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明代海防重镇 藏身年轻特区


来源:羊城晚报

当年的大鹏半岛,僻远荒凉,山势险峻,是古代海路进入广州的必经之地。所以,在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在此建城驻兵,建制为“所”,全称为“大鹏守御千户所城”,守军一千余人,守辖区域东起大亚湾,西至珠江口正中间的老万山,守御四百里海防线。

原标题:明代海防重镇 藏身年轻特区

所城内的大鹏粮仓

大鹏所城南门,昔日直接面海迎敌的门楼,如今是游客进入古城游玩的正门

赖恩爵振威将军第,他的第五世孙赖继良自小生活在此

大鹏妇女头戴“红顶蓝边”凉帽,用“军语”唱山歌

鸟瞰大鹏所城,大鹏所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海 (大鹏所城博物馆供图)

大鹏所城南门城楼上清朝卫兵铜像

清道光年间福建水师提督刘起龙将军的府第

文/羊城晚报记者 蒋琳莉

图/羊城晚报记者 王磊

故事·人文

大鹏半岛

屹立着一座抵御外敌的要塞

赖继良是深圳大鹏所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到博物馆工作之前,他对自己家族以及从小生活的大鹏所城的“威水史”并无太多了解,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清朝名将的后人。

他说:“我只知道父亲是老村委主任;爷爷读过几年书,会帮邻里写信;到曾祖父那一辈的事就不清楚了。”成为博物馆工作人员之后,阿良敲开古城一家一户的门探询,从城中遗留下的一砖一瓦、一物一器中探寻,慢慢读懂了一段家族的历史和民族的历史。

大鹏所城位于深圳东南角大鹏半岛,现属深圳大鹏新区鹏城社区。在2004年“撤村设居”之前,它叫鹏城村,鹏城村有7个自然村落,其中的4个位于大鹏所城内。

大鹏所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所城”,是明朝为屯兵边疆而建立的一种军事机构。明朝初年,国力尚弱,边陲未稳。为了抵御外敌,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起,沿国境线的各军事要地都设立军卫机构。 “卫”之全称为卫指挥使司,一般有军士5600人,卫之下依序为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单位。

明朝的卫所制,士兵是不拿国家的粮饷,而是在屯兵之处分给士兵土地,士兵们带着家属世代生活于卫所之中,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军籍世袭。

当年的大鹏半岛,僻远荒凉,山势险峻,是古代海路进入广州的必经之地。所以,在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在此建城驻兵,建制为“所”,全称为“大鹏守御千户所城”,守军一千余人,守辖区域东起大亚湾,西至珠江口正中间的老万山,守御四百里海防线。

当时的大鹏所城,占地11万平方米,城墙高6米、长1200米,上设雉堞654个,并辟有马道,分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每个城门上有一座敌楼,两边各设两个警铺。城外东西南三面环绕着一条长1200米、宽5米、深3米的护城河。整座城池气势雄伟,易守难攻。

到了明朝中后期之后,欧洲已进入大航海时代,但明朝却实行海禁政策,西班牙、荷兰等欧洲列强为掠夺资源,纷纷派兵来东亚建立殖民地,对南中国海防构成威胁。此外,被称为“倭寇”的日本海盗以及装扮成日本海盗样子的中国渔民、海盗、走私者等也不断侵扰东南沿海,沿海各卫城、所城的军事地位日益提升。

明代所建的大鹏所城,不仅成为当时扼守珠江口左海路的海防第一线,也成为清代海防要塞。

“九龙海战”

赖恩爵一战成名

到了清朝,明朝的屯兵制被改为募兵制,即军队由国家发军饷,士兵不再半军半农。清初,大鹏所城驻军300人,后改为大鹏防守营,官兵增至500人。道光年间,珠江口鸦片走私日益猖獗,大鹏所城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经林则徐奏请,将“大鹏营”提升为“大鹏协”,兵力最多增至2000人,下设左右二营,总部及左营就设于大鹏所城,而右营则驻在新建的东涌所城,位于香港大屿山东涌,此外还有寨、台、营、汛等下设机构,其中不少下设机构设置在今香港地区。

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香港岛和九龙半岛南部被英国割占,1898年,中英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人强租深圳河以南地区,“大鹏协”除左营本部大鹏城及盐田、老大鹏汛等机构外,其余因在英租界内,因此全被裁没,大鹏所城因之颓废。但在鸦片战争初期,大鹏所城的官兵在抗击英军中曾立下过赫赫战功。

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春夏之交,赖恩爵奉钦差大臣林则徐之命,巡查阻止英军贩运鸦片,突遇五艘英舰不宣而战,赖恩爵指挥“大鹏营”的三艘水师船和九龙炮台还击,击毙英军10多人,击沉英双桅舰一艘。

这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史称“中英九龙海战”,是鸦片战争的首战。赖恩爵因此役而“赏戴花翎”,并升授副将。

此后,赖恩爵又参加了中英“穿鼻洋海战”、“官涌海战”,因战功显赫,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被提升为南澳镇总兵,成为清末名将。

现在大鹏所城博物馆所在的怡文楼,就是赖恩爵当年的书房,而怡文楼斜对面的“振威将军第”,则是道光皇帝钦赐给赖恩爵的府第。小时候的赖继良,就一直居住在此,但却不知道自己是赖恩爵的第五世孙,这一层关系,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他才知晓,原来自己与教科书上恢宏的历史竟然有某种亲密的关联。

赖继良从墓碑上读懂了家族史

1975年,赖继良出生在大鹏所城,儿时的他,虽然无法体味古城厚重的历史,但古城的历史,早已融入寻常生活中:日常起居于雕梁画栋的钦赐将军第内;家门口镇宅所用的石鼓与石狮成了阿良与小伙伴们嬉闹之地;爬上布满青苔的南城门,踮起脚尖就能从雉堞间眺望外面的世界……

对于自己家族的历史,年幼时的阿良知之甚少,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年清明和重阳的“春秋二祭”,跟随着家族成员,在大鹏半岛上走一天的山路,沿路祭拜十几个先祖的墓,但镌刻在石碑上的一个个祖辈名字,对阿良来说陌生而遥远……

1996年,所城开始筹备建自己的博物馆。刚刚大学毕业的阿良,得知博物馆需要有当地村民参与收集文物、民间传说等工作后,便欣然回到自小生活的大鹏所城工作。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之后,每到春秋二祭,散布于在海外的赖氏族人都会回乡祭祖,返乡的族长会给阿良讲述家族的历史。如今坐拥大鹏所城内多座将军第的赖氏后人很难想象,几百年前,最早的赖氏先祖,从广东河源紫金县迁到大鹏所城,最初寄居城外,以编竹篾为生,直到鹏城赖氏始祖第三代赖世超才入住大鹏所城内。

阿良说:“我对照着族长讲的故事,到祖辈的墓志铭上去寻找更多的线索。”家族的谱系在阿良的头脑中日渐清晰。

“在先祖中,赖恩爵最有名,以他为坐标,我与先祖的关系就能梳理得很清晰。”阿良是赖恩爵的第五世孙,而赖恩爵又是赖氏家族迁徙到大鹏所城的第五代。

阿良说,族长曾这样对他们叙述:“赖恩爵的祖父赖世超读过一些书,在城内的衙门做文书,做事勤勉,为人忠厚,被督府刘大人相中选为乘龙快婿。刘家的千金知书达理,给赖世超指可条弃笔投戎之路,后赖世超官至琼州镇镇台,成了家族里的第一个将军。”

正是这位赖太母刘老夫人,成就了后来赖家“三代五将”的辉煌家史。五将中最有名的是打赢“九龙海战”的赖恩爵;赖恩爵的祖父赖世超是武举人,官至二品都尉;赖恩爵的父亲赖英扬任浙江淀海总兵;叔父赖信扬任福建厦门水师提督,官至一品;赖恩爵的弟弟赖恩禄,任福建晋江镇镇台。

刘老夫人学识渊博,曾自己编撰书本以育后人。赖氏祖屋至今挂着刘老夫人“欲知官以尚,时怀读我书”的对联。在阿良看来,刘老夫人树立了“重武崇文”的家教,方能成就两个儿子,两个孙子皆是将军的传奇。

御外敌七十六姓汇聚一城

赖氏家族史只是大鹏所城600年历史的一个片段。大鹏所城因屯军而建成,早期兵源来自全国各地,又因军籍世袭,不同姓氏的后人就在城内世代繁衍生息。到如今,10万平方米的古城内有76个姓氏,其中赖、刘、李、郑等大姓都为当年官兵的后裔,仅赖氏一族就有300余人,大部分后人侨居海外,现居住在古城的后人还有100余人。

到了清朝,实为募兵制的大鹏所城驻守,不再需要种田,军田租给百姓耕种,大鹏所城除了军营的功能外,日渐发展成为城市,聚集在城内的百姓日渐增多,带来了更多的姓氏。

1996年,大鹏所城博物馆建立之初,工作人员走访乡邻收集文物。现在大鹏所城博物馆内展藏的一件清朝末年的特殊行李箱,就是当时收集的。这个行李箱显方形,箱体上隆起一个令人称怪的三角锥。当时,阿良在东门的何家老宅中初见此物,只觉新奇不明其所用,后翻阅资料才知那是清朝的官帽箱,隆起的三角锥是为了妥善放置官帽而设。官帽箱被发现后,何家后人才知道原来祖辈何文朴是晚清大鹏所城的最后一任“协台”。

大鹏所城博物馆副馆长黄文德初来古城时,租住在南门街一民宅中,在阁楼的木箱中,竟找到了1925年参加省港大罢工的海员曹安的罢工证。大鹏所城的光荣史上除了古代骁勇的将士外,又增添了投身现代革命的仁人志士。

伍明清两代海防卫城中最好的一座

大鹏所城被誉为中国18000多公里海岸线上保存最完整的明清海防城,整座城宛若一座博物馆。在寸土寸金的国际化大都市深圳,一座完整的古城是如何保存下来的?在阿良看来,这里有许多“不刻意为之”的幸运。

大鹏所城面朝南海,为了抵御台风侵袭,建城时便将房屋设计得低矮且布局紧凑。上世纪80年代,生活条件好转之后,村民想要更好的居住环境,纷纷想建新居,因古代屯兵于此,城外就有大片良田,所以村民就在城外沿着古城墙依次往外新建楼房,并未拆掉老屋。“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所城在远离深圳市中心的大鹏半岛上。”阿良说。

经历几百年沧桑的古城,如今四个城门仍在,旧城壕及大部分城墙却已不复从前。除西墙毁坏殆尽外,其他三面城墙还存留一段土垣。其中又以东墙北段保存最好,残长100多米、残高约4米、墙基残宽约8米。

明清两代留给大鹏所城的主要建筑有参将署、县丞署、军装局、关帝庙、天后宫、守备署、赵公祠、华光祠、将军第等。其中关帝庙、火药局和文庙等建筑已毁,但遗址仍存。天后宫、赵公祠、刘起龙将军第、赖恩爵将军第等10余座将军府第基本保存完好。

在大鹏所城南门附近的5000平方米内,仍保存有50多座清代民居。这些民居风格古朴而错落有致,大多保持了初建时的原貌,其主要特点是条石框窗、青砖砌墙和红砖铺地,各座民居间的通道铺以青麻石。

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阮仪三考察古城说:大鹏所城是中国明清以来所有卫城中我见过最好的一座。

2000年以后,一直不为人注意的所城,因几次评选活动,重新被人关注。2001年,国务院将大鹏所城列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深圳唯一的“国保”;2003年,鹏城村被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4年大鹏所城又以高票雄踞“深圳八景”之首。

对于阿良这样的原住民而言,虽然搬出了世代居住的所城,但所城仍然是家族血脉的根基所在。每逢初一、十五,住在城外的村民都要回到所城的庙宇里祭拜;春秋二祭回祖屋祭拜先祖灵位;五年一次在古城里举办的太平清醮,更是古城沿袭了600多年追念先烈习俗。每年,古城还有“爬包山”、奏八音、演大戏、“放莲灯”、吃“将军宴”等民俗活动。

故事·名人

一村出过13位将军

大鹏所城为明清海防重镇,尚武卫国的传统在城内世代沿袭。在大鹏所城的现代生活中,仍可见到军事文化的影响。每年正月初二,所城居民以“打功夫”形式向古时出兵操练的先人致敬;因清代兵帽为红顶,大鹏妇女头戴的凉帽也制成了“蓝边红顶”,象征军人后代的荣光身世。

翻开大鹏所城的名人册,城中曾出过13位将军,“将军村”实至名归。其中以刘氏“父子将军”以及赖氏家族“三代五将”最为有名。

刘起龙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被授平海营右哨把总。父亲刘仕开曾任南澳总兵,晋封武显将军,正二品。刘起龙曾率25人的巡逻小队,突袭在大鹏湾平洲岛的150多名倭寇,击杀了大部分,只剩10多人乘船逃去。从此,倭寇闻其名便丧胆,刘起龙成为名噪一时的抗倭英雄。刘起龙后历任广东水师中营中军守备、南澳镇总兵等职,道光六年(1826年),升为福建水师提督。

坐拥城内2500平方米“将军第”的赖恩爵出生行伍世家。道光十九年(1839年),赖恩爵指挥中国水师,在中英“九龙海战”中击败英军,取得鸦片战争首战。

至近代,所城又出了抗日英雄刘黑仔。1941年香港沦陷后,刘黑仔参加新组成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港九独立大队,率队在香港西贡、九龙一带出色地完成了运送武器、护送文化人、营救国际友人、打击日军、汉奸和收集军事情报等任务,成为名扬港九的传奇人物。

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阮仪三:

大鹏所城是中国明清以来所有卫城中我见过最好的一座。

原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鉴定员张一兵:

现存古代卫城中,剩有城墙的城内多已成空心化;如果有城,城墙则多已消失。大鹏所城还剩有近一半的古城墙,且城内九成建筑群都保留下来,是全国罕见的保存完整的大型古老建筑群落。

故事·源流

建城背后的“黄猄”故事

大鹏所城所在的大鹏半岛位于深圳的东翼,三面环海,东临大亚湾,西抱大鹏湾,与香港新界隔水相望。《新安志》记载:“沿海所城,大鹏为最。”所城之最,在其险僻。

大鹏半岛虽三面环海,但镶嵌在大鹏半岛上的大鹏所城却三面环山,一面朝海:东有东山,西有西山,后有排牙山,南面虽朝向外海,但在海湾前伫立着七娘山,成为了所城抵御台风、外敌的天然屏障。

最初大鹏所城的选址并非在今地,而在大鹏半岛最南端西侧南澳镇,现今南澳镇西涌村仍残留着当年筑城时留下的一段80多米长的石头城墙。关于所城迁址的原因,坊间流传着各色传闻。有传原址直面南海缺少屏障,还有传言北方来的士兵在西涌大兴土木惊扰了林中名为“黄猄”的小兽,夜间黄猄哀鸣,因“黄猄”音同“皇惊”,有皇帝受到惊扰之意,遂停工另觅新址。

后建城者广州卫千户张斌将大鹏所城选址北移,建于山冈之上,呈现北高南低之势,建城时又依着中轴线建设,形成中间高四周低之态,古城布局有如龟背,不仅利于排水,从风水上来看,东西两山为左右护卫,有如太师椅的扶手,而所城后方的排牙山为镇靠,前方的七娘山就是案朝,坐拥古城有如稳坐太师椅。

大鹏所城从外观看,雄壮稳健,城墙高6米、长1200米,上设雉堞654个,有四个城门,城外东西南三面环绕着一条护城河。

提点:深圳大鹏所城自驾车路线——广州、东莞游客自驾可行广深高速—机菏高速—盐排高速—盐坝高速至葵涌出口往大鹏方向,沿着大亚湾核电站可经过大鹏所城。

故事·传承

独有“大鹏普通话”

“30年前,深圳从一个边陲小渔村,发展成为现代化都市……” 在谈论深圳历史时,常见这样的开场,无意中将深圳特区的历史当作了深圳的历史。其实在深圳的别称——“鹏城”中就可觅得深圳源远流长的历史踪迹。

深圳今称鹏城,气象博大,根源就在当年作为海防前沿的大鹏所城。作为一座有600年历史的古城,大鹏所城所具有的“移民”特质与今日深圳依然血脉相通。相比于大多数以血缘聚集而成的村落,大鹏所城因屯兵于此而日渐繁华,来自全国各地的将士携带家眷聚集岭南山海之滨,各地的风俗在此相融汇。在闭塞守旧之风浓厚的古时,大鹏所城就已经展现出兼容并蓄的开放姿态。

大鹏所城内居民姓氏繁多,10万平方米的古城内就有70多个不同姓氏。从全国各地来的军人还带来了各自的方言,在大鹏所城中重新融合生成了一种既不同于广州话,也不同于客家话的“大鹏普通话”。“大鹏话”中至今还保留这一种独特语调,当地人称为“千音”。

这种在军营中用于内部交流的语言也被称为“军语”,在明朝布满中国边疆地区的军事卫所中都形成过“军语方言岛”,但历经世道沧桑,大部分“军语方言岛”都已消失,大鹏的军语却依然在寻常百姓的口中代代相传。

大鹏所城相容的文化在建筑上也有所体现。站在城墙头向城内望去,低矮的民居一排排延伸开去,全城皆用客家“堆瓦”盖顶,而房屋顶式则融入了广府建筑“飞带”的元素,屋顶侧面有如利刃插向空中。而东城门的一处民居则用了潮汕的“水形山墙”,许多人家梁架上的鹰嘴驼敦也透露出潮汕元素的气息。

在这座多元文化相融合而成的古城里,自古不问客从何处来,一句“来了就是鹏城人”便是最好的问候。

标签:民族 守御 文化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