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求是网点名贺卫方不能等同反右重演
2015年01月30日 08:33
来源:环球网
《求是》杂志下属的求是网日前点了贺卫方、陈丹青的名,一些自由派人士看上去很担心这是一个“信号”,因而联手通过网络进行反击。
陈丹青、贺卫方(资料图)
核心提示:1月24日,求是网刊发评论,题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难在哪里?》。文章指出,抹黑中国正成为当下某些人的时尚追寻,一些教师运用他们手中的知识权力影响青年人,不断地抹黑中国,文章点名了贺卫方、陈丹青两人,称“贺卫方在微博中大谈宪政,陈丹青在其微信公众帐号以《大家别去美国!一个愚蠢而落后的国家》为题,内容却是对美国的过度美化,诱导效果可见一斑。”对此,《环球时报》发表社评。
原标题:社评:求是网点名贺卫方是“信号”吗
《求是》杂志下属的求是网日前点了贺卫方、陈丹青的名,一些自由派人士看上去很担心这是一个“信号”,因而联手通过网络进行反击。如今被“官媒”“官网”点名被一些人当成“荣耀”,一些人则为此不安。有的人二者兼而有之。
“官媒”“官网”点名声讨自由派的知名人士,这是否真的意味着被点名的人将会“倒霉”?开始时挺像,后来被点名的人多了,又不那么像了。如今的“官媒”“官网”已与过去不同,未必都是官方的声音,只有党报的社论和评论员文章才有那样的分量。很多“官媒”“官网”做了面向市场的自我改造,也开始重视“抓眼球”,发声尺度尚无明确的新标准。
贺卫方等人在舆论场很活跃,他们反过来被媒体点名批评,按说这是他们应当承受的。哪有只能他们搞批评,自己却谁都惹不得的道理?
一些贺卫方的支持者认为求是网“很恶毒”,并且对批评贺、陈的文章作者徐岚搞“人肉搜索”般的攻击,很难说这种情况下徐的处境比贺、陈更轻松。
问题的焦点之一在于,求是网点贺、陈的名,有人把它同“反右”时代的舆论特征进行比较。这让一些政治倾向与贺未必一致的人也有所担心。
对此需冷静分析。我们认为,“反右”不可能在中国重演。一旦有这样的苗头,主流舆论断不会支持。“反右”和“文革”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伤害太深了,它们留下的记忆刻骨铭心。
贺卫方等人如果只发表一些“错误言论”,他们大可不必有联想到“反右”的焦虑。他们需要为其言论负责,这种责任所对应的是高校管理规章和相关法律。
目前高校正在抓宣传思想工作,确保高校讲坛不成为宣扬西方价值观的舞台受到重视。这种情况下贺卫方等人的言论能否在高校平台上继续张扬?这是个疑问。
围绕这个问题存在不确定性,大概是真实的。客观说,如果贺卫方等人在“宪政”等问题上坚持自己的观点,以过去那样的调子谈中共历史和中国政治的话,尤其是如果把这样的价值观带到大学的讲堂上去,那么他们的言论空间受到约束是难以避免的。这符合中国现行政治的逻辑。
如果把坚持西方价值观的政治主张看得高于一切,那么失去大学教授职位或许算不上是了不起的损失。在美国的大学里宣扬某些极端政见,大概也待不下去。这是一种选择,某些后果在选择的当初就不难预期。
当然,中国的大学里仍有一些与贺卫方同样价值观的坚持者,是否应允许他们继续保持在那里的讲坛,这也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选择。这个选择看来并非快刀斩乱麻的性质,个别“官网”点了贺卫方等人的名,不能被解读为事情已经确定。
如今一些隶属官媒的网络发布平台成为舆论猜测“上头意思”的神秘窗口。必须指出,这种猜测经常过了头,搞得信息发布者也无可奈何。“猜测满天飞”显然不是一个社会应倡导的现象,神秘主义成为不了透明社会的好伙伴。
贺卫方等人撞上了舆论及高校领域的新一轮治理,他们的处境有点微妙,这是明摆着的。但这种微妙的幅度究竟有多大,又有着一定的透明性。求是网点名批评他们,不意味着在这种微妙和透明之间给出额外的信息量。
国家在改革,社会在变化,每个人都在选择自己对于这些变动的态度,并进而选择社会反过来对待他的方式。这当中的逻辑性很强,热衷政治的人对此尤其应当清楚。
早前报道:
求是网刊文批有高校教师抹黑中国 点名贺卫方陈丹青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将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切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引导管理,做大做强正面宣传,管好导向、管好阵地、管好队伍,坚决抵御敌对势力渗透,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自去年11月14日辽宁日报发表了题为《大学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的公开信,批评一些高校教师把大学讲台当做情绪宣泄的舞台,把中国当成负面典型的案例库,“呲必中国”这个陌生词汇开始在互联网上火速传播。尽管有人对辽宁日报的监听行为是否符合伦理提出质疑,但是这场论战的确引起了更多人对高校意识形态问题的关注和思索。
“呲必中国”究竟是不是当今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是否已经严重到了必须要整治的程度?高校教师的言论自由要如何保障?这是当前舆论场上争议较大的几个问题。前不久香港著名演员赵雅芝天安门前为国骄傲的微博招来一些网民的谩骂,不难看出,的确有那么一些人是把抹黑中国当成时尚的,无论真相如何,他们永远站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对立面。这种社会心态的产生,与高校教育不可说毫无关联,我们都知道,教师不同于一般的职业,他们运用手中的知识权力,足以影响整整一代青年人,而这些人,本该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希望。
环球时报21日发表社评文章《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难啃的硬骨头》,在笔者看来,要守护高校这块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至少有三块硬骨头要啃。
高校教师的哪些言论触犯了意识形态的“底线”?如果不能从制度上建立这样一个标准,越界的言论就会继续在高校、在媒体、在互联网上肆意传播。目前互联网上各种观点争锋激烈,有人认为这是网络空间自由开放的必然结果,但是也必须警惕乱戴帽子、乱贴标签的舆论暴力行为。什么样的言论是“越界”的,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对立的?是不是只要将中国作为负面案例就理所应该遭到炮轰?是不是只要批评中国就违背了中央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要求?批评和抹黑的边界到底是什么?这些问题不解决,就必然会导致舆论场上乱成一锅粥、站队不站对的现象泛滥,不利于多方思想的交流。尤其在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今天,抗拒西方思想文化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事情,那么高校教师应该坚守的政治和道德底线究竟是什么,都应该有明确的界定。拒绝抹黑的同时必须允许适当、理性的批评,才能促进当今社会的进步,从而赢得这些高级知识分子对党委政府的拥护。《意见》已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放到一个极端重要的位置,近日也有不少教师感受到了压力,甚至有人开始删除微博上的不当言论,但是要想真正肃清高校的负能量,还需要更加细化的规则,让这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敢抹黑,不能抹黑,不易抹黑。
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不能止于课堂。高校教师通过微博、微信传播西化思想已经不是个例,高校教师不同于普通民众,他们独特的思想和崇高的社会地位很容易在互联网上形成一定的影响力,甚至有网民将这种“大胆”错误地理解为“敢言”。这个时候,他们已经跨越了高校,影响的是六亿多互联网用户。贺卫方在微博中大谈宪政,陈丹青在其微信公众帐号以《大家别去美国!一个愚蠢而落后的国家》为题,内容却是对美国的过度美化,诱导效果可见一斑。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任重而道远,必须不留死角,高校教师应该成为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主力。
如何提高教师和学生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如何让学生不再对负面新闻情有独钟?如何让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再只是一些僵化的理论?正像环球时报所指出的那样,宣传思想工作如果只是被机械地、应付检查式地推广,那么到头来就是或者没什么效果,或者搞出相反的效果。笔者时常听到有人将“宣传”和“形式主义”联系到一起,这提醒我们,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必须创新宣传方式,运用互联网思维,让正能量变得生动起来。就拿近日张万年逝世来说,在大众娱乐时代,网民的关注点被娱乐明星吸引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对政治人物过于僵硬的宣传方式同样值得反思。多数老百姓对于领导人只存在一个轮廓式的印象,而没有深入的了解,这与我们国家淡化对政治领袖的生活报道大有关联。媒体对歌手的私人生活肆意添加情感色彩,却对领袖的生活避而不谈。直到张万年逝世,多数百姓仍然不了解这个令中央领导人沉重悲痛的将军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没有了解,纪念就可能沦为一种形式。
《意见》不只是一道行政命令,而要让它内化为教师内心的价值标尺。主流价值观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一行行勒令教师讲授、学生背诵的语句,而要让它变成可以印刻在每个人心里的鲜活形象,让每个人能够心甘情愿地接受正能量的熏陶。笔者相信,“呲必中国”之乱象终会根除,而“教育正是一切社会里把恶的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唯一手段”。
网罗天下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图片新闻
视频
-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播放数: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
播放数:3277
-
章泽天棒球写真旧照曝光 穿清华校服肤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数:143449
-
老年痴呆男子走失10天 在离家1公里工地与工人同住
播放数:16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