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的知识分子们一向对自己的地位有一种优越感,在这种优越感的充斥下,他们身上既背负着一种使命感,又因往往需要向强权妥协而陷入矛盾和自责。受这种复杂的心理的刺激,高压时代里,知识分子们为了面包可以表现出对强权的恭顺,也通过各种各样手段去批判他们所处的时代,而且,往往因为压抑越大,这种私下里的反抗就会愈加的剧烈,这种抗争不因生活的改善而有所收敛。【详细】 |
|
时代的恐怖后,当苏联迎来高福利时代后,人民的生活普遍提高,知识分子不用因市场竞争而受到威胁,这种相对富足的生活,却无法满足他们的心底愿望。西方客人经常可以从莫斯科知识分子口中听到如下抱怨:“我在莫斯科郊外的屋子刚好和一位卡车司机隔壁,我的房子并不比他的好。”苏联知识分子不无正确地看到,有成就的知识分子的物质条件,一般来说,在西方的资本主义中比在苏联的国家社会主义中要高。【详细】 |
|
虽然苏联时代的工资标准感觉差距不大,但是由于权贵们可以得到额外的“信封补助”,因此无形中拉大了苏联民众的收入差距,即使是知识分子之间也是如此。在苏联时代普通人只收入几百卢布时,高级知识分子——当然这些人已经步入权贵阶层,收入就已经是普通人的数倍乃至数十倍,如列宁格勒大学的校长一个月的工资就可以买一辆小汽车。这种差距令知识分子中的大多数,感觉到自己是遭到了人为的矮化,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那么,他们又会如何反抗这种矮化?【详细】 |
|
赫鲁晓夫的“揭盖”与“解冻”
|
“解冻”一词源于苏联作家爱伦堡1954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解冻》,书名寓意冰冻溶解,春到人间。该书引发了以揭露社会阴暗、解放社会思想为主题的“解冻文学”。【详细】 |
|
揭开斯大林的“盖子”,既是赫鲁晓夫改革的起点,也是其改革的中心内容。1956年2月25日上午,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委员会上作了《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报告。由于苏共中央没有邀请当时出席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外国代表团参加,这次会议被称为秘密会议,赫鲁晓夫的报告被称为秘密报告。【详细】 |
|
继苏共二十大揭开斯大林的“盖子”后,赫鲁晓夫领导了全国性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到1956年8月,有近2000万大恐怖时期的受害者被恢复名誉。到1957年,有800万政治犯获得了自由。政治上的拨乱反正,使人们“开始呼吸得比较自由一些了”,各个领域“解冻”思潮涌动。【详细】 |
|
改革是没有先例的大事,赫鲁晓夫也曾徘徊和彷徨。他在《回忆录》里说:“爱伦堡使用了‘解冻’一词。他认为斯大林逝世后人们生活中出现了解冻。我对那个时期的这种说法并不完全赞成。”【详细】 |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