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诀别”:贺子珍送毛泽东白手绢作分手信物
2007年02月27日 10:18北京晚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相关标签: [毛泽东] [贺子珍]

阿弥陀佛!

长征途中,死神没有把他俩分开,误会和倔强却将他俩分开了。马背上的家到了窑洞里不久,就令人惋惜地破裂了。贺子珍离毛泽东越来越远,最终离开了毛泽东,退出了他们窑洞里的家,远走异国他乡。

夫妻之间知识积累、精神世界方面存在的差距,造成思想沟通方面的困难。贺子珍的刻意回避,减少了夫妻间的甜蜜。而毛泽东文人的情趣和豪放多情,埋下了贺子珍误解的引线。他与前来采访的美国女记者史沫特莱和他的女翻译吴莉莉的密切接触,引发了家庭的危机。

26岁的吴莉莉是从大城市来的才貌双全的女子。她1937年2月到延安,刚结婚不久。她上过教会大学,英语说得呱呱叫,会写诗,当过学生运动的领导人。她扮演的高尔基《母亲》一剧的主角,轰动延安。当时,延安的妇女们把头发剪得短短的,像男人一样,难辨男女,很土气。而吴莉莉年轻漂亮,皮肤白皙细腻,留着三十年代上海盛行的齐肩短发。她是延安方圆数百里内仅有的两个烫发、抹口红的女性之一,充满了“洋学生”的青春魅力。

毛泽东喜欢具有现代意识的女性。他欣赏她们的优点,把她们当做朋友和同志进行交流。

贺子珍生长在封建思想深厚的小县城,而且长期在大山中闹革命,对史沫特莱和吴莉莉这样的新派女性看不惯,对洋味十足的开放式社交活动也看不惯。她不去参加交际舞会,对毛泽东与女同志跳舞很反感。对此,毛泽东回忆说:“一见到我和女同志跳舞,她就有意见,经常为这事找我吵、找我闹,就这样,闹来闹去,影响了工作。”她对有关毛泽东与吴莉莉有不正当关系的谣传也信以为真。

有一天,贺子珍找到史沫特莱住的窑洞,发现毛泽东与吴莉莉坐得很近,终于按捺不住,冲毛泽东发了火,并动手打了吴莉莉。史沫特莱一拳把贺子珍的右眼打得肿起来,像个大核桃。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