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报怨”的历史考察与价值沉思
2010年01月19日 23:04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老子和道家追求的“德”是人性的自然本真,反对对“仁义道德”刻意地执着,所以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老子》第18章)如果联系到老子所说“上德不德”(意即:上德之人,因任自然,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据王弼注本《老子》第38章。意即:上德之人,因任自然而无心作为;而下德之人则不能顺任自然,总是以有为之心有心而为。)来看,执意地去行“以德报怨”,是不合乎老子自然无为之旨的。那些结怨者之行为如果超出道德的底线就可能是一种恶行,而在老子看来,恶行本是逃脱不了天道惩罚的,人不报而天自报,无须有德者以某种方式(或德或怨)去“报”,所以老子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第73章)况且,相对于结怨者而言,德报方常常是出于一种无奈的选择,而非出于本心,这与老子对自然、本真的追求相去甚远。又,“报怨以德”之“德”,据何晏《论语集解》“报怨以德”下注:“德,恩惠之德”,故“报怨以德”,意即以恩惠报答仇怨。其实在老子看来,以恩惠报答仇怨,是一种虚伪的行为,为老子所不齿。据朱谦之《老子校释》,第十八章有“大道废,有人义。智惠出,有大伪。”通行诸本“人义”作“仁义”,“智惠”作“智慧”。朱谦之说:“《论语卫灵公》‘好行小慧’,释文‘鲁读慧为惠’,是假借字。”可见 “仁义”与“惠”,在老子看来,皆是非出于人性本真的虚伪之举。老子强调的是,以无欲无为的态度处理人己关系,就根本不会与他人结怨,如果有“大怨”而以恩德去“和”之,必然会有永无休止的“馀怨”,故“以德报怨”的态度和方式不会为老子所采取。

必须指出,“报怨以德”(或“以德报怨”)未见于《庄子》一书,汉代颇有黄老倾向的《淮南子》对此亦只字未提,这绝非偶然。庄子不仅非毁儒家标榜的“道德仁义”,而且从其主张“道通为一”、“齐万物”的立场看,德与怨的对立将会被视为一种成见,“以德报怨”亦将被视为违背自然无为之道的虚伪之举。《淮南子》倡老子的自然无为之旨,其未提此话也在情理之中。即使是合一儒道的玄学家,也对此未加关注。

二 “以德报怨”是否孔子提出并为儒家学者所赞同和推崇?

将“报怨以德”说成是孔子思想的,古今亦不无其人。刘向《说苑》卷一三《权谋》就说过:“孔子曰:‘圣人转祸为福,报怨以德。’” 佛教典籍《起信论疏笔削记》卷一八谓:“《论语》中说,‘以直报怨,以德报怨。’”今人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曾提到:“最近日本《产经新闻》发表的《蒋总统秘录》一书,这位日本记者引用了‘以德报怨’这句话,说是孔子思想,这是一个错误。” 可见,“以德报怨”是否是孔子的思想或为儒家学者所赞同,仍是需要辩明的一个学术是非。

第二,从文献看,孔子不赞成“以德报怨”。

“以德报怨”这句话确实曾见于《论语》,但正像“报怨以德”出于《老子》而非老子的思想一样,“以德报怨”也不是孔子的思想,同时也不为历代儒家学者所赞同。

《论语》第十四章《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邢昺疏:“《正义》曰:此章论酬恩报怨之法也。‘或人之意,欲人犯而不校,故问孔子曰:“以恩德报仇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者,孔子答言,若报怨既用其德,若受人恩惠之德,不知何以报之也。’”意即,有人说,即使被人侵犯了,也不要计较,要以恩德去报答仇怨。对于“或人”之说,孔子认为,如果报答仇怨要用恩德,那么,受人恩惠之德又将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中庸》)朱熹注:“道者,率性而已,固众人之所能知能行者也,故常不远於人。若为道者,厌其卑近以为不足为,而反务为高远难行之事,则非所以为道矣。”康有为《论语注》:“孔子之道不远人,因人情之至,顺人理之公,今人人可行而已。……孔子非不能为高言也,藉有高深,亦不过一二人能行之,而非人能共行,亦必不能为大道,孔子即不言之矣。”  孔子认为,道率人之性,因人之理,故它不脱离人们平实的生活世界,如果专务高远难行之事,就不是“大道”。孔子不是不可以谈那些高远道理的,只是这些道理并不是人们普遍能知能行的,所以孔子不愿意空谈高远,而只是讲一些平实切行的道理,使人人易知易行。《尸子》曰:“龙门,鱼之难也;太行,牛之难也;以德报怨,人之难也。” 《尸子》也看到,在行动中贯彻“以德报怨”,犹如鱼过龙门、牛过太行一样,难以实行也。可见,“以德报怨”的高远难行,是与孔子平实的生活态度不相契合的,所以不为孔子所采取。《论语·子张》中记有子游评论子张的话,说“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朱熹注说:“子张行过高,而少诚实恻怛之意。”看来孔子的弟子也不喜欢行之“过高”而不从最基本的德行做起的人。

再次,“以德报怨”亦与孔子一贯坚持的“直道”、公正的原则精神不相合。《周易·文言》:“‘直’其正也。”“君子敬以直内。”高亨释:“‘直’乃存心之正。”“言君子存心以敬而内直。”  可见,“直”乃是发之于内的率直、公正的是非观。孔子把“直”视为重要的为人处事之道,《论语》中有11篇提及,22次出现,其中大多与人生态度有关。如他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意思是人应该生活得很正直,而那些依曲罔的态度生活下来的人,不过是侥幸免于灾祸而已。孔子称赞“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论语·卫灵公》)朱熹注:“直道,无私曲也。”“以此民,即三代之时所以善其善、恶其恶而无所私曲之民。”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刘学智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