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华文明始祖黄帝来自古巴比伦?多位民国大家赞同


来源:澎湃新闻网

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看来,并非贬低中国文明,而是可以阐明中国并不在种族上劣于西人,并通过黄帝率部迁徙的艰辛故事,提振彼时国人心气,强化民族自豪与自信。

基于此,拉氏之说在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看来,并非贬低中国文明,而是可以阐明中国并不在种族上劣于西人,并通过黄帝率部迁徙的艰辛故事,提振彼时国人心气,强化民族自豪与自信。这正是蒋智由所谓“讲明吾种之渊源,以团结吾同胞之气谊,使不敢自惭其祖宗,而陷其种族于劣败之列焉”。

“羌无确证,不足成为信献”

及至1920年代,随着中国考古学科的建立,一系列考古挖掘使得中国史前文化渐渐为人们所知晓,也使得拉克伯里的观点难以立足。

梁启超曾是“中国人种西来说”的赞同者,他在1901年的《中国史叙论》中指出:“黄帝起于昆仑之墟,即自帕米尔高原,东形而入中国,栖于黄河沿岸,次第蕃殖于四方。”但新的考古发现使他改变了观点。他在1922年的一次演讲中指出:“二十多年前,有人在长城以北发现了石器时代的人骨,近来又在河南地方发现了二十多万年前陶器和人骨,也是石器时代的东西。因此,至少在五万年前,河南已有人类,是无可怀疑的。”据此,梁启超认为拉克伯里提出的汉族在公元前23世纪左右从西亚迁来的说法缺乏根据。

同时,五四以来的“疑古”思潮也使得之前宣扬“中国人种西来说”的学者所依据的古代文献变得多不可取。如朱逖先在《文字学上之中国人种观察》一文中说:“晚近言汉族西来者,大都取证于汉魏以来之纬书神话,一二欧人亦都接近此辈,妄相附会,驯至积学之士,亦震其新奇,从而附和之。”

至于拉克伯里所提出的中国早期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的相似之处,也遭到当时知识分子的批驳。缪凤林在《中国民族西来辨》中指出,史前环境中各民族的初始活动相似很正常,并不能作为承袭的依据。

柳诒徵也曾在在《自立与他立》一种中表示拉氏之说“羌无确证,不足成为信献”。之后,他进一步指出拉氏笔下中国与古巴比伦文明之间的相似之处其实颇多错误,如所谓八卦图画与楔形文字相同之论便无根据。在《中国文化史》中,柳诒徵对二者进行区别:“一则有横无纵,而数止于三,一则纵横兼备,而笔画亦无定数,则无论年代不合,虽至愚浅之人,亦可知其不类也。”

拉克伯里的“中国人种西来说”经民国诸多知识分子的批判,已难以再引起国人的认同,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回望晚清民国知识分子对拉氏学说的宣扬与批驳,学理上的考量尚在其次,更多的是源于近代民族主义兴起背景下对中西文明关系的思考。

于今观之,现代生物学对人类起源的最初地点是非洲这一论断普遍是接受和认同的。而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也将中西文明交流的历史不断前推。或许今人对“中国人种西来说”的审视也不应再继续囿于民族主义的范式,而应以更加广大的胸怀与视野去思考我们从何而来的问题。

参考文献:

杨思信:《拉克伯里的“中国文化西来说”及其在近代中国的反响》,《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2期。

李帆:《民族主义与国际认同之间——以刘师培的中国人种、文明西来说为例》,《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

李帆:《西方近代民族观念和“华夷之辨”的交汇——再论刘师培对拉克伯里“中国人种、文明西来说”的接受与阐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李帆:《人种与文明:拉克伯里(TerriendeLacouperie)学说传入中国后的若干问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2期。

孙江:《拉克伯里“中国文明西来说”在东亚的传布与文本之比较》,《历史研究》,2010年第1期。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 笑抽
  • 泪奔
  • 惊呆
  • 无聊
  • 气炸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