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终结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2009年01月21日 15:39党史博览 】 【打印

20世纪中期,中国的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在一代人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它从一项解决城镇就业困难的措施演变成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前后历时长达27年之久,堪称共和国史上最旷日持久的一场由政府组织的社会活动。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要成员的邓小平,就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给予了很大关注,在中央最早提出“以插队为主要方向”的安置办法,为安置下乡知青提供了广阔的渠道。第三次复出后,邓小平打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从广开门路就业到调整上山下乡政策,再到解决下乡知青的回城和就业困难,直至彻底结束这场运动,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最早提出“以插队为主要方向”安置知青

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最初是同中国城镇就业困难而农村又需要有文化的青年这一历史条件联系在一起的。在毛泽东“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这一指示的号召下,从1955年到1957年,共有7.9万名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60年代初,为了缓解城镇就业困难,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逐渐增多,并形成了一定规模。

安置城镇知识青年,最初的主要方向是国营农场,包括插场、建立新场、参加生产建设兵团、举办劳动大学等等。但在实际执行中,从中央到最基层,都感到农场容纳劳动力有限,而且国家财政负担很重,安置一个人需要国家财政支付1000元左右。以1963年为例,由于上述这些原因的限制,原计划去农林场33.2万人,可是到5月底,只完成了15.4万人。

对此,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在思考,当时在中央主持一线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也在思考:城市知识青年下乡的主要安置去向应该放在哪儿?

其实,早在1957年,就有一些地方,如天津、辽宁、吉林等地,在实际工作中把一部分知青安排到农村生产队插队落户。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证明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动员知识青年下乡,走以插队为主的这条路是可行的,这一方式容纳量大,投入少,不仅为城镇青年就业开通了一条新渠道,而且知识青年下乡,对促进农村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知识青年下乡插队,对中央决策人影响最大的还是浙江省嘉兴县。该县为了解决生产粮食的劳动力过少与吃商品粮人口过多的矛盾,在1962年不仅动员了从农村进城的4428人回乡,还安置了5307名久居城镇的人口下乡插队,城乡两头工作扎实,下去的人基本稳定,安心务农。1963年5月,中共浙江省委批转了嘉兴县委《关于动员城镇人口下乡插队的报告》。批语中说:“久居城镇的人口到农村插队是否可能?到农村以后能不能巩固下来?是不是只能安置劳动力而不能安置家属和其他辅助劳动力?是不是只有土地多、劳动力少的地方可以安置,土地少的地方就不能安置?这些问题,嘉兴县委的报告都已作了很好的回答。”

邓小平在审阅这份报告后,思考了许久。嘉兴县的经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把自己的想法与当时主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交换了一下。他说,一个队安置两个中学生是会搞好的。他们不仅会在传播文化科学知识上起作用,经过锻炼,在政治上也会起作用的。因此,应当向干部、青年学生和社会群众讲清楚,插队是体现多、快、好、省的总路线的安置形式。浙江嘉兴县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经验。

1963年6月29日至7月10日,中央安置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谭震林的指示,召开了各大城市精减职工和青年学生安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会议,主题就是能不能插队和如何搞好插队。会上,谭震林把邓小平关于安置工作的新思路传达给了与会者。周恩来在听取了各方情况汇报后,也说,插队本来是小平同志提议的,我赞成。嘉兴的生产队能安置,为什么其他地方不能这样干呢?实践证明,只要我们一号召,就会到处有人响应。因此,今后安置方式,插队是主要的,往农、林、牧、渔场安置是第二位的。你们回去订计划时,第一插队,第二插场,第三新建、扩建场。这样投资少,效果大,才能真正贯彻勤俭办事业的精神。

1964年1月9日,邓小平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听取中央安置领导小组的汇报,讨论知青上山下乡工作。在会上,他对搞好插队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安置城市知识青年下乡,要以插队为主,这是一件长期的大事。用插队的办法,每人给的安置费不到200元,插场每人则要1000元,如果一年有100万人插场的话,需要10亿元,这怎么得了?不能走这条路。他说,安置要集中,不要分散。每个省选若干个县,土地有潜力、山区有潜力的地方,成批安置青年,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投点资也合算。这样,就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了。他还说,一个公社安置百把人,就是一个势力。据下乡的同志反映,农村有三股力量,一是本土干部,二是复员军人,三是下乡知识青年。这三股势力合作得好,就可以把事情搞得很好。扭不在一起,就会搞坏事。集中一点的办法,关心他们也好关心,容易巩固,容易组织起来搞文化娱乐活动,组织业余学习;报刊也好供应;也好搞科学试验。这样花钱(投资)也可以集中,效果也容易看得见。南方人口少的地方,像大别山也可选为一个点,安置青年去治山。选择这样一些地区,知识青年也好发挥作用。给青年以理想,去改造自然,就有了奔头。总之,城市青年下去,不搞理想,单是当个农民,是巩固不下来的。对于邓小平的谈话,周恩来表示同意。他说,关于下乡的组织形式,主要要搞好插队。今后18年内,要有3500万知识青年,主要采取插队的方法,到农村去。

1964年1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这个文件是新中国历史上中共中央、国务院第一次发布指导知青下乡的纲领性文件。邓小平提出的“以插队为主要方向”的安置办法最终写入了这一文件。在实际工作中,插队也成为知青的主要安置方向。据统计,1962年至1979年,全国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人数为1776.48万人,其中插队人数为1282.21万人,占72%之多。虽然后来插队这种形式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在当初国家困难的历史条件下,对于安置下乡知青还是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罗军生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