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王毅与日外相非正式会面 谈及中日关系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出席联大期间应约与日本外相岸田文雄非正式会面。双方就当前中日关系及面临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资料图:日本外相岸田文雄

原标题:王毅与日外相岸田文雄非正式会面谈及中日关系

中新网9月26日电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14年9月25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出席联大期间应约与日本外相岸田文雄非正式会面。双方就当前中日关系及面临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早前报道:

8月9日,王毅和日本外相在缅甸非正式接触

环球时报报道:中国外交部长王毅9日在出席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期间,应约同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进行了非正式接触。双方就如何改善中日关系交换了意见。王毅严肃阐明了中方原则立场,要求日方为克服两国关系中存在的政治障碍作出切实努力。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说,这是2012年9月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以来,双方外长的首次会谈。路透社强调称,自安倍2012年12月再次上台以来,就没跟中国领导人会谈过,而日中关系由于安倍参拜被中国视作军国主义标志的靖国神社而再次受到伤害。

岸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与王毅)谈了很长时间。就如何推进两国关系交换了意见。彼此坦诚交换了各自的看法。”他同时强调:“希望以此为契机推动两国关系的改善。”据悉,两人并没有采取“短暂交谈”的形式,而是入座进行了会谈。

BBC10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王毅和岸田文雄均在周六晚间11时左右离开会场,其中“岸田文雄是从会场后门离开的”,而当天下午,两国外长在会场擦肩而过时并没有交谈。

日本NHK电视台称,岸田文雄向王毅表达了安倍想在11月的APEC峰会期间实现日中首脑会谈的意愿,试探中国是否同意“无条件”举行首脑会谈。

释疑(来源:京华时报)

什么是“非正式接触”?

无商定无议题层次比较低

在中日双方关系中,除了本次“非正式接触外”,公开报道显示,2006年1月,中日双方曾进行过司局长非正式工作接触。在为期一天的非正式工作接触中,双方讨论包括东海问题在内的中日关系有关问题。

外交部前副部长、前驻日大使徐敦信介绍,非正式接触是指双方未事先约定、没有提前商定、没有特定接触的议题,在某个国际场合中刚好遇到一个机会可以接触,这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驻足”。

“非正式接触多属于寒暄式、短时间的接触。”国际问题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王泰平认为,在多边场合时采取非正式接触,外交场合上这种情况会有,但一般不特地强调。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李微也表示,非正式接触显然比正式接触低一个档次。

为何要“非正式接触”?

日方改善关系条件不成熟

由于日本“国有化”钓鱼岛”以及后来安倍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从2012年9月至今一直陷入僵局。在上台之后,习近平与安倍晋三尚未举行过正式会谈。

“如果日方有强烈要求,那也可以安排见面,听听他们想说什么,但是要有先决条件,至少要有改善关系的愿望,在行动上有所收敛,但目前为止,这些条件日方都不符合。”李微说。

王泰平表示,此次中日外长非正式接触的背景主要是日本多次提出要求,希望能在不同层面进行正式接触,包括首脑会谈和外长会晤。

王泰平说,中日关系如今面临严重困难,这些困难不在中方,要想改善关系,日方必须采取实际行动,克服存在的困难,使两国关系恢复正常,“王毅此次简短的讲话已经把中日问题讲清楚了,如何克服,关键在日本”。

中日何时“正式接触”?

日方态度不变中方不答应

李微表示,由于日本对相关历史认知问题没有任何变化,再加上近期日本军机数次进入我防空识别区,在安全防务方面发表《防卫白皮书》,渲染“中国威胁”,动作言行都加剧两国紧张态势,其动作和言行也没有任何收敛。

“尽管日方一直有强烈愿望想与中国进行正式会晤,但这种前提下中方是不会答应进行正式会晤的。”李微说。

中日双方何时有望正式接触?王泰平称,由于中方认为现在正式接触的条件并不成熟,这种背景下,在东盟会议场合双方外长都出席的情况下利用短时间接触,王毅外长借此机会,严肃地阐明中方在中日关系方面的立场,强调必须采取实际行动克服两国关系上的困难,要求日本拿出诚意,“这是自2012年12月安倍再次上台以来,中日外长首次展开对话。上一次两国外长会谈则回溯于2012年9月”。

早前分析:

周永生:中日关系需要缓和的6大原因

8月9日晚间,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缅甸首都内比都应邀与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举行了非正式接触。这是自安倍第二次出任首相以来,两国外长首次举行会谈。会谈中,岸田就今年11月北京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期间举行日中首脑会谈请求中方予以合作。王毅在会谈中阐明了中方原则立场,要求日方为克服两国关系中存在的政治障碍做出切实努力。两国外长就如何改善关系问题交换了意见。

这是中日两国关系改善的积极信号。

最近,日本方面不断释放改善关系的信号,营造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时两国首脑会晤的氛围。最近安倍首相、麻生副首相等接二连三释放出在“八·一五”不去参拜靖国神社的口风,因为他们知道,如果首相、副首相这样的重量级人物再次去参拜靖国神社,那么,中日首脑会见的可能性将基本泡汤。但是,如果不能实现中日两国的首脑会谈,安倍内阁的压力将日趋增大,日本民众会认为安倍不仅无力改善与中国、韩国的关系,也不能够很好地利用中国市场,安倍经济学就无望获得成功,民众的生活水平就不能够得到有效地改善。在这种期待之下,安倍对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压力尤其巨大。所以只要能够有机会同习主席见面,无论会谈内容如何,成效怎样,安倍都可以缓解压力,甚至是得到支持率的提升。

因此,在最近和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谋求改善同中国关系,促进双边首脑会谈举行,将是安倍政府对中国主要的外交目标。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日本很需要中国。

然而实际上,在外交关系上与日本长期对立,对中国来说也有诸多的损失,没能很好地实现中国的外交目标。尽管日本在中国经济、政治、外交层面的分量日趋下降,但对中国来说,日本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国家,改善同日本的关系对中国也有重大的利益。

第一,中日两国的经贸和投资合作,持续下降,不仅对日本是一种损失,对中国也是一种损失,中日两国没有必要因为在短时期内还解决不了的问题而继续扩大这种损失,因此,缓和关系,减少中日双方的经济损失,扩大各自的经济利益,对两国都有好处。

第二,中日两国长期对抗,为了这种对抗双方都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日本为了同中国对抗不断去援助与中国有领土纷争的国家,而中国实际上也在努力缓和与改善同某些相关国家之间的关系,这不严重牵制了中国的外交资源,损害了中国关注在地区和世界范围内更广泛的战略利益。

第三,中国的长远目标是发展经济,促进小康社会早日建成,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对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意义十分重大,而中日关系长期对立、僵化,就很难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对缓和仍然还比较疲弱的中国经济十分不利。

第四,中日两国严重的对立,甚至是摩擦,很有可能造成擦枪走火的意外结果。而一旦出现这样的事态,两国都难有台阶可下,不仅容易导致事态扩大化,而且很有可能损害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方向、大环境。

第五,部分与中日两国有较深矛盾的国家,希望中日两国长期对立,互相消耗,以便他们能够从中渔利,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对中日两国来说,显然,害莫大焉。

第六,经过这些年来中国同日本的较量,中日双方已经互相摸清了对方的底线,日本今后再不敢轻举妄动越过中方划出的红线,同时,中国的外交政策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大方向,也不愿意与日本对立,将中日关系推向不可控的方向演化。

综上所述,中日关系逐渐改善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日益显露,尽管这个时机和条件还不够成熟,但中日双方要加紧努力,逐渐缓和矛盾,尽量避免进一步的摩擦。在这方面日本尤其负有重大的责任,因为这些年来,中日矛盾和摩擦的出现,主要责任方在于日本,日本是摩擦的制造者,挑衅者。解铃还是系铃人,只要日本不再制造摩擦,不再进行新的挑衅,以善意的精神,务实的行动改善两国关系,中方随时都欢迎两国关系的改善,在这种氛围之下,领导人的会晤也并不是什么天大的难事。

因此,改善中日关系的时机就在今天,中日两国必须从今天开始做起,以实际行动踏踏实实地推动自己的愿望,促进梦想成真。

[责任编辑:PN044]

标签:中日关系 日本 外相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