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记忆”:人们曾为了分房而结婚
2008年10月22日 10:54北京商报 】 【打印

阳光透过宽大的落地窗纱幔,斑斑点点洒满客厅的每一个角落,坐在宽敞的客厅里,吴奶奶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

82岁高龄的吴英是中科院生物学地学部的退休职工,2006年她搬到了北四环熊猫环岛附近的一个花园式小区,总面积142平方米的房子足足让吴奶奶兴奋了好一阵。

“30年前,我们家十口人挤在只有20平方米的小屋里;同是那年,小女儿为了能赶上单位福利分房‘末班车’,匆匆忙忙与现在的女婿领了结婚证;小儿子却因刚参加工作,没能分上房而独自憋屈了整半年……”

20平方米挤了10个人

睡觉只能一个姿势

“我们一家十口人就挤在位于地安门的20平方米的一间平房中。”回忆起30多年前的情景,吴奶奶记忆犹新,一家十口人,除了7个儿女外,吴奶奶的婆婆也住在这个大家庭里。

吴奶奶家当时住在单位宿舍大院。在她所住的那条街上,这样的大院不在少数。那一段时期,吴奶奶明显感觉到北京人口剧增给住房带来的压力,因为在这些并不宽敞的院子中又搭起了越来越多的小平房,搬进来了更多的人。

当时城镇居民解决住房停留在“等、靠、要”三个字上。“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要单位给房。”据吴奶奶回忆,当时的福利分房依据的是在单位的工龄、职称,还有工作年限以及是否是双职工等综合评分。“想分房要论资排辈。”所有人都期盼着单位分房能尽快轮上自己。但是单位分房的情景更是让吴奶奶至今难忘:“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送礼的、递条子的,甚至拿菜刀威胁的……房管科的门槛都被踩破了。”

吴奶奶无奈地说:“其实等待分房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水中望月,大多数时候没有结果,可人们还是在天天盼,月月想,年年等。即便是分了房子,也根本谈不上居住质量。”由于人多屋子小,吴奶奶的房子一进门便是一个大通铺,上面整整齐齐地摆放了10个枕头。“睡觉都只能保持一个姿势。”

1978年,随着儿女们的长大,吴奶奶家经过多次申请,才分到一间7平方米的小屋。“当时因为老二和老四都工作了,就把她们的户口落在了小屋。”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齐琳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