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为什么在清朝会成为“忠良”?
2008年10月28日 09:49凤凰历史专稿 】 【打印

在厘清了佟家和清朝皇室的亲缘关系以后,杀佟养正的毛文龙被清朝皇家视为“世仇”的说法是能够成立的。有了这样的“世仇”背景,清朝在修史的时候,自然不会说毛文龙什么好话,所以毛文龙在清朝官修的史料中全是负面的形象,这是可以理解的。

而袁崇焕则是手刃毛文龙之人,他的这个行为虽然在明朝看来是专杀、私刑,但在清方看来则有所不同,他的行为可以被视为变相帮助清朝皇室报了“世仇”,所以在情感上清朝皇室对他难免有几分感激之情。

那么会不会就因为有了这层感激,所以清朝史官在编纂关于袁崇焕部分的史书时,就被授意要刻意为他文过饰非呢?应该说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但是如果只从这样的背景去分析袁崇焕为什么在清朝会成为“忠良”却还不够,清朝对袁崇焕重新定位的目的应该还包含了以下内容:

“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7]

“至是帝误杀崇焕。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8]

当袁崇焕成为“忠良”以后,崇祯就必然成了冤杀“忠良”的昏君,明朝便有了“主暗政昏”的形象,并最终导致了“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的局面。这样的“题材”会在政治上狠狠打垮明王朝在民间的号召力,相信这也是清朝统治者和御用文人们所看重的。

综上所述,清廷之所以要为袁崇焕翻案,既有皇室在情感上的需求,也有朝廷在政治上的需要。按照这两种要求,袁崇焕的形象就必须光辉而伟岸,这样才能有力的衬托他被“冤杀”以后的悲凉与凄惨,阎教授对袁崇焕的定位就完全符合以上要求:

“明末优秀的军事统帅、著名的民族英雄袁崇焕”[9]

“崇祯三年(1630年),袁崇焕因阉孽诬陷、后金设间、崇祯昏庸而被含冤磔死。崇祯帝在自毁长城。”[10]

“我认为:袁崇焕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大仁、大智、大勇、大廉者。袁崇焕的仁与智,令人赞颂;勇与廉,令人敬佩。这种爱国精神,同他的浩然正气密切相连。袁崇焕留给后人熠熠永辉的思想、薪火永传的精髓,是‘正气’,就是‘浩然正气’……通俗地说,“浩然正气”就是正大刚直、合乎道义、充满天地、超越时空之气。”[11]

“袁崇焕的死是一场悲剧。从哲理来说,生死是一个大关节,也是一个大境界。岳飞如此,文天祥如此,于谦如此,袁崇焕也如此。袁崇焕之死,唤起万千人奋起,笑洒碧血振乾坤。如鲁迅所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12]

“正如明末杨继盛《临行诗》云:‘浩气还太虚,丹心照万古。’时代呼唤袁崇焕的浩然正气与爱国精神,时代需要袁崇焕的浩然正气与爱国精神。人们透过袁崇焕的正气与精神、仁智与勇廉、品格与事功、喜悦与悲哀,了解先贤,景仰英豪,知荣明耻,激励来者。”[13]

从抒情的角度来看,阎教授所谓“大仁、大智、大勇、大廉者”——“唤起万千人奋起,笑洒碧血振乾坤”——“崇祯帝在自毁长城”——“了解先贤,景仰英豪,知荣明耻,激励来者”的脉络,是完全跟先前分析的两种可能原因相契合的。

清朝史官到底有没有刻意为袁崇焕文过饰非,阎教授尽信《明史》到底有没有问题,这一切的答案应该在史实中去寻找。如果袁崇焕其人其事,真如先前那位“大佬”所分析的,他是一个清朝御用文人为了不可告人之目的而伪造的“英雄”,那阎教授的观点就很尴尬了,反之则是草根们的质疑没有充分的根据。

抱着怀疑的态度,经过了数年的论战,虽然阎教授的名气如日中天,可是草根们的信心却反而越发强大了。强大的理由是,草根们发现袁崇焕本身有太多的问题,其人其事可谓倍遭质疑,而《明史袁崇焕传》里的谬误、歪曲、篡改、臆造也相继暴露。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王者不臣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