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晚年在中国共产党人和第三国际的帮助下,于新旧民主革命转变时期重新寻找革命途径所作出的重大决策。历史已经证明:三大革命政策,是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整体,正因为孙中山在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期间确立了这三大革命政策,所以才建立了三民主义同共产主义的统一战线,建立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注:《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654页。】。如果没有这三大革命政策,根本谈不上国共两党的联合战线。
尽管台湾、港澳和国外的一些学者或闭口不提孙中山的三大革命政策,或对三大政策的科学概念提出种种非难,但三大革命政策作为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重要体现,作为他晚年思想飞跃的主要标志,却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有其丰富的内涵。我国的史学工作者,以往对三大革命政策的研究,多侧重于它的形成、它与新三民主义的关系,以及这些政策对中国近代革命的深远影响与作用等方面,本文试对“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作些探讨,以证明毛泽东关于“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辛亥革命(虽然是旧时期的民主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这一论断的正确性【注: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661页。】,在此基础上澄清港台及国外某些学者否认或非难三大革命政策的奇谈怪论。
一
“联俄”是孙中山三大革命政策的发端。孙中山“联俄”政策的确立,是他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对帝国主义国家援助的幻想破灭,并在十月革命后对苏俄进行观察、接触、比较后,深切认识到俄国是中国革命的真诚朋友的结果。孙中山“联俄”的目的,是旨在通过联合苏俄来达到联合世界无产阶级和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建立国际的反帝国主义联合战线,共同打倒帝国主义。由于孙中山实施“联俄”,从而使中国的民主革命开始成为世界无产阶级及劳动群众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一部分。对于孙中山的这一重大决策,不能认为是他心血来潮的权宜之计。从根本上来说,这是孙中山对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两者关系有了新的认识,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作出的抉择。
孙中山的“联俄”政策,归结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对列宁及其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所进行的斗争,给予极高的评价和颂扬,明确地提出中国民主革命必须“以俄为师”。
孙中山十分崇敬列宁。早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不久的1918年夏间,他就致电列宁和苏俄政府,指出:“中国革命党对贵国革命党所进行的艰苦斗争,表示十分钦佩!并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斗争”【注:《致列宁和苏维埃政府电》,《孙中山全集》第4卷第500页。】。随后,孙中山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列宁及其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情况。他认为列宁及其领导的党缔造的苏维埃国家是一个新世界,中国革命应学习苏俄的经验与办法,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他决心改组国民党的出发点。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进行了屡起屡路的奋斗,一直在苦苦思索不断失败的原因。俄国十月革命的巨大胜利,给孙中山以震动和启迪,通过了解与比较,他认识到:“盖俄国革命之能成功,全由于党员之奋斗,一方面党员奋斗,一方面又有兵力帮助,故能成功。吾等欲革命成功,要学俄国的方法、组织及训练,方有成功的希望。”【注:《人民心力为革命成功的基础》,《孙中山选集》一卷本第546页。】基于这一认识,孙中山以后多次强调中国革命应坚持“以俄为师”的方针。1924年1月底,他在接见苏俄军事顾问小组时表示:“在现在的革命斗争中,十分需要学习俄国人”【注:契列帕诺夫:《忆孙中山》,《孙中山生平事业追亿录》第459页。】。1924年10月,孙中山在写给蒋介石的信中,更加明确地强调:“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注:《致蒋介石函五件》,《孙中山选集》第948页。】这一信念,孙中山至死不渝,他在临终前还坚信:“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大联合”,“是不朽的列宁遗与被压迫民族的世界之真遗产”,它将激励被压迫民族反对帝国主义奴役,为争取自由解放而斗争【注:《孙中山致苏俄遗书》,《向导》第108页。】。
第二,孙中山多次指出中俄两国是友好的兄弟之邦,确定中国革命应与苏俄互相提携、互相支持,协同奋斗。
早在上海与苏俄左派民主分子马特维也夫——博特雷等人会见时,孙中山就表达了“准备在中国和苏维埃国家之间建立起深刻的国际主义的友好联系”的愿望【注:《苏中友好》1958年第39期。】。1921年12月,孙中山在广西桂林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会谈时,双方又讨论了中苏“结成联盟的可能性”等问题。在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孙中山一方面经历了陈炯明叛乱的挫折,一方面又与苏俄代表接触而对苏俄有了更多的了解,从而逐步坚定了公开与苏俄结盟的决心。1923年1月26日,他在与俄国驻华全权代表越飞多次会谈的基础上,签署和发表了著名的《孙文·越飞联合宣言》。这一宣言的正式公布,表明孙中山已经在实际行动上迈出了公开联合苏俄和与苏俄结盟的第一步。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周兴梁
编辑:
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