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长江上游电力集团旱季抢水 鄱阳湖进入极枯水位(图)


来源:长江商报

江西鄱阳湖,彼时的中国第一大淡水湖,这个冬天,已经彻底由淡水湖变成了小河沟。放眼望去,俨如一片北方大草原。

庐山市姑塘镇蛤蟆石村,枯水期湖水退去裸露出广阔的河床。本报记者刘源摄

长江水位下降,天兴洲大桥北岸附近,桥墩防撞箱露出水面。本报记者王筝摄

原标题:冬季鄱阳湖变身苍茫大草原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上游电力集团旱季抢水,最大淡水湖全面进入极枯水位。

本报记者黄敏发自江西九江

江西鄱阳湖,彼时的中国第一大淡水湖,这个冬天,已经彻底由淡水湖变成了小河沟。放眼望去,俨如一片北方大草原。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这是盛唐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对鄱阳湖人与自然和谐的描述。然而,今天的鄱阳湖却正面临着历史罕见的失水之痛:截至1月9日23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降至7.92米,湖口站7.80米,连续两天均低于8米,至此,我国最大淡水湖全面进入极枯水位。

水资源蕴藏丰富的地方,就是各大电力集团“抢水”的战场,随着一个又一个破纪录的水电站拔地而起,水资源紧缺的现象愈演愈烈。一面是各大电力集团的利益,一面是备受关注的生态环保问题,水电站大规模跃进,水荒现象何时才能解决?为此长江商报记者走访江西,对话专家。“水电站太密集了,几乎让河流喘不过气来。”年逾70的著名水资源保护专家、前长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翁立达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江中上游水电站不断建设,枯水现象还将进一步恶化。

冬河夏湖

张霞(化名)已不记得这是第几次送客人上山,站在山腰上能看到干涸的鄱阳湖,及因水位下降而露出水面的明代石桥。

这座石桥位于九江市都昌县多宝乡附近的鄱阳湖湖床上,距离九江市区两小时程。除了三面环湖,这座小镇和普通乡镇并无太大区别,而因裸露湖面的石桥,小镇才为人所知,并迎来一批又一批前来看石桥的游客。

石桥并不好找,要从附近的山上下去,游客一般很难找到,张霞因此做上了为游客带路的生意,她的面包车就停在九江至多宝客车下客的十字路口,包车来回100块钱,而来回的距离不到20公里。在十字路口附近,并排开了3家宾馆,招揽游客前来住宿。“枯水期露出来的石桥,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生意。”宾馆老板说。

据了解,这座石桥修建于明代崇祯年间,连接都昌县多宝乡蒋公岭和星子县县城,历史上曾是两县沿湖群众往来的交通要道。石桥有900余个孔,故称“千眼桥”,也被称为“全国最长的湖中石桥”,是江西省重点保护文物。

张霞所说的山,遍地都是黄沙,近几年才在黄沙上种上杉树,通往山上的路没铺水泥,前面的车子经过,带起一路沙尘。车子在半山腰处停下,干涸的鄱阳湖出现在眼前,裸露在外面的沙滩,同这遍布黄沙的山相连,让人误解身在沙漠,而不远处有水的地方,就是一块绿洲。长江商报记者站在湖边看到,因水位下降,一条大船搁浅在裸露的湖床中,湖的对面便是星子县城,千眼桥裸露在外。“走桥可以到对面的县城去,但要走上个把小时。”

根据水文监测数据,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如今在丰水期水域面积最大可达4000平方公里以上,到冬季枯水期却能“瘦身”至几百平方公里。

江西鄱阳湖水文局数据显示,1月8日8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7.99米,比去年同期低3米多,较历史同期均值低近1米。截至9日23时,星子站水位降至7.92米,湖口站7.80米,连续两天均低于8米,至此,我国最大淡水湖全面进入极枯水位。

这个冬天,鄱阳湖已经彻底由淡水湖变成了小河沟。 鄱阳湖已严重干枯,放眼望去,俨如一片北方大草原。“夏荣是湖、冬枯似河”如今也成为鄱阳湖独特的水文和地理特征。

旱季抢水

明代石桥露出水面,只是鄱阳湖近年来枯水愈发严重的一个缩影,更严重的是,这一现象并非只出现在鄱阳湖,整个长江中下游枯水整体愈演愈烈。洞庭湖等大型湖泊,水域几近干涸,湖底露出大片土地,带着深深的裂纹,而一些地方则呈现草原景观。

这种枯水情景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有数据显示,从2003年到2007年,鄱阳湖进入枯水期的月份由以往的12月提前至10月,在个别枯水年份,最低水位来临日期提前了至少100天。

枯水期提前、持续时间延长已成为鄱阳湖的常态,历史最低水位不断被刷新,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洞庭湖。

探究其原因,除气候变化,采砂猖獗外,在业内人士看来,还同长江中上游,及洞庭湖、鄱阳湖支流水电疯狂抢水,过度开发建设水电站有关。

“水电站太密集了,几乎让河流喘不过气来。”年逾70的著名水资源保护专家、前长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翁立达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江西省水利厅公开资料显示,江西省内水系发达,河流众多,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河五大河流为省内主要河流,纵贯全区,五河来水汇入鄱阳湖后经湖口注入长江。

五大支流上大兴水利,截至2007年底,江西全省建成各类水利工程40万多座(处),其中水库9783座(大型25座,中型238座),总蓄水能力293亿立方米。

而在长江中上游,进入本世纪以来,长江支流的水电梯级开发也早已大规模启动:大渡河干流规划为22级,后又增加下游的沙湾、安谷两级,共为24级;金沙江中下游12级,雅砻江干流21级,乌江干流12级,嘉陵江干流17级。

据统计,这些河流上在建和规划的水电站装机容量近1.4亿千瓦,接近8个三峡工程的装机规模。

而以上河流的各级支流,水电站的规划建设更是“密如繁星”:金沙江流域的岗曲河、普渡河、牛栏江、横江、白水江等共有56级;乌江流域的芙蓉江10级,猫跳河有6级;梭磨河8级,小金川17级,田湾河2库4级,南桠河7级,官料河7级;在雅砻江流域,九龙河6级,木里河1库6级。

一条条壮丽河流,正在被一座座大坝拦腰截断,各大电力集团早已开始了在长江中上游的“抢水”之战。

据统计,长江上游梯级水库总调节库容1000余亿立方米、预留防洪库容500余亿立方米。2015年前可以投入运用且总库容1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近80座,总兴利库容600余亿立方米,防洪库容约380亿立方米。

“国际公认40%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警戒线,而随着水电规划的实施,金沙江流域规划的水库总库容将达到径流量的83%,长江上游地区水库总库容将达到河川径流量的61%,对河流生态环境将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翁立达称,长江中上游的水电站早已开发过度。

长江水量正在减少

在每年汛后水库蓄水的这段时间内,长江中下游的水位便会因下泄量少于入库量,而大幅度降低。洞庭湖、鄱阳湖的水位同长江水位形成水位差,产生拉空效应而倒灌进入长江。加上流入洞庭湖及鄱阳湖的支流上,同样有过于密集的水电站,入湖水量也在减少。

“入湖水量减少,又在倒灌进长江,鄱阳湖和洞庭湖近些年在枯水期便出现了露底现象。”作为一位民间科考探险家,20多年前轰动全国的长江漂流的组织者,著名环保人士、环境地质专家杨勇多年来已将长江上游的几条支流走了不知多少个来回,每次都被河流上疯狂的水电开发震惊,他曾通过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向高层书面报告了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的隐患。

杨勇和翁立达有着同样的担忧,随着长江中上游水电站的不断建设,枯水现象还将进一步恶化。

在长江之前,水电站过度开发导致河流干涸的教训已经存在。

翁立达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水资源过度开发,最典型的河流是海河。上世纪60年代,海河发过几次大水,然后大修水库,数量一度高达800多个。“大修水库后,几条河流都干了。”翁立达告诉长江商报记者,海河原来的年径流量为几百亿,而现在只有原来的10%左右。

“水都到哪里去了,有用水量增加的原因,更主要的,还是过度开发。”翁立达说,大家有人定胜天的概念,出了事情就靠工程解决,却没有爱惜水的理念。

不断刷新的数据也在显示,长江的水量也正在不断减少。“减少量还比较大。”翁立达称。

三峡下游的长江宜昌水文站数据显示,2013年宜昌站径流量为3753亿立方米,而1950年—2000年宜昌站平均径流量4382亿立方米。

“每年的径流量有波动,但是最近10年的趋势是朝下的。”翁立达提供了从1981年到2013年宜昌站历年的径流量。计算结果显示,自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宜昌站的平均径流量为3957.5亿吨,“较三峡工程论证时的4510亿减少了12.25%。”

“正因不断减少的水量,也迫使三峡开始提前蓄水。”翁立达介绍,三峡原规划为10月1日开始蓄水,如今早已提前到9月10日。根据相关研究结果预测,三峡水库建成后只有不足一半的年份可以在10月份蓄满水,其上游水库建成后,势必将进一步加剧“水荒”。

相关报道:鄱阳湖水位下降 距今400年古石桥露出水面(组图)

“全国最长的湖中石桥”

连日来,随着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鄱阳湖出现严重低枯水位。一座位于江西都昌县多宝乡蒋公岭附近水域、距今约400年的“千眼”古石桥从鄱阳湖底露出水面,桥身全部由花岗石制成,总长2930米,被誉为“全国最长的湖中石桥”。

早前报道:

鄱阳湖拦湖大闸工程上报 中科院专家称湖中鱼类将绝种

[责任编辑:PN053]

人参与 评论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