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湖南考古发掘700多枚简牍记录楚国衙署公文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长沙1月23日电(记者李丹、明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举办的“2014湖南考古汇报会”上公布,2014年该所对涟水北岸湘乡市三眼井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出土长度23厘米的竹简700多枚,经鉴定为楚国衙署公文档案。

原标题:湖南考古发掘700多枚简牍记录楚国衙署公文

新华网长沙1月23日电(记者李丹、明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举办的“2014湖南考古汇报会”上公布,2014年该所对涟水北岸湘乡市三眼井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出土长度23厘米的竹简700多枚,经鉴定为楚国衙署公文档案。

据参与此次考古的专家张春龙介绍,三眼井遗址距涟水约500米,在一次建筑施工过程中被发现,当时地表已被施工机械铲去,形成深6米方坑。考古专家发掘出土古井多口,分属战国、南宋等多个时代。其中一口古井残深1.73米,井内填充筒瓦、板瓦、陶器残片、竹木质物品等。其中陶器具有明确的战国晚期楚国文化特点,竹简长度23厘米,是战国晚期楚国量制的1尺,文字形态则是典型的战国楚文字。陶器和简牍均表明这口井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遗留。

“据可识辨的三五支残简,上面有‘兀(其)六月’等,简牍内容应为政府公文遗留,这一点和益阳兔子山遗址、里耶遗址等简牍性质相同。”张春龙说,“结合简牍出土的规律,应当是记录战国晚期楚国的管理方式。”

这批竹简数量为700多枚。专家认为,综合各地考古发现与研究,此次出土的简牍、古井必定在当时的衙署之中。因此,三眼井遗址应为楚国晚期湘乡城邑所在,是湘乡区域政治中心。同时也表明湘乡设县始自楚国晚期,约公元前250年,而非《汉书·王子侯表》中记载的汉哀帝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将湘乡设县(侯、邑)的时间提早250年左右。

标签:考古 竹简 陶器

人参与 评论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