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铜雕赝品最简单一招就是量尺寸
2014年12月14日 14:05
来源:羊城晚报
方案入选后,我和另外几位雕塑家来到南京,在雨花台现场指导施工。我们在南京一待就是三年时间,吴支超老师也是当时参与集体创作的艺术家,还有部队来的指导员童太刚参与做了三年的雕塑,后来转业也成了雕塑家,还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原标题:识别铜雕赝品最简单一招就是量尺寸
1979年 《猛士》(青铜 高:320cm)
1979年 《莫愁女》(汉白玉)
1998年 《荔枝女》(汉白玉 高:101cm)
1978年 《英勇就义(雨花台)》(花岗石 高:1030cm)
特邀嘉宾
唐大禧
(著名雕塑家、原广州雕塑院院长)
吴支超
(江苏省美术馆雕塑家)
嘉宾主持
(收藏家、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团成员)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许悦 莫谨榕
12月5日至19日,《情系金陵唐大禧雕塑展》在南京市金陵美术馆展出。这场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南京市委宣传部等主办的高规格文化盛宴,旨在促进两座城市之间的艺术交流。
这场雕塑展源于唐大禧与南京深厚的情缘。36年前,唐大禧受邀参与南京雨花台烈士群雕及南京历史文化名人莫愁女雕像的创作,从此开启了与南京市的艺术情缘;36年后,78岁的唐大禧携其创作的38件雕塑精品策展南京,以此表达对南京的眷恋。在接受两地媒体采访时,唐大禧还主动提出,愿意将作品《二十世纪的遗恨》捐给南京大屠杀博物馆。
两地雕塑艺术家的重逢和对话,也带出了对当代城雕速成现象的思考。对雕塑藏家最关心的铸铜雕塑可复制的问题,唐大禧还透露了一个铜雕防伪的小秘密。
现在的城雕大多是急就章
主持人:唐老师,您这次到南京办展览,还把早年作品《莫愁女》铜像赠送给金陵美术馆永久收藏作为主轴,听说这当中还有一段渊源?
唐大禧:那是1978年的事情了,当时南京雨花台向全国征集群雕设计稿,那时候广东的雕塑艺术在全国颇具影响力,为了承接这项具有挑战性的大型雕塑工程,广州雕塑院专门组织了一支工作队,进行了小样设计。在全国众多的设计方案中,广州雕塑院的设计方案群众投票占了绝对优势,成为雨花台英雄群雕像的入选方案。
方案入选后,我和另外几位雕塑家来到南京,在雨花台现场指导施工。我们在南京一待就是三年时间,吴支超老师也是当时参与集体创作的艺术家,还有部队来的指导员童太刚参与做了三年的雕塑,后来转业也成了雕塑家,还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吴支超:这件群雕是集体创作的作品,除了广州雕塑院的几位雕塑家,还有来自上海和南京本地的雕塑家一共十来人。当时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都比较艰苦,但参与这么一件历史性的群雕创作大家都觉得很有荣誉感。
唐大禧:南京市政府对这项工程非常重视,当年广东的方案入选后,全国美协领导蔡若虹、华君武等还亲自到南京审稿,并对广东的设计方案提出了修改意见。
群雕高10.3米,宽14.2米,由179块花岗岩石组拼而成。石材从福建泉州采凿,每块重5吨,石材运抵雨花台时,道路全封闭,确保畅通无阻。到1980年,群雕终于完工,交付雨花台。
主持人:雨花台这件群雕你们这么多位雕塑家集体创作还做了将近三年时间,反观现在很多城雕都是急就章的工程,一些雕塑家只是设计了一个泥稿之后就扔给工人施工,造成很多城雕被公众吐槽。
唐大禧:城雕是一项大工程,艺术家自己一个人做不来,的确需要团队的合作。特别是工程的技术部分,比如搭架子、上泥巴,工人都可以帮忙,这没问题。问题是到最后阶段,你有没有自己收拾你的作品。现在一些雕塑家懒到不愿意爬架子,甚至连看都不去看,只要是甲方验收了、能够收到钱就行了,偏偏这种情况现在还不少见。这种态度做出来的作品质量肯定不高,工人单靠一个泥稿的施工,很难达到雕塑家创作时的设想,这就需要雕塑家后期的调整,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吴支超:近年来能够称得上精品的城雕的确比较少见,不知道现在的人是不是都很赶时间,做城雕的工程时间都很短。其实一座城雕,特别是一座大型的群雕,如果是追求精品,需要花费的时间还是挺长的。雨花台的群雕就是长时间创作、反复修改的,只有精品才能传世。
一件好的作品能够让人看得热血沸腾,比如唐老师的《欧阳海》,这位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推开跌倒在铁轨上的驮马,列车没有出轨,他自己却被撞死。这件事情当时在全国很轰动,如何表现解放军战士的英雄形象?在唐老师的作品里,两种力量的抗衡体现得淋漓尽致。你看一匹奔马的力量这样压下来,一个解放军战士单靠自己一人的力量顶住,这就是英雄,感人得不得了。雕塑的力量就是要这样饱满,多一点太肿,少一点又不够,马身上每一块肌肉都鼓鼓的,看了让人热血沸腾。
唐大禧:吴老师说到了点子上,能够打动人的作品才是好作品。一件好作品,你远远看到它就会被它吸引过去。我们搞艺术的要体会到这一点,在打动观众前先打动自己。
就像我创作《群山欢笑》,与其说描写的是知青一代炽热灿烂的青春,不如说是特殊岁月里壮丽的山水画和青山魂。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党号召我们文艺工作者下乡深入生活,我被安排到了新会古兜山水库,参与水库的兴修。当时大多数知青年龄都不大,胸怀壮志,和当地农民一道战天斗地,挥汗如雨,有着极强的理想主义色彩。那时我们大家都还年轻,我常常被他们的生命活力和真诚热情所感染,这群年轻人的笑貌精神,凝结在了我的作品《群山欢笑》里。
照着模特做雕塑肯定死板
主持人:唐老师您创作的汉白玉雕塑《莫愁女》一直立在南京的莫愁湖公园里,这次还把《莫愁女》铜像赠送给金陵美术馆永久收藏,这是不是也是您在南京做雨花台群雕同时期的作品?
唐大禧:当年雨花台群雕快要完工的时候,莫愁湖的负责人找到我,邀请我给莫愁女塑个像。当时我对莫愁女也没什么深刻的认识,只知道这位传说中的佳人来自洛阳,貌比牡丹,心如皎月,南陌采桑,北楼织绮。
南京的冬天实在太冷了,雕塑做出来之后,我就匆匆赶回广州了。后来一到寒冬,我就时不时会想起这件作品,老在想是不是还有哪里不够完美。雕塑家创作时总是被激情驱动,反倒是做完之后才会慢慢思考作品的不足和缺失。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思念这件作品,今年初我又回了一趟南京,34年后又见到了立在莫愁湖畔的莫愁女,见她仍是亭亭玉立,芳姿楚楚,神情淡定,不衰不老,八方来客都在雕塑前合影留念,至此我多年的艺术心结才得以宽解。
主持人:这件雕塑给人感觉很唯美,当时的条件下有人给您当模特吗?
唐大禧:当时的条件比较艰苦,《莫愁女》这件雕塑就是在雨花台一个临时工棚里创作出来的,什么模特都没有,就靠自己的想象创作出来。
主持人:您的作品都是比较写实、唯美,不是学院派,但很像学院派。这是不是当年雕塑主要的表现形式?
唐大禧:我没有上过美院。很多人对我的作品评价是比较写实、唯美,我自己是想打造一种“新古典主义”。这是受到作家梁凤莲的启发,她说现在的人都在玩,玩形式、玩材料,但是她感觉古典主义应该始终是我们的一面旗帜。我想她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雕塑不要失去我们本质的东西。当然,现代主义也有其自身的优点,但当大家都在浮躁地追求这个东西的时候,它就可能会走样。所以我还是一直坚持走“chao写实”的路子。
主持人:您意思是“超写实”还是“抄写实”?
唐大禧:哈哈,两个都对。一个好画家其实不用师父怎么教,他自然会“偷看”其他人的东西,学习、吸纳、转换成自己的东西,后来就“超”了。
吴支超:我们那个年代的雕塑家有个特点,都是基本功很扎实,追求完美,你看唐老师的作品就都是这样的。我主要做伟人像,这种雕塑要求比较高,首先要做得像,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哪个历史人物,其次还要刻画出人物的精神面貌。但我发现现在城雕做人物像的好像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是抽象,甚至是漫塑的作品。而且现在的训练方法有点缺陷,太过强调写生,重视分析和观察,但没有模特的时候就画不出来了,没有对象分析观察时就没法想象了。
唐大禧:如何用模特我觉得不能用学院派的那套办法。学院派是照着模特画,我们是参考着做,我自己先想好雕塑的动作,具体部位再参考模特的动作。如果靠模特摆造型给你对着做雕塑,那个造型肯定是很死板的。
吴支超:所以很多学院派离开了模特就做不出来了。我们是有个模特在那,很多感觉反倒找不着了。
雕塑艺术还是小众艺术
主持人:唐老师您做了很多革命题材雕塑,还有仕女、士大夫的形象,这些题材国内也有很多雕塑家在做,是否较容易出现雷同?
唐大禧:是否雷同我有自己的感觉。每个雕塑都是时代的烙印,这种时代的感觉,不是每个人都一样的。就像我当初创作《欧阳海》,我感觉那就是时代的声音。而士大夫的形象,比如八大山人,那必须是知道的人才感兴趣,这样的题材如果是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就不一定很好。又比如我应中大历史系的邀请做陈寅恪的雕塑,这样的作品带有学术性,我也没有拷问市场。
主持人:近年来大众对雕塑艺术的认知度已经在不断提升,但相比书画艺术,雕塑艺术还是小众,这是否跟雕塑作品的量比较少,传播范围较小有关?
唐大禧:雕塑和绘画有很大的差别,雕塑是三维立体的,绘画是一维的,操作上差别很大。做一个人像和画一个人像,在时间上差别很大,所以雕塑的产量少很多。如果要达到一定产量,需要付出很大的劳动,所以做雕塑比较苦,一般人很难理解。
国画操作比较简单,喝上一杯,兴之所至,画上几笔说不定就是一件好作品。但要我喝上一杯就做出一件雕塑,我是做不出来的。不同的艺术品有不同的创作方法。但当下很多人对艺术的理解并不多样,大家往往用熟知的中国画的创作思维来理解其他的艺术。
主持人:你们那一代雕塑家所塑造的人物,多数都是瞻仰式的、纪念碑式的,都是需要仰望的,不管是工人、革命士兵、仕女、士大夫等形象,都是很高大的,不能让小朋友攀爬的。到了朱铭、许鸿飞这一代,雕塑很多都是摆在广场上,让人亲近去触摸的。可能是时代不同,所以人们对雕塑的看法和欣赏习惯也不同了,您觉得呢?
吴支超:现在雕塑最大的特点就是多样化,人的思维更开阔,我觉得很好啊。我们以前的雕塑比较写实,现在朱铭这样的雕塑就是写意的了,关键是要形成自己的风格。
铜雕有个防伪小秘密
主持人:以前的雕塑家大多只做城雕,很少做架上雕塑。最近十年雕塑艺术逐渐普及,雕塑作品慢慢走进家庭之后,架上雕塑才渐渐多了起来。唐老师您一些大型的著名作品也缩小成为架上雕塑,不知道是等比例缩小,还是需要再做调整?
唐大禧:等比例缩小就可以了。反过来小件的雕塑如果等比例放大,可能看起来就不对了,越大的雕塑比例一定越要对,否则很明显就看出变形了。
主持人:很多人收藏雕塑还有一个顾虑,就是铸铜雕塑的可复制性。潘鹤老师之前就公开表示,现在有些拍卖行上拍的潘鹤雕塑,还附有签名收藏证书,其实很多是假的。有的做工极其粗糙,连他学生的水平都不如。雕塑家蔡志松也说过,雕塑的赝品主要出现在铸造环节。他说“以前,雕塑家到铸造厂铸造作品,有的时候铸造厂莫名其妙多铸了一件自己留着,说当纪念品,那时候市场没有起来,艺术家也不敢得罪铸造厂,因为得罪了,他管你多要钱、拖工期,保证不了质量。其次就是有时铸坏的作品铸造厂没有及时毁掉,过几年这个艺术家出名了,这些作品就可能流入市场。”
唐大禧:以前的铸造厂就那么几家,大家都熟悉。现在多了那么多铸造厂,有些小厂为了生存,什么单都接,这的确需要有人对它们进行监管。我就在铸造厂看到过别人拿了我的作品来复制的,我反对也没用,铸造厂反正是有人给钱就复制。
主持人:雕塑作品不是都有编号、有数量限制的吗?一般还附有作者的签名证书。
唐大禧:早期的雕塑哪有什么编号,证书也很容易被仿冒。
主持人:铜雕岂不是面临着很容易被复制的风险?
唐大禧:那也不至于。其实铜雕有个防伪的小秘密,很多收藏家都不知道。
一般铸铜雕塑的制作包括了泥稿、模具翻制、蜡型灌制等多个步骤,中间在脱蜡、浇铸等环节都会发生收缩,在现在的技术水平下,一般制作出来的铜雕会比泥稿整体缩水2%左右。如果是拿我的作品去复制,那么赝品的尺寸肯定要小一圈。所以我的每一件作品,都有精确的尺寸存底,藏家如果有需要,都可以找我问尺寸。
主持人:有没有可能在复制之前,将泥稿事先做大2%?
唐大禧: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还很难做到。一件雕塑特别是人像雕塑,任何部位的拉伸都会走样,即使高度符合了,脸部、手脚等位置也不可能全部等比例做大2%。量尺寸是找出铜雕赝品最简单的一个办法。
网罗天下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图片新闻
视频
-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播放数: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
播放数:3277
-
章泽天棒球写真旧照曝光 穿清华校服肤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数:143449
-
老年痴呆男子走失10天 在离家1公里工地与工人同住
播放数:16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