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剧娱乐排行榜:正说戏说皆遭骂
2006年11月22日 11:28新闻午报投票数: 顶一下
相关Tag

哪个朝代的影视、文学作品成为观众、读者的最爱,似乎不仅取决于创作者的选择,还取决于那个朝代的戏剧元素、时代心态和制作过程中的细节成败。

正说不受欢迎,戏说又要遭骂,另类则让人一头雾水,现在已经不是能用简单的仁义礼智信就可以评价历史人物的时代了。在多元化价值观的推动下,向历史要娱乐题材也成为了见仁见智的多重选择。

娱乐八卦的历史

毫无疑问,清朝是给中国文化娱乐产业带来最多灵感和收获的朝代。从努尔哈赤在关外的第一声响箭到溥仪在新社会的默默死去,每一个帝王、太后、贝勒、格格、大臣……都成为可资咀嚼的典故和逸闻,它也因此被称为“如同娱乐圈一样八卦的清朝历史”。

以清朝为背景的电视剧拥有一个专有名词“清宫戏”,戏称“辫子戏”,它们的数量一度多到任何一个时段在任何一个电视频道上都可以看见穿马蹄袖补服的清朝官吏,最后有关部门不得不出台政策来限制清朝的“电视复兴”。

其实,早在198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很著名的清朝题材影视作品。香港导演李翰祥执导了电影《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内地演员刘晓庆大红大紫,香港演员梁家辉则拿下了金像影帝———当时还默默无闻的张铁林饰演恭亲王奕言斤,很多年后,他在“清宫戏”的热潮中一举成名,成为清朝皇帝的最佳扮演者。

近几年,《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等电视剧的热播则代表这类清宫戏的再次兴起。这类“清宫戏”,其主要的戏剧冲突是政治权谋斗争,并往往着力于展示历史人物的多面性,也因此带来“为历史人物翻案”的争议。

也有一类清宫戏抛开历史视角不谈,专心营造自己的小天地。比如,2004年席卷整个中国的《金枝欲孽》,便被视为用清朝背景讲述“现代办公室政治”的典范。

剩下的清宫戏则完全是戏说了。郑少秋的《戏说乾隆》在名称上就开门见山地表明了态度,《还珠格格》三部曲则完全是花季少女的爱情白日梦。值得一提的是,《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以及《宰相刘罗锅》,它们的角色设定非常的相声化,情节发展符合通俗演义的规律,有智力游戏也有道德判断,既插科打诨又时有箴言,非常符合中国民众的娱乐心态,成为了民俗文化的集合体。

阴郁黑暗的人性

和历史学者偏爱明朝中期不同,明末才是电视剧导演们的最爱。吴子牛执导的电视剧《大明天下》描写明末东林党人、朱姓皇族与魏忠贤阉党之间的政治斗争,陈家林执导的《江山风雨情》同样取材于这个时代,王刚在其中扮演太监王承恩,演绎得颇为用力。

明末既有黑暗的特务统治,又有袁崇焕、熊廷弼等悲剧人物,既有崇祯这样内心复杂的帝王,又有李自成这样的草根传奇,甚至还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逸闻,可谓汇聚了戏剧表现的众多元素,无论是探讨人性、研究成败还是纯为娱乐,都是不可多得的题材库。

刘威等主演的电视剧《英雄》讲的是锦衣卫的故事,李亚鹏主演的《天下第一》也是锦衣卫,黄圣依在其中饰演日本武士的女儿“柳生雪姬”。这样有点扯淡的故事,投合了阴谋和爱情的永恒主题,也自有一块天地。

如果说,今年初的《施琅大将军》引发了关于主流历史观的讨论;那么,现在热炒的《红楼梦》重拍则完全属于商业运作。虽然《红楼梦》托生于明朝,但实际上它没有任何朝代的意味,完全成了一个架空的文化世界,是中国导演们最难描摹、最容易动辄得咎的文化想象。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编辑: hunan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