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国航母女功臣坚持13年 研发舰载机着舰“神灯”


来源:观察者网

一艘航母从空中看上去只有一张邮票大小,驾机着舰全程只有数秒,因此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蹈”。接受任务后,李媛面临的竞争对手,有头发花白的老专家,也有正当壮年的资深人才,而自己却还像个大学生。

工作中的李媛

李媛和同事在探讨研发装置

一艘航母从空中看上去只有一张邮票大小,驾机着舰全程只有数秒,因此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蹈”。“目视引导装置”就像战斗机上的“倒车雷达”,可以帮助飞行员更安全地起降。

2012年11月,中国第一个航母舰载战斗机“目视引导装置”首次试验成功。飞行员给装置起了个昵称,叫“阿拉丁神灯”。“‘阿拉’指目视引导装置是上海制造,‘神灯’体现装置的可靠性和飞行员们对它的信任,它在高空中就像是一盏指引灯。”该装置的研发者李媛说。

在航母上晕船吐血

李媛今年不到40岁,长发披肩,与人交谈时声音温柔纤细。1999年,刚分配到中船重工第七〇四研究所所工作时,她还只是一个二十出头、大学生气未脱的黄毛丫头。

十多年前,中国的航母舰载战斗机目视引导领域还是一片空白,全球只有美国和法国掌握了这项技术。“目视引导装置”涉及光学、控制、机械、船体结构、空间几何等多领域的综合知识,对精度和可靠性要求极高。美国攻克这一技术用了七八十年的时间。

老郑是七〇四研究所某部专业科退休的老科长。据他介绍,2007年前,舰船行业不景气,该部的经济效益也不行,人才跳槽是常事。邹副主任介绍,当时,七〇四所拿着3000元工资的科研人员,跳槽到企业里就能拿到上万元的工资。

在这个时候,李媛被分配到七〇四所,当即接下研发任务。“之前进来的人要培养好长时间,而她这么爽快就接受了这个任务。这一点让我很意外,也很高兴。”老郑说,李媛一坚持,就是16年。

接受任务后,李媛面临的竞争对手,有头发花白的老专家,也有正当壮年的资深人才,而自己却还像个大学生。

如何让对方相信自己,把项目交给七〇四所呢?老郑说,做汇报,不仅考验技术水平,还考验演讲水平。李媛做的汇报,不仅准备充分,而且不枯燥,正是在一次次汇报中取得了对方的信任,拿下了这一项目。

开始项目研发后,李媛开启了常年长期出差的工作模式。每年,李媛大约有150天出差在外,连续出差最长时间达到一个月。在航母上的日子则完全与外界隔绝,每天机器转动的噪音让人无法入睡。美国的海军有随船的心理医生进行疏导,但中国没有,李媛就和同事们聊天或看书,自己做心理调适。晕船的时候,胃里的东西吐光了,吐黄疸水,甚至吐血,科研人员们开玩笑说,黄的吐完了,吐红的。

2012年11月,“目视引导装置”首次试验成功。飞行员给装置起了个昵称,叫“阿拉丁神灯”。“‘阿拉’指目视引导装置是上海制造,‘神灯’体现装置的可靠性和飞行员们对它的信任,它在高空中就像是一盏指引灯。”李媛说。

[责任编辑:薛满意]

标签:李媛 舰载机 神灯

人参与 评论

凤凰军事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