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争霸 漫画)
一、战后初期的美苏“冷战”
战后初期,国际关系格局的特点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与对抗的两极格局,即所谓的“冷战”格局。由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将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笼络到它的旗下,组成反对苏联的政治军事联盟,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封锁、包围与遏制,这就迫使苏联方面不得不走上应战与反击的道路。这一时期的美苏对抗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在处理战败国问题上的矛盾尖锐。(1)从1945年9月11日至10月2日的伦敦第一届苏美英法四国外长会议开始,围绕与意、罗、保、匈、芬五个次要敌国缔结和约的问题,四国外长前后共开了四届7次会议进行讨论。经过反复争论,最后终于就战败国的领土划分、赔款以及政治军事条款达成一致,并于1947年2月10日缔结了五国和约。五国和约的签订反映出大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意图。(2)根据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国际会议上所达成的协议,确立了处理德国问题的各项政治经济以及军事原则。德国投降后,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德国,并由四国总司令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但是,后来在非军事化、民主化以及赔款等问题上,苏美主张不同。美国从一开始就有重新扶植德国的意图,以便把它纳入美国的战略体系。而苏联则要最大限度限制和削弱德国。针对西方在1948年***德国的做法,苏联于同年2月改组苏占区经济委员会,使之成为准政府组织。3月,苏联宣布退出盟国管制委员会。两国德国的***已经不可避免。(3)在处理日本问题上,美国一开始就有独占的意图,而苏联方面则进行了不少斗争。经过讨价还价,在美国满足苏联占领日本北方四岛要求的情况下,斯大林最终同意美国占领日本本土。
二是杜鲁门政府开始对苏“冷战”。为了遏制苏联,实现称霸世界的目标,美国对苏推行“冷战”政策,其内容包括“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三根支柱,它们是在1947、1948、1949三年内相继出台的。这意味着美国从政治、经济、军事上三管齐下,对苏联实行政治上的孤立打击、经济上的封锁和军事上的包围。其中“杜鲁门主义”是“冷战”政策的核心部分,出笼的由头是代替英国挽救希、土危机,镇压两国的共产党。由此推而广之,只要哪个地方有进步运动,美国就宣布这个地方有“共产主义威胁”,就立即提供经济、军事援助,乃至出兵干涉。“杜鲁门主义”由此便成了对世界的干涉主义。“马歇尔计划”表面上是一项纯经济援助计划,但实际上同样是为了压制共产主义的发展,进而从政治和经济上取得控制西欧的主导权。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一个完全由美国领导和控制的纯军事组织,美国将西欧防务掌握在自己手里,牢牢地确立了美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
三是斯大林制定积极防御战略。针对美国发动的“冷战”,斯大林采取了相应对策。其基本指导思想:巩固雅尔塔体制成果,加固东欧阵地;在理论上明确“两个阵营和两个平行市场”概念;立足于准备一场新的战争的到来。基于这些考虑,斯大林确立了他的积极防御方针。(1)大力恢复和发展经济,加强国家防御能力。优先和高速发展重工业,突出国防工业建设,迅速加强国防力量。(2)整顿和改组军队,全面提高武装力量素质。苏联在战后组织大规模复原,更新武器装备,改组作战指挥系统,使整个军队装备和素质大大提高。(3)实施战略纵深防御,在苏联国土周围建立“安全防御带”。二战后苏联不仅在东欧地区建立“安全带”,并在远东也得到了一些权益。新中国对苏奉行“一边倒”政策,更加强了它东部的纵深防御。
四是美、苏在柏林问题上的初次较量。1948年2—6月,美、英、法、荷、比、卢六国举行会议,决定建立西德政府。不久,美、英、法占领当局于6月18日宣布在西占区实行“币制改革”,发行所谓“B”记马克,在西占区流通。这是正式***德国的第一个重大实际步骤。苏联随即全面封锁西占区与柏林西管区之间的水陆交通,并宣布在东占区和大柏林区发行新货币,由此形成战后第一次美苏冷战高潮——柏林危机。美国为此一方面架起空中桥梁为西柏林空运物资;另一方面对苏联进行威慑加紧***德国,于1949年4月成立北约。危机持续近1年,1949年5月达成协议,双方取消了一切封锁,这一危机使大柏林***为东西柏林(各有自己的行政系统)。
柏林危机结束后,美国加快了***德国的步伐。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1948年9月20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正式成立。同时,苏占区也积极筹建东德国家。1949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至此,德国正式***为两个国家。不久,联邦德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民主德国加入华沙条约组织,东西欧之间的分野也于此最后完成。德国的***是美苏冷战的产物,它在德意志民族的历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一页。
二、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
1.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
从50年代到60年代,美苏关系仍处在冷战的发展时期,但是双方的政策已有了相当大的变化。美国从1953年1月艾森豪威尔上台后便开始调整对苏政策:首先,对东欧由原来的“遏制政策”改为“解放政策”,用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特别是“和平演变”的办法把东欧从苏联的控制中解脱出来;其次,艾森豪威尔鉴于英国在苏伊士事件中的失败、苏联插手这个地区填补“真空”,提出“艾森豪威尔主义”,同苏联争夺第三世界;第三,军事上用“大规模报复战略”取代“军事遏制战略”,奉行“战争边缘”政策,在东亚签订一系列军事条约,并于1954年7月直接投入对印度支那的军事干涉。在肯尼迪时期,美国对苏政策又有了一些新变化:1961年肯尼迪政府提出“和平战略”,力图在实力地位基础上,利用战争与和平两手,把对抗与缓和结合起来,确保美国在争霸中的主动地位;其次,用“灵活反应战略”取代“大规模报复战略”,提出要打四种战争的战略。苏联从50年代后期赫鲁晓夫掌权开始,改变了斯大林时期的对美积极防御方针,开始推行同美国争夺霸权的政策。1956年苏共召开20大,赫鲁晓夫提出了同美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在第三世界进行“和平渗透”的“三和”政策。其目标是缓和冷战开始以来僵硬的美苏关系,希望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同时加紧扩大在第三世界的影响,与美国争夺战略空间。
这一时期美苏争霸的特点是双方既有缓和又有争夺,优势在美国。具体表现在:
一、在缓和方面,由于美苏力量对比的消长,赫鲁晓夫谋求苏美合作,与美国平起平坐,开始以缓和姿态处理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关系,其中突出的事例有:(1)签订对奥地利和约。二次大战结束后,奥地利及其首都维也纳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斯大林逝世后,苏联改变了斯大林时期坚持的对奥和约应在德国问题解决以后才能签订的立场,主动与西方国家合作,于1955年签订对奥和约,结束了四大国对奥地利的占领,解决了二次大战的一大遗留问题。(2)苏联与联邦德国建交。德国问题上的矛盾,长期以来是东西方冲突的症结之一。1955年,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应邀访苏,举行两国建交谈判。经过几天的艰苦会谈,双方决定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3)赫鲁晓夫第一次访问美国。1959年,赫鲁晓夫应邀访美,在马里兰州的总统疗养地戴维营,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举行会谈。戴维营会谈是苏联推行苏美合作外交战略的重大行动,美国实际上承认了苏美同是超级大国的事实。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