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媒体解读为何选择王儒林主政山西


来源:新京报

半年之间,7名省部级高官被调查,超半数本籍省委常委折戟,目前的山西官场已陷入反腐飓风的“风眼”。

王儒林

原标题:为何选择王儒林主政山西? 

新京报讯(记者 王姝) 半年之间,7名省部级高官被调查,超半数本籍省委常委折戟,目前的山西官场已陷入反腐飓风的“风眼”。而官场大地震后,“余震”不断,已有近20名厅局级官员被查。值此之际,谁会临“危”受命?担负起重整山西官场的重任?

据新华社9月1日下午消息,日前,中共中央决定,由原吉林省委书记王儒林任山西省委委员、常委、书记

在31个省区市省(市区)委书记中,王儒林非常低调。即便在每年的全国两会上,31位省(市区)委书记、省(市区)长于开放日纷纷亮相时,即便他偶尔发言,也是通报省情等常规表态。“王书记一直这样,很温和,也很稳健”,今年全国两会,吉林当地媒体记者对新京报记者说。

“稳健”也是多数媒体对王儒林的执政评价。不论是担任长春市委书记,还是吉林省长、吉林省委书记期间,王儒林从未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等受访专家认为,对于省委书记的选择,过往履历、工作经验是否契合履新地区的需求,是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梳理王儒林的仕途履历,其“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过程,亲历并主导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经历,与山西的需求契合。

仕途履历“一步一个脚印”

回顾王儒林的履历,最典型的特点就是一步一个脚印,用了42年时间,从工人一步步成长为省委书记。

王儒林生于1953年,跟许多同龄人相同,他下乡当过知青,进厂当过工人,还当过团干部。1975年22岁时,他被抽调到吉林省直机关第一期青干班学习。毕业后,他的人生转向仕途,当过乡党委副书记、副县长。1986年33岁时,升任共青团吉林省委副书记,后任共青团吉林省委书记。

1991年至2000年9年间,王儒林开始主政地方,先后转战三地,曾任四平市委副书记、通化市委书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委书记。

2000年12月,王儒林再次升迁,起任吉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后历任吉林省常务副省长、长春市委书记、吉林省省长等职。2012年12月,开始担任吉林省委书记。

受访专家们认为,王儒林经历了乡干部、县干部、地级市市领导、省会城市市委书记、省长、省委书记等岗位,任职履历特别是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对于政商盘根错节的山西官场而言,深谙基层工作的人员出任省委书记,有利于了解掌控基层实情,尽快展开工作。

亲历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

2000年以来,历任山西省委书记都在破解一个问题,作为煤炭大省,山西怎样才能摆脱传统的“资源过度依赖”和“结构单一”发展模式?以袁纯清为例,其履新山西省委书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调研,一个月跑了山西11个市、近70个县,寻找山西的产业出路。

作为老工业基地,过去十余年来,吉林也面临相同的问题。虽然国家层面早已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思路,但国有企业沉重的历史包袱、改制企业遗留的债务问题、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传统产业比重大核心竞争力欠缺等等,都是老工业基地转型时需要逾越的障碍。

2010年12月,山西获批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4年来,山西一直推行煤与非煤整体联动的发展思路,试图从煤炭大省向现代产业大省转型。目前,转型升级已经到了关键阶段。

从乡干部做起的王儒林,亲历并主导了吉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过程,虽然隔行,要从老工业基地转型跨到煤炭大省转型,但其主导老工业基地的转型经验,也会为山西的下一步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十八大后吉林尚无省部级高官落马

跟其他省委书记相同,在十八大以来高压反腐大背景下,王儒林也在吉林省纪委全会等场合,对反腐倡廉作出要求。

据当地媒体报道,王儒林非常重视反腐的制度建设。

例如为防范工程建设腐败、招投标腐败,他主推吉林省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在省、市两级建立了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药品集中采购、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等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自去年起,国务院一直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消减国家层面的行政审批项目。吉林省跟进的速度很快,目前45个单位的465个审批项目,全部纳入了省政务大厅集中办理。

与此呼应的是吉林省反腐“成绩单”。去年5月起,中央巡视组刮起反腐风暴,几乎每到一地,就引发官场地震。但前两轮巡视的11个省市区中,只有吉林,一直没有副省级以上高官被查。

但不可忽视的是,王儒林此前一直在吉林任职,此番调任山西,他会开出哪些反腐“猛药”?如何重振山西信心?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PN041]

标签:王儒林 1975年 1986年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