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出品

习式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国不再是被动角色

2015-09-22 02:43 凤凰原创 陈芳

资料图:2014年11月11日,习近平同奥巴马在中南海会晤。

文/凤凰网主笔陈芳

访美前夕舆论多元复杂

就在习近平访美前夕,围绕网络安全、南海问题、中国经济转型等议题,美国对华焦虑上升。而声称美国将对所谓中国黑客实施制裁的舆论,更是将网络安全成功塑造为习访美前最大的杂音。

与美国聚焦于具体而微的移动目标不同,中国的关切点则要宏大长远得多,构筑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增信释疑将是习近平此访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16日举行的第十四届蓝厅论坛上,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用三个“再确认”阐释中方关切,“中方期待双方对各自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意图进行再确认,对中美日益增长的共同利益进行再确认,对双方维护和平、稳定与发展承担的责任进行再确认”。他透露,习近平此次访美将与奥巴马举行多场会谈,同美国朝野各界人士广泛接触,把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讲清,把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道理说透,把美国担心中美在对待当今国际体系和亚太秩序等问题上发生冲突的“心结”打开。

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2日至25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对美进行国事访问。

基于上述杂音的干扰和中美分歧的存在,两国部分学者及媒体表现出担心和忧虑,认为习近平此次访美效果或许不尽如人意。

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看来,习近平此次访美注定要面临复杂多元的舆论环境,越是在舆论复杂多元的情况下,访问越发显得重要。他提到历史上中美两国元首多次面临复杂的舆论环境,诸如1972年尼克松访华,但成为改变世界的一次访问;1979年中美刚刚建交,邓小平对美国访问,被美国媒体形容为“刮起了邓旋风”,快速拉近了中美关系。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苏格认为,习近平对美国的首次国事访问,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将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阮宗泽进一步指出,在中美关系进入相互塑造的新历史阶段、中国对中美关系不再是一个完全被动的角色、开始主动提出构建未来中美关系怎么走的大背景下看,此次访问无疑会对未来几年的中美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中方直面问题更加务实

中国关注中美关系大局及未来走向,并未怠慢美国关注的具体问题。

9月9日至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以习近平特使身份,率公安、安全、司法、网信等部门有关负责人访问美国,同美国国务卿克里、国土安全部部长约翰逊、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等核心部门举行会谈,就共同打击网络犯罪等突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重要共识。中央政法委书记作为特使,打破以往惯例,习近平治下的中国外交更加直接务实。

国务委员杨洁篪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美可以在网络安全领域开展合作,且中美可以与其他国家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共同制定全球网络安全规则。

16日,奥巴马再次就网络安全放话,但据路透社报道,美国不会在习近平访美之前对所谓的“网络攻击”进行制裁,之后可能也不会。美国此举意在向中国施压,也更像是对其国内政治的一种交代。事实上,早在年初,奥巴马便抛出“网络安全新政”,白宫为网络安全问题密集造势,目的是推出一个应对种种网络攻击威胁的全方位战略,涉及立法、企业、社会、教育、资金等多个层面。

与此同时,包括谷歌在内的多家美国公司已经发出信号,表示愿意部分接受中国政府设置的条件,重返或进入中国市场。另据英国《金融时报》消息,许多大型科技公司对美国政府有关网络攻击的起诉感到不满,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在习近平访美之前放言制裁更是没有必要的挑衅。

在孟建柱作为特使访美之前,8月28-29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访华同样值得关注,她是专程为习近平访美做准备的。

习近平接见了赖斯,强调中美双方要以合作促发展,要加快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继续加强两军交流合作,力争在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取得更多进展,加强在亚太事务、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上的对话与合作。中美双方要通过沟通管控分歧,要切实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努力扩大共同面、缩小分歧面,维护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大局。

此外,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国务委员杨洁篪、中财办主任刘鹤、外交部长王毅也分别会见了赖斯,所谈议题涉及双边经贸、两军交往、地区及国际热点等诸多务实领域。

对南海问题,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蓝厅论坛的演讲中重申,“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中方对此拥有充足的历史和法理依据。维护自身领土主权,防止正当权益受到蚕食,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同时,中国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依据国际法,以和平方式解决存在争议;坚持推进南海各方行为准则磋商,力争尽早达成一致,通过规则机制管控好分歧;坚持维护好南海的和平稳定,确保各国依法享有航行与飞越自由”。他强调,这一立场不仅现在如此,今后也不会改变。

在阮宗泽看来,南海问题上,美国有两个动向让人担忧:越来越从幕后走向台前,涉及争端越来越以盟友划线,导致回旋余地越来越小,不利于美国在该地区的信誉,也不利于中美关系。阮宗泽认为,美国对中国发展方向、南海问题、网络安全等问题的担忧,在于美国还是以一种零和心态看待中国崛起,把一切问题归咎于中国的强大,“应该从正面看待中国的崛起,为中美关系未来合作开辟了更大的合作空间”。

苏格认为,今年以来,中美两国在南海问题上不断角力,美方甚至大肆炒作“中国黑客入侵美国”,确实严重影响了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而习近平对美国的国事访问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也将以实际行动向世人表明中美关系仍处于正常的发展轨道上,并将继续沿着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方向发展。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在其撰写的《习近平治下的中美关系》报告中指出,美国政府在和习近平的交往中仍有合理的外交和安全政策空间,并认为习近平将采取更加大胆的政策手段,甚至可能包括在一些长期棘手问题上采取重大战略性让步以换取战略优势的可能性,美国是否会在这一空间创造性地利用完全在美国自身。

习式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习近平此次国事访问期间,中美双方会向外界清楚展示中美关系走向以及如何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中国外交理念的一次重大变化。新型大国关系内涵包括三个层次: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前无古人、后启来者,意在破解历史上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必然冲突这一难题,亦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新的重大外交理念,清晰描绘了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国家意志和基本国策,选择合作共赢成为中国发展国际关系的旗帜;与此同时,捍卫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的核心利益,是中国的不二选择。这两点构成了中国外交战略的两大支柱。

2013年6月,习近平与奥巴马在美国安纳伯格庄园举行历史性会晤,达成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共识,媒体形容开启了“中美关系划时代的新篇章”。这次会晤中,习近平发出三大问: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中美关系?中美应该进行什么样的合作来实现共赢?中美应该怎样携手合作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不仅是我们两国人民关注的事,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事。

2014年7月,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习近平就“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发表演讲。

习近平阐释了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深意,即“双方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从两国国情和世界形势出发,共同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符合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也体现了双方决心打破大国冲突对抗的传统规律、开创大国关系发展新模式的政治担当”。他不回避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可能出现的波折,“有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要共同解决问题,而不能被问题牵着鼻子走”。

习近平进一步阐述了新型中美大国关系的内涵:

第一,增进互信,把握方向。中美两国如何判断彼此战略意图,将直接影响双方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发展什么样的关系。习近平明确表示,中国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坚定致力于同本地区以及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对于中美双方在亚太地区的利益,习近平言简意赅,“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

第二,相互尊重,聚同化异。习近平指出,中美两国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双方存在不同看法、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和摩擦在所难免。他强调,双方应该坚持从大处着眼,认清两国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尊重彼此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的选择,不把自己的意志和模式强加于对方;应该善于管控矛盾和摩擦,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建设性方式增进理解、扩大共识。习近平强调,只要双方坚持相互尊重、聚同化异,保持战略耐心,不为一事所惑,不为一言所扰,“中美关系大局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第三,平等互利,深化合作。习近平指出,新形势下,中美应该合作、能够合作的领域更加宽广。他还就具体领域指出方向,强调应该加快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深化两军对话、共同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

最后还包含习近平看重的两国人民之间的交往。

2014年11月,奥巴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习奥夜话瀛台。人民日报记者杜小杜详细记录了这场五个多小时的夜话,主题仍是新型大国关系。

这样一个轻松的氛围下,习近平开诚布公,“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对理解中国人民今天的理想和前进道路很重要”。他指出,中美一方面比过去有更多共识,另一方面虽然有一些不同看法,但可以讨论,可以做到和而不同。并称这恰恰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要素的体现,“双方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管控好分歧,做到不冲突、不对抗,实现合作共赢”。

这次谈话与以往国与国之间正式会谈不同,习近平从历史谈到现实、从文化到政治,通篇大背景、大格局、大战略,还深入阐述了美国关注的中国经济新常态、中国改革、依法治国、人权和主权、民主等敏感话题。

杜小杜的文章中还记录了奥巴马的表态,他颇为动情地表示,这是他这辈子最全面、深入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执政理念以及习近平的思想。

陆克文在其《习近平治下的中美关系》报告中,重点论述了习近平的政治抱负与领导风格,认为“习近平是一位美国可与之共谋未来的强势领导人”。习近平的个人权威、深刻的民族使命感以及更胜前任们的时代紧迫感,使其有别于近年来中国的领导人。陆克文称,他是继邓小平、甚至可能是毛泽东之后,最为强势的领导人,还散发着一种惯于掌握政治权力的人自然流露出的自信。

陆克文分析,习近平肩负着两大历史责任——实现中华民族振兴,使中国成为受世界尊敬的强国;将中共从腐败的毒瘤中拯救出来,从而保持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习近平既是中国民族主义者,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守门人”。习近平的核心愿景是实现有“两个百年”目标的中国梦:一是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二是到2049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陆克文在报告中写道:习近平认为,实现中国梦,必须通过第二阶段经济改革,一方面要深化市场改革,实现国家目标;一方面对个人政治自由实现新的限制——在中共看来这二者并不矛盾,事实上,习近平认为这是中国模式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根本所在,他认为西方模式不适合中国。

陆克文进一步分析,对于习近平而言,中国必须抓住当前较长战略期,中国的国内政策与外交政策紧密结合,一方面,中国必须在世界舞台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中国必须实施更加奋发有为的外交政策,实现其经济和安全利益的最大化,并参与全球秩序的变革;另一方面,习近平提出宏大的外交战略——与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陆克文认为,习近平有个人和民族紧迫感,其个人权威和政策弹性使他可能成为一个能与美国对话的活跃者,“当习近平用合作共赢来形容描述他所期待的中美关系时,不能把它简单看作中国式宣传,习确实看到了中美之间的战略和政治合作将带来的潜在价值”。

(凤凰网明天将推出《习式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下篇)》,聚焦中美理解新型大国关系的分歧,敬请关注!)

凤凰网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

责编:PN054 PN003

最权威人士眼中的中国时局

进入栏目首页

严肃报道微信号

在这里,没有鸡汤、
段子和未经证实的传言

推荐阅读

  • 时局观
  • 凤凰聚焦
  • 热追踪
  • 暖新闻
  • 第一解读
  • 台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