接待。座谈会上,县领导为我们描述了盂县发展远景;我们表达了对盂县人民的敬意和感激。

在盂县县委宣传部组织的与县和谐苑文化中心的联欢晚会上,我们与演员们歌舞互动,表达喜悦的心情。

我们参观了盂县的水神山大道、盂县一中、远生花园小区、人民广场、跃进煤矿、永清寺,感慨改革开放为盂县带来的机遇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我们返回故园探望乡亲,与他们述说别后的成长和经历,并寻找当年劳动和生活的足迹;丰盛的宴席上,杯中美酒盛满我们彼此的情谊,我们为人间真情而醉!

我们游览了著名的历史记载地-藏山,它展示的忠义故事是第一个传播到国外的文化之篇之一。

我们满载而归,是礼物,是记忆,是食粮,是为我们传承知青情怀的一种态度-责任和奉献!

我们在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上留下了特殊的一页!

享受回忆!(十四)速度

东梁的乡亲们带着惊喜的心情关注石太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开通,这条全新的铁路经过盂县区域管内,并穿越东梁乡南部地区,在它附近的凌井店东,即:东凌井,设置了一个技术站,不做旅客乘降,只集中有关设备和处理行车调度用。老乡对我们说:"那个车呀跑的呼呼的快,一眨眼就过去了,这下离北京可近了,你们常过来啊!"。

这是我为之付出了节假日休息和完成有关项目技术系统翻译量最大的,也是最可爱的高速线路之一,因为它再一次拉近了我们与故园的距离。

从石家庄到太原的高速客运专线全长189.93公里,中间设置了3个技术站:井陉北、阳泉北和东凌井,后直达太原东。阳泉北站距盂县县城7公里,客站正在修建之中,计划今年底完工。距阳泉北车站不远处,还有一个当地出资修建的货运站场,面前尚未与阳泉北客站贯通。

石太线建设项目使用了法国政府贷款,因此,我所在的公司按合同提供用于保证高速行车安全的先进的、微机控制的地面信号设备。2008年7月12日,我因公务陪同法国专家阿兰-葛罗等人来盂县培训中铁13局的本地信号技术人员,因是奥运时期,入住酒店后立即有盂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的陈计生同志来见,要求填写系列表单。谈话中,当他得知我在东梁插过队,便告诉我他是辛庄人,他们村当年也是北京插队知青点,他表示:如果我要回东梁看一看,只要给他打电话,马上就安排车。终因行程紧张,未成此行。我还保留着陈同志留下的电话,他表现出的礼貌和对"知青人"的热情,我仍不能忘记。

盂县县长刘德跃告诉我们:盂县位于京津唐经济圈外围,随着石太高速铁路的开通,它将成为北京的后花园,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来全面腾飞。

我们深爱着盂县!衷心地祝贺故园,机遇在天,成事在人!

享受回忆!(十五)心愿

我对东梁村的孩子们讲了高速铁路在时间上的优势,比较北京知青当年来东梁的行程时间和现在从北京到盂县只需要2小时40分钟;世界上还有其他国家发展了高速铁路,速度达到了320km/h,还有磁悬浮列车和摆式列车,孩子们睁大了眼睛望着我,真的很是感兴趣。

40年前,因东梁村是公社的所在地,这里有一所民办小学。平日早上,从我们居住的房舍出来,就会看到背着布书包的孩子们从周围各村来到这里读书,有书读的孩子们那时是幸福的!

如今,东梁村的人口从那时的不到1000人上升到了约2000人。这里有了中学,还扩大了小学校。我们4位女生当年寄宿的老乡武大爷家的正房已经拆除,这块儿地划归了东梁小学,现在正在扩建楼房做教室用。盂县县委和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县的教育发展,刘德跃县长说,今年全县的教育投资占总投资的27%,感谢盂县的领导执政为民,造福后代,为民办学,替晋盂做传。

为了纪念我们在这里插队30周年,早在1998年,西梁的十几位队友就返乡探望乡亲们,他们是:任兰香、范婴、段梅、刘小青、张泓、顾洪洁、姜经义、尤天美、吴京的等。

当时,大家的想法非常简单,就是要为村里的孩子和乡亲们量力而行地做点儿事。我曾经问过有的队友:有一些人痛恨那个年代,至今耿耿于怀,因为它确实有毁掉一代人青春和前途之过;朋友回答:"我从来都没有想过骂谁怨恨谁,应该感谢故园的乡亲们才对,那一段经历,让我们一生受益;任何时代都有其不如意的事情,有的是社会造成的,有的是其它...,比较复杂;在人生路上,我们应该说是不断地在过坎。"

我对东梁的孩子们说,好好学习,要敢想敢闯,等你们长大,要创造出第二个"鸟巢"、第二个"水立方"。孩子们大声地、几乎是在喊着说:"好啊!!!"

希望寄托在"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身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徐娟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