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美苏争霸:争锋相对 无时无刻
2009年08月13日 18:45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二、在紧张方面,突出的事例有:(1)第二次柏林危机。1961年8月,民主德国人大量涌入西柏林,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间修筑柏林墙。西方对此提出抗议,美国表示要不惜动用武力保卫西柏林。美苏双方出动坦克部队在柏林墙两边对峙,接着两国竞相恢复核试验,持续三年之久的第二次柏林危机达到高潮。后因利益未受影响,西方默认了柏林墙(于1989年11月10日拆除)。直到1961年十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宣布取消缔结对德和约的期限,美苏紧张对峙的局面才得以缓和,第二次柏林危机结束;(2)“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企图在古巴建立导弹发射场,被美国U-2侦察机发现。美国总统肯尼迪下令对古巴实行军事封锁,并进行战争威胁,苏联被迫撤走导弹,危机才告平息。这一事件,表明苏联开始走上同美国进行全球争夺的道路,同时也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仍在美国方面。这一阶段,在与美国争霸的同时,苏联企图控制中国,造成中苏关系的恶化,这是它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又一表现。

随着苏联经济和军事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和美国实力的相对削弱,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便愈演愈烈。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

2. 70年代美苏在缓和中的争夺;

战后美苏争霸格局并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战后初期主要表现是美国想独霸世界,故而要极力推翻雅尔塔体制,并对苏联实行遏制包围的冷战政策。苏联是从赫鲁晓夫开始,有了同美国争霸的欲望,但它缺乏争霸的实力,因而采取迂回战术,在不触及美国重大利益的前提下,插足到不属于西方势力范围的新独立国家,进行和平渗透。而到了70年代,苏联的力量上升到已足以同美国争霸,美、苏才真正摆开争夺霸权的阵势。整个70年代,苏联处于战略攻势,对美造成很大压力;美国居守势,以稳住战略阵脚,并且守中也有攻。

一、美、苏战略的大调整。(1)1969年尼克松就任总统时,美国面临国内外的困难局面:侵朝、侵越战争削弱了美国的实力,引起国内不满;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相对下降;美苏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不利于美国的变化;美国与西欧日本矛盾加深;第三世界力图摆脱超级大国的控制,中苏关系恶化。由此可见,60年代末的美国对外战略已到了非调整不可的地步。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出访途中在关岛对记者发表谈话,提出美国在亚洲的新政策,被称为“关岛主义”或“尼克松主义”。1970年2月8日,尼克松在向国会提交的第一篇国情咨文中,把只是针对亚洲的“关岛主义”正式发展为美国新的全球战略即“尼克松主义”,宣布要以“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三原则作为尼克松主义的“三个支柱”。其内容是:美国从实力地位出发,通过对话和谈判稳住苏联;承认西欧、日本同美国的平等地位,即“伙伴关系”,来获得盟国的支持,牵制苏联,达到战略收缩的目的;同时利用中苏矛盾,制约苏联,使美国在外交上有更大的主动权。此外,美国的对苏政策是一个“连环套”,还包括同苏联扩大经济和文化交往,在政治关系方面搞“缓和”,通过建立一个广泛的协议网络来套住苏联。(2)70年代的苏联是勃列日涅夫当政,60年代末期他利用美国深陷越战的有利时机,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军事实力。在这同时,他巩固了“东欧大家庭”,一方面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另一方面宣布“有限主权论”,加强对东欧的控制。70年代上半期,勃列日涅夫向西欧发动“缓和攻势”,此后向第三世界展开猛烈的扩张攻势,并制定了一套政治、经济、军事三管齐下的全球攻势战略:用经济战略作支撑,军事战略为核心,辅之以缓和谋略;以欧洲为战略重点,在中东、非洲展开侧翼迂回,争夺战略要地、战略资源和海洋通道;以打破美国战略布局为目标,逐步夺取对美战略优势。

二、美苏关系缓和。70年代的美苏缓和主要表现在两国首脑的频繁互访和限制战略武器谈判等方面。美苏两国领导人为解决相互冲突、增加彼此了解,在70年代举行了5次会谈。在这些会晤中,美苏两国共签订了100多个条约、协定,制定了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美苏高级首脑会谈是两国政治缓和的主要形式和内容。在缓和的70年代,苏美举行了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谈判、中欧裁军谈判、禁止核武器试验以及化学武器谈判。1972年莫斯科会晤期间,双方签订了第一阶段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和签署了苏美《相互关系原则》;在此后的会晤中,双方在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谈判方面又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三、苏联在缓和掩盖下加紧向外扩张。(1)建立条约网。从1971年至1981年的十一年间,苏联同埃及、印度、伊拉克、越南、埃塞俄比亚等十二个国家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利用这些条约把这些国家变成它的势力范围。而同苏联签订条约的国家又利用苏联的势力向邻国入侵。例如,苏印条约签订后,印度马上入侵巴基斯坦;苏越条约签订后,越南便进攻柬埔寨。(2)提供大量军事援助。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对第三世界的军事援助大大超过了经济援助,70年代后期,苏联成为世界头号军火商,其军火输出直接服务于向第三世界的扩张。(3)进行代理人战争。70年代,苏联曾利用古巴在第三世界打代理人战争,由古巴派军队,苏联出武器,介入一些国家的内部争斗。例如,插手安哥拉内战;在红海地区,介入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利用这些办法,苏联扩大了地盘。(4)直接入侵阿富汗。70年代,苏联为了打通南下印度洋的通道,直接用十万大军占领了阿富汗。为了战略上的需要,不顾国际舆论的强烈反对,达到了不惜工本和不计后果的地步。

总之,70年代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非常明显,这十年的美苏关系经历了表面上的缓和,尔后便是最紧张和最激烈的对抗。美国在这十年里经过调整战略、甩掉了越南战争的包袱。恰恰相反的是,苏联成为第三世界国家反对霸权主义的靶子,背上了侵略者的罪责,陷进了难以解脱的困境。

3.80年代美苏争夺新态势;

80年代是美苏关系从激烈抗争走向迅速缓解的大变动时期。这十年是苏联走下坡路、乃至进入困难的谷底,美国从守势中转为逼苏在各领域中让步,而美、苏之间又终于出现戏剧性和解的时期。这也就是战后美苏争霸的最终一个结局。

一、美国对苏政策的重新调整。(1)卡特主义。70年代末期,苏联在缓和中的扩张以及中东事态的发展对卡特政府提出了严重挑战。1980年,卡特在国情咨文中提出了卡特主义,卡特宣布“任何企图控制波斯湾地区的外来势力都将被认为是对美国根本利益的侵犯,我们必须采取任何必要手段,包括武力在内,反击这种企图”。这表明美国把它所关心的三个安全地带,即西欧、中东和远东连接了起来。此外,卡特政府决心扩充军力,调整核战略。(2)里根的新遏制战略。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里根提出“重振国威”、“以实力求和平”口号,采取以“现实主义、实力加谈判”为主要内容的对苏战略总方针,把遏制苏联作为对外政策中心环节,努力恢复美国霸权地位,主要举措:1、恢复和发展美国经济,扩充美国军事实力,制定“两个战争”新战略,尤其是1983年“星球大战计划”,谋求太空军事优势;2、经济上,着眼于军备竞赛和经济制裁把苏联拖垮压垮;3、政治上,综合运用军事、外交、经济和宣传等手段,全面施加压力促使苏联让步。4、利用现有力量,推进和加强美国在西方的领导地位。5、在意识形态领域加紧向势力发动进攻,进行反苏宣传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3)里根主义。1986年3月14日,在题为《自由、地区安全与全球和平》的外交咨文中,里根认为,美国应采取对苏联强硬政策,“以低烈度的战争”方式支持亲苏国家中的反政府武装活动,甚至可以采取军事行动直接介入反政府活动不明显的亲苏国家,支持那里的“自由战士”,以便将苏联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所取得的政治和军事进展“有限地推回去”。对于第三世界中的亲美“独*政府”,要施加影响,促其实行“民主化”改革,避免因内部动乱而为苏联所用。里根主义是美国推行强权政治的典型表现,其目标是要在苏联力量衰弱的形势下,与其争夺第三世界。

二、苏联的困境和战略退却。80年代前期苏联对里根推行的新遏制政策采取了极为强硬和全面对抗的政策和措施。但苏联在勃列日涅夫后期以来的老年政治危机造成苏联社会严重的停滞局面,各种危机集聚起来。1985年上台的戈尔巴乔夫在国内政治中提出“公开性”和“改革”,试图结束苏联出现的停滞局面,求得社会政治经济的复兴与发展。1986年1月,戈尔巴乔夫提出外交“新思维”政策,从理论到实践积极推行和平主义方针。在“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论调下,提出国际关系“民主化”、“非军事化”和“人道化”;苏联的政策是“反对暴力”、“消除敌人形象”等等。1986年1月15日,他发表了在十五年内分三阶段全部销毁核武器的声明,想用这个办法来阻止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同年4月和8月,苏联又先后提出大规模裁减欧洲常规部队,暂停核试验等倡议。美苏关于中程导弹的谈判几经起落,最终在1987年签订了有关条约。在谈判中,美国采取了进攻态势,一开始就以一纸计划来取消苏联在欧洲已部署的中程导弹;此后又提出“双零点方案”,要求苏联销毁在亚洲和欧洲的中程导弹。苏联在同美国进行了一番较量后,全盘接受了里根政府所提出的方案。可见,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是向美国求和的宣言,如果说戈氏有什么战略的话,那便是步步后退,直到美国能够充分允诺和宽容为止。

三、美苏关系的全面和解。80年代最后的1989年,是美苏关系急剧变化和转折的一年。这一年苏联、东欧形势急转直下,给美国带来了“和平演变”的历史性机遇,新上任的布什政府抓住机会,提出了新的对苏政策,使美苏关系很快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1)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1989年5月12日,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农业和机械大学发表了第一次对苏政策讲话,随后又于5月22日在康涅狄格州美国海岸警卫学院进一步阐述了他的对速政策。这两次讲话便是“超越遏制”战略的出台。“超越遏制”的主旨是积极同苏联发展关系,加强美苏合作,促使苏联逐渐实现“自由化”,把苏联拉进“国际大家庭”,使其融合到国际社会中来。其具体目标是:用施加政治外交影响和提供经济援助的办法,加速对东欧的演变,布什于同年7月亲自访问波兰和匈牙利;敦促戈尔巴乔夫加速实行收缩政策,从第三世界撤退、不干预东欧的变化、在裁军问题上迈更大的步子;鼓励戈尔巴乔夫尽快改变苏联的社会制度,加入到西方的“国际大家庭”。1989年以后的形势表明,布什政府的“超越遏制”战略达到了它的预定目标,东欧在一年内基本上全部改变了面貌,苏联也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走向了解体。(2)美苏关系的转折。1989年11月2-3日,布什同戈尔巴乔夫在地中海的马耳他举行“非正式会晤”,就美苏关系和世界许多问题广泛会谈,未签订任何协议,但两国关系进入了转折性的新时期。具体表现为:1.确立了相互信任的新基础。由于会前布什已对苏联的变化进行了“审定”,并通过会谈确信苏联“已从根本上改变政治和司法制度”,此外,戈氏对东欧的剧变持鼓励态度,从而确立了双方“信任”的基础。2.美苏经济关系有突破性进展,双方经济合作有了新进展。3.双方商定在军备控制方面加快步伐,布什和戈尔巴乔夫谈定了加速军控谈判和达成了几项协议的时间表。4.美苏在推进“欧洲进程”方面达成共识,即双方在东欧进一步倒向西方、两德实现统一的方面达成了默契。

以马耳他会晤为标志,美苏关系进入了全面和解的新时期。这是以苏联的大步后退为条件的,美国洋洋得意,认为他们是从几十年“冷战”中最终赢得了“胜利”。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