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导演谈拍摄尺度
2014年08月15日 11:14
来源:新华社 作者:缪晓娟 王健
Q:后面会出现赵紫阳吗?A:你往后面看。总会提到的。拍摄的尺度确实大了。这部剧对文化大革命的大尺度描写和基本全盘否定,应该也是第一次。
图为导演吴子牛在接受记者采访。缪晓娟摄影
剧中的邓小平和胡耀邦
图为剧中的1977年全国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决定恢复高考
原标题:专访|《邓小平》导演吴子牛:播出就是中国政治的进步
1976年“四人帮”被抓捕的当天是下雨了,还是没下雨?
邓小平听闻抓捕消息后,说的是“我可以再干20年”,还是“我可以安度晚年了”?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是一部“宣传大戏”吗?
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48集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央视一套黄金档首播不足一周,全国上下就掀起了追剧和评剧的热潮。路透社、《海峡时报》等一些海外媒体竟也在密切关注剧情发展,还给剧中的历史细节挑出上述几根“刺”。
不得不说,这部剧让观众眼前一亮。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拍到1984年实行全面改革开放,真实呈现了粉碎“四人帮”、恢复高考、邓小平访美、知青返乡、包产到户等历史事件,剧中也出现了华国锋、胡耀邦等敏感政治人物,还对邓小平的家庭生活做了细致描绘。
本剧导演吴子牛在接受新华社“我报道”记者专访时说,这部剧得以播出,就意味着中国政治的进步。生于1951年的他,正是共和国成长的亲历者,始终觉得自己的人生“和山河一起改变”,因此对于整部剧的拍摄感到激动、神圣而责任重大。
感慨政治进步
Q:整体来看,您觉得这部剧和真实的历史有多近?
A:非常近。我们今天的生活和这段历史是不可分割的,它就是我们的昨天。很多宣传说这是红色的、重大的革命历史题材,我一再纠正:这是一部深刻的现实主义作品。它的现实意义是不可低估的,它和今天国家以及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中国人非常关心国家的发展,这部剧能够如期播出,我觉得是中国政治的进步,是时代的进步。我在想,过去想拍今天这样的电视剧,恐怕不太可能。即便能拍,也不会像现在这样饱满。
Q:媒体和观众都注意到,这部剧开篇就是逮捕“四人帮”的细节,还出现了华国锋、胡耀邦等敏感政治人物。您在拍摄、剪辑及送审过程中,是否感受到政治开放与宽容的信号?
A:总体感受是,我们的政治在进步。在我自己的电影中,1986年拍过的片子涉及到文革的部分,当时就被剪掉了。1991年我买了池莉的小说《你是一条河》,里面有描写文革的段落,所以剧本没有通过。
其实我很少接触现代题材,因为离现实非常近。1999年的《国歌》是我第一次拍主旋律题材。在拍摄电视剧的过程中,也接触过几个现代题材的剧本,也有非常尖锐的,但我就放弃了,宁可接一些历史剧。
《邓小平》这部剧就是比较尖锐、厚重、深刻的,好在顺利播出了。所以我非常感慨,我们国家这两年的进步非常大,从艺术创作这个环节我就能感受到。剧中有大量人物是第一次出现。
Q:后面会出现赵紫阳吗?
A:你往后面看。总会提到的。拍摄的尺度确实大了。这部剧对文化大革命的大尺度描写和基本全盘否定,应该也是第一次。
Q:在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纪念中,这部剧有着怎样特殊的存在意义?
A:它确实是今年纪念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相信它能够传达出中国改革开放坚定不移的信心,因为邓小平就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但是,作为一部故事片,我也希望它可以在任何时刻播出,其实不必选择特别的时刻,它同样可以是一部很好很优秀的作品。
Q:对于年轻观众,特别是现在的80后、90后、00后,了解邓小平有什么意义?
A:这部剧反映的历史时刻是相对真实的,年轻人要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不仅看到真实的故事,更要体会中国走到今天的沉重脚步,看到那些坑坑洼洼的脚印有多么艰难和结实。
今天我们国家肯定还有许多问题,比如改革开放把窗户打开,新鲜空气进来了,苍蝇蚊子也进来了。我们相信中国唯有坚定不移地向前走,才会变得更强大。年轻人看看共和国的历史,能够帮助他们思考这个国家的现在和未来。
回应外媒“挑刺”
Q:这部剧一开场就是粉碎“四人帮”,背景是一场大雨。但是很多媒体发现,历史资料显示,当天其实并没有下雨。
A:开头是我设计的,我查的气象资料显示1976年10月的雨水很多,但6日那天确实没下雨。我设计成雷雨交加的夜晚,是为了烘托当时的政治气氛,属于艺术创作的部分。
毛泽东去世后,中国在风雨飘摇中寻找自己的方向,整个国家是悲哀的。这场雨就像是中国人的眼泪,但我认为中国是不相信眼泪的,一定会有天晴的时候。我认为中国是在粉碎‘四人帮’后才迎来曙光,所以在抓捕时设计了这场雨,而第二天就是个大晴天。
Q:外媒提到,电视剧中的邓小平听到“四人帮”被捕的消息后,表示“我可以再干20年”,但历史资料却显示,当时邓小平说的是,“我可以安度晚年了”。这是为什么?
A:这两句话邓小平都说过。根据叶永烈的书,邓小平当时说的是,“我可以安度晚年了”。但是“我可以再干20年”这句话,邓小平说过不止一次。
原来的剧本写的是“我可以安度晚年了”,我个人比较喜欢这句话。在“四人帮”被粉碎之前,邓小平在家里谈到党内最近会出现一些变化,谈到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彭德怀、陶铸被整死,他说如果四人帮上台,对他来说就是掉脑袋的事。那么在得知“四人帮”被粉碎的消息后,他说是“可以安度晚年了”是非常好的,因为他活下来了。
当然,后来修改的版本也能够代表邓小平,它从另一个角度来体现邓小平的政治抱负,急于为国家和人民效力,这种急迫的政治勇气,也是成立的,所以用了后者。
Q:一些外媒认为这是一部“宣传大戏”,您怎么看?
A:我想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看过这部剧,如果他们有时间把这部剧好好看完,就不会有那么多猜测,还是就事论事比较好。不管有没有这部剧,也不管改革路上有多少阻力,中国的改革都会继续向前,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如果没有邓小平
Q:您是高考恢复第二年进入大学的,对当时的历史转折一定印象深刻。能否分享一些自己和同龄人命运被改变的故事?
A:剧里的田源有这样一句台词,“我是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我就是生在五十年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切,我是全程经历的,除了幼小的童年时代懵懵懂懂的记忆。
从我记事起,我就知道反右斗争给人带来的伤害,因为家里就有右派。从1957年反右开始,我的生活就是暗淡的。在三年自然灾害里我见过饿死的人,接着又是激烈的阶级斗争,阶级斗争让很多人之间不共戴天,很快又是文化大革命。长达十年的文革是中国人永远无法愈合的一道伤痕。
我也经历过上山下乡,我是1969年1月17日第一批插队知青,后来回城。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路,我不敢想象今天的中国是个什么样。这是唯一的正确道路,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多艰辛,过程是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也有很多令人激动的时刻。
Q:能否回忆一下您当年上山下乡的情景?
A:记得下乡那天,我挑了两担书,一个人走,天又冷又阴,四川又多雾,整个天空是铅灰色的,而我的心情跟天气一样沉重。当时我不知道未来是什么,觉得也许这辈子就在农村“修地球”了。直到1970年,中央出了一个135号文件,这个文件的精神是下乡插队满两年以上的知青,可以通过贫下中农推荐上大学、参军、当工人。
这个消息最早是重庆的一个知青手抄了一份文件寄过来的。我们几个公社的知青得到消息后,从四面八方举着火把,带着各种各样的吃的,连夜赶到这个同学所在的红星二队,还凑钱买了好多六毛钱一斤的红薯酿的酒。那时我没喝过酒,我一口一杯连喝了六杯,然后就昏过去了,第二天走了二十多公里山路,回到我的生产队,摔得浑身都是血,我的房东是一对七十多岁的农民,对我特别好,看到我后哭得一塌糊涂。从那以后我就特别认真地劳动,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是,很快凉水就泼来了。听说出身不好的人不可以回城,我的人生再一次黑暗起来。直到1972年,我偶然得知乐山地区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学校招学员,我幸运地考上了,才从农村回到城市。后来高考恢复了,我就决定报考电影学校。
Q:如果没有邓小平,想象一下您的人生会是怎样?
A:我的人生会不堪设想。我的出身不太好,当知青的时候两次想参军,但在当时没有资格。邓小平保护了很多优秀人才,让我们这些“黑五类”子弟可以不受家庭出身的影响,不拘一格地被大学招收。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如果没有他保护知识分子,中国后来的经济建设是不堪设想的。
我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甚至都不是共产党员,对于国家的热爱都是一样的。当年恢复高考且不再追究家庭出身,知青队伍里的许多优秀人才得以被选拔出来,很多人一直活跃到现在。
我的同班同学中,有个来自上海的女同学,很有才华,而她父亲是被点名批判的反革命分子。正是邓小平的开放政策,让她有机会在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成为我们当中的一员。
回忆拍摄和预审
Q:相比您以前的作品,《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难在哪里?
A:主要难在对物质世界的还原。要把观众带回那个年代,要求环境、服装、道具和人物造型的真实性,画面里的细节都要和那个年代相契合,而整个中国的面貌已经完全变了。
例如,人民大会堂我们常用新疆厅、福建厅和台湾厅,还有京西宾馆等接见外宾或开会的地方,它们的环境现在完全变了,我们只能拍大门或者里面的一些走廊。我们在小汤山租了一个万米摄影棚,结合当时的新闻简报、纪录片、历史照片和文字描述等等,来还原我们需要的历史场景。Q:听说播出之前有1万份样片送给相关的部门和人员预审。这个预审的过程有没有给这部剧带来比较大的调整?
A:1万份应该是口误,也就是一两千份。因为涉及到这个片子的部门很多,例如外交、港澳、党史等部门,还有中央电视台、四川省委宣传部、邓家的人、投资方等等。这些预审并没有给片子带来损失,有一些修改,我对此还是感到很欣慰的。
Q:这些人有没有提出过非常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
A:比如,邓家的人看完后,就提出剧中包兆龙、包玉刚父子的配音不应该使用香港普通话,因为邓家对他们很熟悉,知道他们其实是说上海普通话的,我们立刻做了修改。类似这样的意见有不少,也帮助我们更真实地去还原历史场景。我们感觉这些音乐和剧情、人物等等是非常吻合的。
Q:剧中有很多邓小平的生活细节,这在领袖人物题材里是一种突破吧?
A:是的。我一直认为,这么多年的主旋律题材,我们都在拍一个雕像而已,全是仰视伟人的戏,伟人不容我们靠近。这次开拍前我就强调,要尽可能地平视,要跟邓小平零距离地接触。所以在很多瞬间,观众仿佛能听见小平的心跳。
其实在和邓家接触的过程中,我能感到邓小平对妻子、孩子和整个家是非常爱的,这种爱就是普通人都有的感情。邓琳抓拍了很多瞬间,比如邓小平的孙子揪着他的耳朵,他还咧着嘴笑,或者往他嘴里塞颗糖,这都是常人的天伦之乐。
电视剧的一开场,他就端着一盆温水,从地震棚里出来,在下雨的间歇给残疾儿子擦背,还弯下腰到去捡一个螺丝刀。这就是北京胡同里一个很普通的老人,让你感到和他很近,就是一个平凡的伟人。
[责任编辑:PN044]
29岁小伙恋上62岁老太 称做梦都梦到她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中科院院士丁奎岭任上海交大常务副校长
0条评论2018-10-30 13:11:10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视频
-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播放数: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
播放数:3277
-
章泽天棒球写真旧照曝光 穿清华校服肤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数:143449
-
老年痴呆男子走失10天 在离家1公里工地与工人同住
播放数:16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