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9年03月11日 16:03 】 【打印

根据中共黄石市委第十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黄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主要目标和措施的报告》,制定《黄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与宏观背景

(一)“十五”计划实施情况

“十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明确提出并认真抓好“深化改革、项目建设、优化环境”三件大事,着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综合经济实力再上台阶。初步统计,2005 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62亿元,年均增长12.2%,比“十五”计划高1.2个百分点;全部财政收入达到31.73 亿元,年均增长21%,比“十五”计划高9个百分点,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96亿元,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17.62%。科技进步取得丰硕成果,五年来,全市共争取国家、省级计划项目178项,有32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2、改革开放稳步推进。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全面推开,企业经营机制发生深刻变化。截至2005年底,全市有600余家企业退出国有序列,盘活资产160多亿元,有16万多职工转变身份。多种经济成份共同竞争的所有制格局基本形成,2005年非国有经济创造的生产总值和税收占全市GDP和工商税收的比重分别为67.8%和56.2%。农村税费改革、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财政四项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迈出实质性步伐。对外开放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2005年外贸出口总额达到2.98亿美元,年均增长13.2%;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79亿美元,年均增长12.4%。

3、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改善、效益提高、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41.42亿元,年均增长21.5%。第三产业有了新的发展,2005年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44.08亿元,年均增长10.8%,占GDP比重达到39.8%,比2000年提高1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经营迈上新的台阶,五年来,全市共投入近3亿元资金,培育和建设了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龙头企业、基地和品牌。2005年农业增加值达到30.56亿元,年均增长5.1%。

4、固定资产投资成效显著。先后实施了东贝无氟冷柜压缩机一期、彩色涂层薄板和镀锌板扩建、冶钢综合改造、劲牌公司基酒基地、华新集团阳新水泥项目一期、青啤(黄石)公司10万吨啤酒、大冶有色“双达”20万吨铜冶炼改造、西塞电厂一期、山南铁路、火车新客站等重大项目。1998年国家发行长期建设国债以来,全市累计使用国债资金20多亿元,实施了长江干堤整险加固、移民建镇、县乡公路、城乡电网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磁湖污水处理一期、花湖水厂一期等一大批水利、交通、能源、教育、卫生和市政设施重点项目。全市五年累计完成投资365.79亿元,超过“十五”计划105亿元,年均增长21.1%。

5、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先后实施了湖北师院扩建、黄石理工学院升本、市急救中心、市广播电视中心、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等100多个社会发展重点项目,教育、卫生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4‰,明显低于“十五”计划控制目标。文化、体育、档案、新闻、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6、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8503元和2810元,年均增长9.7%和6.5%。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大大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农村供电、交通、饮水等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五年减少贫困人口16万人,多层次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

(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快速提升。黄石是资源型工业城市,老产业、老企业、老产品、老职工以及矿山、矿业、矿城、矿工等“四老四矿”问题突出,传统产业和初级产品比重大,大部分资源型产业进入衰退期,第三产业特别是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2、就业和社会保障能力较弱,社会稳定压力较大。作为老工业城市,黄石离退休职工和城镇低收入人口比重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资金需求大,自筹能力有限。同时,全市每年实际提供的就业岗位与全社会就业岗位需求有一定差距,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也急需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

3、农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农民增收难度较大。黄石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比较突出。“十五”期间,黄石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6.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4、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明显转变。2005年,黄石万元GDP综合能耗为1.68吨标煤,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4吨标煤。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为42.8%和55.3%,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2.8和28.7个百分点。2005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达7.8万吨,比2000年增加近一倍,遏制空气污染、水体污染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

和平、发展、合作仍是国际形势的主流,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和全球性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既孕育着机遇,也潜伏着挑战。这些因素有利于黄石市依托现有工业基础和产业配套能力,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接受国际先进技术、资金和产业转移,获取更多的产业发展机遇。但是,各种贸易壁垒尤其是技术壁垒、环保壁垒和反倾销逐渐增多,针对中国的贸易纠纷和摩擦不断升温;国际资源由少数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过度垄断,价格上升。这些因素,对黄石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对服装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从国内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分析,将从五个方面给黄石带来机遇:

1、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带来的机遇。特别是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会有效推动黄石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

2、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带来的机遇。“中部崛起”战略将在“十一五”期间进入实施阶段,与“中部崛起”战略相对应,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政策也将延伸到中部地区,在政策上为黄石实施资源城市转型战略、培育和发展接续产业提供有力支持。

3、建设武汉城市圈带来的机遇。黄石作为武汉城市圈的副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的产业互补性较强,建设武汉城市圈,有利于黄石加快与武汉及其他城市的产业对接,实现错位发展,也为黄石提升鄂东中心城市功能、集聚大项目、扩大经济腹地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4、国内大企业调整布局、沿海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黄石区位优势明显、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较好、商务成本较低,必然受到国内大企业调整布局、沿海产业转移的重点关注。

5、黄石自身优势迅速积累与发展带来的机遇。“十五”期间,黄石建成了一大批重大项目,形成了约200亿元销售收入的产出能力,“十一五”将是大规模投资建设的回报阶段。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注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抑制投资的过快增长,将是“十一五”期间宏观调控的重点,这对以投资拉动为主、重型结构特征明显的黄石工业经济,其负面影响将更加突出。同时,能源及主要原材料短缺,运力紧张的“瓶颈”难有缓解,区域之间、城市之间客观存在的竞争态势将进一步加剧。

(四)黄石市经济发展阶段定位2005年,黄石市人均生产总值14358元,按现汇率折合1790美元,是湖北省平均水平的1.19倍。工业是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9.1%。冶金、建材、机械等传统支柱产业在湖北省内的竞争优势明显,在国内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电子信息和医药等新兴接续产业已经形成规模。按国际上通行的工业化划分阶段,黄石市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起飞阶段(即开始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与发展目标

(一)战略方针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构建节约型社会和建设“和谐黄石”为长远目标,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着力推进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不断提升城市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把黄石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二)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经济增长速度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努力实现“三超”目标(即到2010年,生产总值超600亿元,全部财政收入超60亿元,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800亿元),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基础。

1、经济发展目标。到2010年,生产总值达到620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人均GDP在24000元以上,按现汇率折合3000美元;全部财政收入超60亿元,年均增长16%,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4亿元,年均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五年累计投资超过800亿元、力争10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15亿美元,年均增长10%以上;外贸出口达到6亿美元,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28亿元,年均增长12%。

2、经济结构调整目标。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所提高,到2010年在41%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在15%以上;城镇化进程继续保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55%。

<< 前一页1234567后一页 >>
   编辑: 王棣
解析财智栏目由 北京华夏采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承建 栏目热线:010-63992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