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拉拢各路军阀帮助蒋介石“统一”中国
2009年12月01日 15:40凤凰网读书首页 】 【打印共有评论0

本文摘自《宋美龄全记录》  作者:寿韶峰  出版:华文出版社

东北易帜 宋美龄要求蒋介石信任张学良

二次北伐进展得很顺利,虽然1928年5月3日在济南遭到了日本野蛮的武装干涉,造成了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但蒋介石避免了和日本直接的武装冲突,继续北上,终于占领了北京,并改北京为北平。

蒋介石收复北平、天津之后,剩下的就是东北问题了。因为济南惨案的教训,他知道如果继续进攻东北,日本必将直接干涉。所以只有考虑和平解决东北问题,停止对关外用兵。

早在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东誓师,开始北伐,国际势力即担心中国形势的变化会影响到他们的在华利益。尤其是一直支持张作霖的日本,更是在蒋介石占领南京后公开宣称蒋、张两人合作,南北妥协,共同反共。后来蒋介石“下野”,到日本会见田中首相时,田中保证日本“绝不援助张作霖”,“只求维护满洲的治安”。所以1928年初他刚一复出,就马上进行二次北伐,进攻在华北的张作霖集团。张作霖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仍不想退往关外,企图借助日本的帮助保住北京。但此时美、英等国看到南京政府取代北京政府的形势不可逆转,纷纷表示支持蒋介石,日本也只好放弃在京津地区武力干涉的打算,同意国民党军和平接收京津,并敦促张作霖退回东北。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坐火车从北京回东北,专列在沈阳皇姑屯附近被日本人事先埋下的地雷炸毁,张作霖被炸死。“皇姑屯事件”成为蒋介石解决东北问题的一个转折点。

张作霖死后,其子张学良7月被推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张学良继位后,南京国民政府和东北各团体都希望东北问题和平解决,统一于国民政府。蒋介石拿下北京、天津后,为扩充自己的实力,也想把张学良拉到自己一边,于是派出自己的代表,劝其早日“易帜”。因张学良和宋家早有交往,宋美龄也让人带信给张学良和其夫人于凤至,进行劝说。

当时帝国主义势力态度各不相同。英、美帝国主义对日本独占中国的野心不满,力促张学良归属南京政府,支持蒋介石统一中国;日本帝国主义则竭力反对东北易帜,力图阻止中国统一,并在东北接连制造事端,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以逼迫张学良就范。

张学良刚返回奉天没几天,日本总领事即前往拜会,警告他不要和南京政府合作。日本的公开反对,为东北统一设下了严重障碍。但是张学良并没有被吓倒。7月1日,张学良发出通电,明确表示同意归属南京政府。第二天,又密电南京政府,称东北易帜势在必行。当时张学良提出的与南京政府议和的条件是东三省通电服从国民政府,改换旗帜;东三省成立政法分会,实行委员制,张学良任政法分会主席;所有军队暂由原任统率。

7月24日,就在张学良打算通电易帜的时候,又遭到日本的蛮横干涉。张学良迫于日本的压力,只得延期易帜。并于当天以“火急”密电南京政府在北平的代表,说明自己是愿意归属中央的,只是面对日本的压力事不由己。在热河的汤玉麟宣布易帜的当天,日本在沈阳的总领事林久治郎向张学良面交田中首相的警告书,强硬地要求东三省“保境安民,观望形势”,坚决反对易帜,同时又表示如果南京政府武力压迫东三省,日本愿不惜一切牺牲,尽力相助。这实际上是发出了武力干涉的警告。

张学良迫于日方压力推迟易帜,让蒋介石十分焦急。他不光在北平召见张学良的代表,同时还派外交大员去日本进行疏通。7月25日,蒋介石派人到东北面见张学良,要求他不能辞职,要他以国家民族为重,和日本人周旋到底,关于易帜之事可以从长计议。随后张学良通知日本总领事林久治郎,暂缓悬挂青天白日旗。

就在同一天,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发表声明,不承认中国政府废除不平等条约声明和《临时办法》,并声称必要时采取行动,以维护其利益。日本陆相也声称拒不从山东撤兵,以相呼应。随后英国也声明不同意废除旧条约,日本政府则更加蛮横地要求南京政府撤销《临时办法》,否则将要采取措施,以相恫吓。同一天,张学良再电蒋介石,仍表示无法很快易帜,要等待时机方行。

8月4日,张学良向南京政府的代表提出东北统一需分步进行,先停止军事行动,东北地方政府人员维持原状。对此,南京政府许多人有所顾虑,但蒋介石在宋美龄的影响下,坚持信任张学良,表示完全同意张学良的各项要求。

<< 上一页12345678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寿韶峰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