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快舟长征6和11号 为何需要那么多快速响应火箭?


来源:观察者网

一连两周,两种全新的长征火箭先后上天,分别完成了两次一箭多星的发射任务。从这一点看,这两艘“西北风”卖给埃及,不仅解了法国造船部门的燃眉之急,也算是对急需两栖舰艇的埃及海军“雪中送炭”。

开拓-1号火箭

在长征11号发射前,中国先后发展过“开拓”、“飞天”、“快舟”三个不同的固体快速响应火箭方案,但从它们没有获得“长征”这一运载火箭的官方代号来看,不难理解它们并没有进入中国未来运载火箭的谱系之中。这与它们的“东家”——航天科工集团的技术积累有关。由于航天科工最大的固体导弹型号是东风-21,因此这几款运载火箭的基本技术都来源于东风-21弹道导弹,这也体现在这几款火箭1.4米(与东风21相同)的弹径上。虽然早在2003年就取得了一次成功发射,但东风21这种中程导弹的身子骨对于运载火箭还是太弱小了,因此直接沿用东风-21前两级的“开拓1号”使用价值有限;“开拓2号”的后续发展也没有用于运载火箭;全面改进设计的“快舟”虽然获得了发展,但目前这种星箭一体的运载火箭只能发射用途单一的遥感成像卫星,其拓展能力有限;至于“飞天”这种志在外贸的产品则还没有完全成熟。

长征11号则由航天科技集团的东风-31远程弹道导弹为基础发展而来,其超过2米的直径意味着其发动机推力要比此前几个系列强大不少,其载荷能力自然也更强,虽然载荷能力也只有几百公斤,但考虑到快速响应卫星大多也只有至多几百公斤的重量,这样的能力也基本够用。从这次发射来看,火箭使用了对开的整流罩,显示其兼容不同型号太空载荷的发射能力。脱胎于弹道导弹的发射车则使其准备时间同样很短。目前的情况下,长征11号运载火箭的发射周期已经缩短到了24小时以内,比美国的“米诺陶”系列还要快。

长征6号的转运车涂刷的迷彩很有意思

相比之下,虽然上周发射的“长征6号”运载火箭使用了一个看似军用三用发射车的转运车(车上甚至煞有介事地涂刷了与周边环境完全不相容的平原迷彩),但无论是火箭的结构还是发射转运平台的设计都是正经的运载火箭专用,与军用导弹的关系并不明显。与动辄要运载几吨卫星的大型运载火箭不同,这种三级液氧煤油液体火箭的设计指标只是将500千克载荷送上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因此其体积和重量都大为减小,不仅可以使用轮式转运车进行运输和起竖准备,而且其发射周期也大大缩短——与传统火箭至少20-30个工作日的速度相比,发射液体燃料的长征6号的周期不超过7个工作日。

很显然,中国已经有了两种“快速响应”运载火箭,但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的快速响应体系已经构建起来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快速响应空间体系”这个概念说起。

[责任编辑:吴雨洪]

标签:快速响应 两栖攻击舰 飞天

凤凰军事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