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专家顾满林:汉字音韵美在抑扬顿挫


来源:华西都市报

“音节数相同,字句工整,看起来很简单,却不是每一种语言都可轻易做到。”顾满林说,“拿英文相比,英文单词长短不一,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甚至是更多音节,调配自由度想来不如单音节语素为主的汉语,就难以产生自成一体的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如何实现同样的音律协调、产生韵味?如此看来,汉语特有的单音节语素,在实现韵律美上功不可没。”“同声共气”同韵匣

原标题:专家顾满林:汉字音韵美在抑扬顿挫

《历代诗余引吹剑录》有一个故事,说的是苏东坡。传闻有一次在玉堂日,一幕士善歌,东坡因问曰:“我词何如柳七?”幕士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令人绝倒的,不唯幕士之言。无论妙龄女郎执板而歌,或是关西大汉抱铜琵琶高歌,都须得一首妙词为载体。而这首妙词,之所以能琅琅上口而“歌”,则体现了汉语口中所出、耳之所闻的美感,即音韵之美。“不拘一格”单音节

从《诗经》里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到《离骚》里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至《古诗十九首》里的“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再至《哀江南赋序》里的“终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到《钱塘湖春行》里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这些或吟诵、或歌唱的诗词歌赋,虽四字、五字、六字、七字不等,读起来均音律婉转、琅琅上口,其间藏着什么样的秘诀?

“答案是单音节语素。”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顾满林副教授介绍。顾满林说,人类语言的语音以音节为基本单位,从汉语而言,多为一个语素一个音节,而一个语素写下来正好是一个汉字,字与字之间、音节与音节之间界限十分明显,有利于表现节奏与旋律。“汉语中多单音节语素的特色,从音律上来讲,能让创作更自由”。

他一一举出例子,单一个字即可成节奏单位的,比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除去“单”字,在数目搭配上,汉语字数似乎“不拘一格”均能成韵。从《诗经》说起,以四字为多,比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有美一人,清扬婉兮”,读来也是韵律悠扬。往后六言的《楚辞》、五言的《古诗十九首》、四六句的骈体文、五言或七言的唐诗,再到字数不等的宋词、元曲……

“音节数相同,字句工整,看起来很简单,却不是每一种语言都可轻易做到。”顾满林说,“拿英文相比,英文单词长短不一,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甚至是更多音节,调配自由度想来不如单音节语素为主的汉语,就难以产生自成一体的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如何实现同样的音律协调、产生韵味?如此看来,汉语特有的单音节语素,在实现韵律美上功不可没。”“同声共气”同韵匣

《红楼梦》里有一节故事极为动人,说的是香菱学诗。慕雅女香菱学作诗,林妹妹是她拜的师傅,香菱看了几百首老杜、李青莲、王摩诘后,林妹妹以月为题,十四寒的韵,让她诌一首诗。初作诗而不得的“呆”香菱,连作几首吟月诗都不好,有些魔怔,整日里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只顾遣词造句,一时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

这十四寒、十五删就是韵。“拆字来说,今天的“韵”就是一个音字加上一个匀字(古代曾写作‘均’,也可用来指校准乐音的器具),意即和谐、协调的音律。”顾满林说道。

韵的好处,在于利用声音本身的特点,强化表达效果。“吟诗作赋,初衷何在?要么传递信息,要么表达情感,如何才能引发共鸣?韵不可或缺,比如唐人写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利用尾音的重复,就能传达韵律感。诗经、乐府诗等更是如此,本来就是拿来唱,需要琅琅上口,更着重其韵。”

古人作诗,有严格的押韵要求。大观园里作诗,要先限韵。宝哥哥、林妹妹们,常着小丫头拉出韵匣子,分“一先、二萧、十三元”等韵牌,让姐妹们按韵牌作诗。

“一、二、三表示韵目顺序,每个韵目代表一组同韵的字,一张韵牌上写一个韵目,各韵所包含的同韵的汉字多少不定。”顾满林介绍,“《广韵》是宋朝编纂的一部韵书,在隋代《切韵》和唐代《唐韵》等韵书基础上增广而成,共有206韵,如果照此押韵,有的韵窄字少,作诗就不好作,后来宋金时期确立的《平水韵》做了合并调整,206韵合并为了106韵,宋元明清以来一直沿用,《红楼梦》诸人作诗就是按‘平水韵’来押韵。”“平上去入”音抑扬

再举个香菱的例子。按照林妹妹的说法,学诗有什么难,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虚的,实的对实的。而念几句七言格律诗,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亦并不陌生。

平仄究竟是什么?“要区别平仄,先要懂得四声”,顾满林说,“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现在汉语普通话和很多方言里没有入声了。”

古代的平仄声和现代的也有所出入。古人以平、上、去、入来命名四声是有讲究的,用浅显的话来说,大体上“平”是字音的音高平稳、无高低曲折的变化,“上”是字音高昂或者上扬,“去”是字音有减弱或降低趋势,“入”是字音短促好像还没完全发出就收回了;可见,平声与其他三个声调在音高上面确实有明显区别,加之平声字比较多,所以能以一敌三,平仄相对。

对音韵而言,平仄声的规律变化,能让音律和谐,产生抑扬顿挫的诵读功效。“不光是格律诗讲求平仄,更早的骈体文和后来的宋词也同样如此,以宋词来说,不同的词牌,比如《西江月》《浣溪沙》《清平乐》等等,各有固定的平仄需求,比如哪些节奏点一定要遵守平仄,哪些不在节奏点的,可平可仄,这和诗里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也有相似之处。”

标签:五言诗 吟诵 诵读

人参与 评论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