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一波传奇一生(1)与阎锡山在山西斗智斗勇
2007年01月16日 16:54 】 【打印共有评论0
相关标签: [薄一波] [阎锡山]

薄一波开始工作后,征得阎同意,对牺盟会进行了改组,成立了新的工作班子。改组后的牺盟会,7名常委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22名执委中,共产党员和进步分子亦占百分之八十以上。但阎锡山仍是会长,梁化之仍是总干事。薄一波叫负责人,实际主持工作。牺盟会实际上成为共产党领导的特殊形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薄一波把这种特殊的工作方式,叫作“用阎锡山的面袋完全装我们的面”。

牺盟会改组之后,薄一波等充分利用这一公开的组织形式,训练和派遣特派员到各县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到1938年初,山西全省105个县中就有70个县的县长由牺盟会特派员和决死队的干部担任,其中大部分是共产党员。牺盟会极大地推动了三晋大地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并对全国的抗战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937年7月底,日军占领平津,然后集结主力准备西犯山西,阎锡山慌了手脚,找薄一波帮忙。

薄一波说:看来仅仅依靠旧军是不行了,有必要赶快组织一支新军。

阎锡山说:你说的正合我意,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办,先搞一个青年抗敌决死队(团),试试看。
薄一波随即向刘少奇报告。

刘少奇说:要去!不要说一个团,就是一个营、一个连也要去。你赶紧回去,把牺盟会的日常工作委托给合适的人,除了重大问题你过问一下外,全部的精力都要投在组建新军的工作上。
薄一波全力以赴地抓新军的组建工作。此前,牺盟会举办了军政训练班、民训干部教练团、国民兵军官教导团等,使全省牺盟会员发展到七八十万人。在此基础上,于1937年8月,组建了第一支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薄一波任政委。

不久,薄一波率青年抗敌决死总队,到五台山地区准备建立抗日根据地。行军到盂县时,遇到朱德。朱总司令对他说:晋东北地区已有八路军115师,你就不要去了,我建议你到晋东南去。朱德还说:毛主席说,我们跟日本打的是持久战,要有根据地,而且必须是多块根据地。和下围棋一样,只有一个“眼”不行,那还是死棋,要做几个“活眼”。晋东南地区也是毛主席选定的一个“眼”,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遵照朱德的指示,薄一波命令部队向晋东南上党地区转移,自己则到太和岭口(阎前线指挥所驻地)去见阎锡山。他向阎提出:“上党地区是军事重地,我要求率部队到那里去,建立一个抗战的立脚点。”

阎锡山马上同意了薄一波的要求,并任命薄为地处晋东南的山西省第三行政区政治主任(后改为山西第三区专员公署专员)。

1937年11月,太原失陷。阎锡山的旧军在日本人的进攻面前,除少数进行了较顽强的抵抗外,大部分是一触即溃,闻风而逃,一败涂地,10多万军队损失将近五分之一。沦陷区的政权全部瓦解,尚未沦陷的地区也是一幅溃败混乱的场面。“十月山西人人忙,富人搬家忙,穷人心惶惶,军官扔部属,小兵扔大枪”,就是时局的真实写照。

中共中央敏锐地抓住这个宝贵的时机。那时,在华北广大的地区,到处是要求抗日的民众,到处是溃兵扔下的枪支,人与枪结合起来,加上共产党的领导,立刻就变成抗击日寇的武装力量。在正确路线指引下,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山西新军不断发展壮大,有正式番号、列入正式编制的有50个团,主力部队约5万人。加上地方党委领导的分布于晋东南、晋西北和晋西南的地方武装,总数达到近10万,实际兵力和武器数量都超过了山西旧军,成为山西土地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宣传、贯彻共产党抗日救国纲领主张,坚决抗日、反对内战的武装力量。

对此,毛泽东赞扬有加。在延安,他在同薄一波的谈话中说:“你们几个人搞了个大局面”,是“我们党统一战线政策的一个成功例证”。

1945年,薄一波在延安参加了中共七大,并当选为中央委员。
 
从襄助刘邓到主持华北

抗日战争刚刚结束,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晋冀鲁豫中央局和晋冀鲁豫军区,刘伯承担任军区司令员,邓小平任中央局书记和军区政委,薄一波是中央局副书记和军区副政委。为此,任弼时曾找薄一波谈话。他说:中央决定调动你的工作,毛主席要我来跟你谈谈。毛主席和中央对你的要求是协助刘邓做好工作,重要的是协助刘邓做好各方面的团结工作。
薄一波表示:我在小平、伯承同志直接和间接领导下工作已经多年了,据我了解,刘邓历来十分注意团结工作并且做得很好。决死一纵队归129师建制后,我就倍感亲切。有中央的方针政策,又有刘邓的领导,团结一定能搞得更好。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