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历史 > 历史研究 > 正文 |
|
相关Tag | [宋朝] |
深圳蛇口宋少帝墓的“陆秀夫负帝殉海像”
四明陈氏第三十一代孙修订家谱时发现佐证,突有大胆猜想———沉睡海底的“南海Ⅰ号”非商船而是被元兵击沉的官船,上面曾坐着南宋末代皇帝
新闻背景:“南海Ⅰ号”
1987年的一天,广州救捞局联合英国海洋勘探公司,在广东阳江海域寻找一艘外国沉船,却意外发现了一艘宋代大船,并且打捞出200多件瓷器。经过初步探测,这艘沉船约30米长、10米宽,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
日前,水下考古队对这艘大船进行了小规模试掘,已经打捞出金、铜、瓷类等器物5000多件,另有南宋以前历代皇朝铜钱1万多枚。这些文物以瓷器为主,包括福建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窑系及龙泉窑系的高质量精品,绝大多数文物完好无损。根据探测情况估计,整船文物可能达到6万至8万件。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把这艘大船命名为“南海Ⅰ号”。
国内考古学家认为,“南海Ⅰ号”的发现和打捞,其意义不仅在于一船稀世珍宝,它还蕴藏着超乎想象的信息和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有专家推断它是一艘商船,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之船。
随着湖州铜镜、浙江龙泉窑瓷等和浙江息息相关物品的相继出水,有专家论断,“南海Ⅰ号”极有可能是从当时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宁波出发。
情景猜想
公元1279年的一天,茫茫的南海上,一艘30米长的木质大船在顶风破浪全速前进。后方,不时有炮弹袭来,在大船周围的水面炸开。紧随大船的,是几十艘蒙古船。
时任右丞相的陆秀夫,背着年幼的南宋昺帝,绝望地看着北方的家乡,对身边的夫人道:“吾等欲与祖国共存亡。”说完,便纵身跃入海里。只听一声巨响,从后方射来的炮弹在大船上炸开。一个巨浪扑来,大船随即被吞没。
昨天上午,一位古稀老人打进金报热线。“沉睡海底的那条船不是一条商船,应该是一条官船。”老人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当时船上的乘客不是别人,而是南宋的末代皇帝赵昺。”
老人75岁,名叫陈维屏,是四明陈氏第三十一代孙,退休前为宁波港机械室的工程师。他是四明陈氏家谱的主要修订人,已故名人陈逸飞是陈维屏的堂兄。老人告诉记者,他通过研究本族家谱,得出了这个结论———“南海Ⅰ号”不是商船,而是一艘载着南宋末代皇帝的官船。
编辑:
唐毓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