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学者点评郭美美事件:对“假丑恶”的治理是系统工程


来源:南方都市报

面对郭美美式的“假丑恶”现象,不能听之任之、养痈为患。国家、社会、媒体和网民均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不能让“丑闻成为丑闻制造者的通行证”。

郭美美

原标题:对“假丑恶”的综合治理也是系统工程

学者点评

这是一场关于丑闻的“传奇活剧”将要谢幕的节奏———文化学者张颐武如此评价郭美美世界杯期间涉嫌赌博被行政拘留。

昨日晚间,警方公布了郭美美案件的最新调查进展。事实上,郭美美“炫富”“赌博”多次引发网络闹剧、甚至是舆论事件的背后,折射出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文化现象。对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

越骂越红的社会土壤

实际上,由2011年至今,从扯上红十字会的各种炫富到不雅视频再到涉嫌赌博犯罪,关于郭美美的话题就没消停过。越来越多的人发出诘问:一系列拜金到无耻的言行,居然能一直吸引舆论关注,明明是“假恶丑”的代言,却在网络上不乏拥趸?而且这种越骂越红的网络“红人”,如凤姐、干露露等,为何近年来有批量产出之势?

“这种社会现象值得我们反思。”张颐武分析说,这些“红人”常常是一些年轻人,言行举止虽然有争议,却释放了公众的一些潜意识———明知虚荣拜金不是正确价值观,却暗合自己心底“漂亮又有钱真好”之类的欲念;另一方面,这些“红人”口无遮拦、放纵不羁,让一些年轻人的压力和困扰得到一种宣泄。

滋生这种现象的社会土壤中还有一种成分———看客心理。“有些人把价值错位和荒诞当做社会的伤口,抱着看笑话和起哄的态度。”张颐武说,与此同时,互联网新媒体的传播,无形中也具有放大效应,经过几轮连番传播而形成相当大的影响。

扭曲的成功观和消费观

对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而言,郭美美们危害颇深。有网友表示愤慨:干了坏事不需要付出代价,相反依然可以过着令人羡慕的豪华生活……郭美美事件糟糕之处在于她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反向影响。

张颐武曾在他的博客中总结郭美美现象的负面价值:在一些年轻人的“无意识”中强化一些扭曲的价值观,一是扭曲的成功观,认为不管怎样,有名有利就是“成功”;二是扭曲的消费观,认为炫耀性的消费就是人生的价值所在。

理性疏导浮躁虚荣风气

“这次郭美美赌球被警方拘捕,说明人生还是需要有底线的意识,出轨的言行和错位的价值观会把人引向不归路。”张颐武在博文中如是说。

在被问及如何疏导和遏制社会上这种浮躁虚荣的风气与现象时,张颐武说:“人性中原本就有这种对丑闻感兴趣的倾向,而社会也总会有一些缝隙。我们要做的,是秉持平常心,不要那么肤浅乱追捧,要有些耐心和韧性,要有理性判断力,等待真相的还原。”

他同时说,类似事件的复杂性在于其似乎暗示社会的某种阴暗之处,但又含含糊糊。这其实最伤害社会本身,也会打击人们对于社会的基本信任。在应对类似情况时,政府和媒体都应尽量在第一时间澄清负能量事件背后的阴暗与含糊,不要留有很大的猜想空间,以致最后陷于被动。

“现在看来,法律是让人们成功脱离密室的最后那把钥匙。”张颐武说,“一些看起来一团乱麻,却对社会造成伤害的事件,其实在法律面前没那么复杂。”

评论

对“假丑恶”的综合治理也是系统工程

郭美美因涉嫌赌博犯罪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对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流下了悔恨的眼泪。其一系列行为对社会道德造成的冲击,负面影响难以估量。

面对郭美美式的“假丑恶”现象,不能听之任之、养痈为患。国家、社会、媒体和网民均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不能让“丑闻成为丑闻制造者的通行证”。

郭美美真的只是个干傻事的无知女孩吗?虽然郭美美称自己只是出于好奇和虚荣心,干了不该干的事,但是,当2011年炫富事件刚发生时,如果真是一个无知少女不经意间犯了错,她理应及时向社会公众、被其牵连的单位说明事实真相,表示诚恳道歉,使事态平息。

然而,事实上,事发后,郭美美及其背后商业推手非但没有收手,反而更加招摇,变本加厉进行炒作,演出了一连串的闹剧。从其行为来看,明显具有主观恶意,就是想通过炒作吸引眼球。为达到这个功利目的,甚至不惜摧毁慈善机构的多年信誉。

近年来,运用类似郭美美丑态百出的招式吸引眼球的大有人在,炫富、不雅等词汇充斥网络,甚至起到“示范效应”。一些网民以猎奇心态竞相追捧,一些媒体则为了提高收视率、点击率也将这些人请为嘉宾,推波助澜,使丑剧、闹剧发酵、蔓延。

这些所谓“网络红人”的行为,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严重损害了社会风气,将年轻人引向“有名有利就是成功”“炫耀就是人生价值所在”的歧途。

“郭美美现象”对社会提出了新课题:即针对“假丑恶”的综合治理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一方面,在其发生、发酵的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和权威人士理直气壮地站出来正本清源,及时引领公众明辨是非黑白,纠正被其误导的价值观,守护住社会道德的底线。

另一方面,媒体和网民也应当压缩“假丑恶”的生存和传播空间,不为其提供发财的机会,也不为其声名的传播打开方便之门。全社会都有责任将郭美美等拦阻在发展的初始阶段,禁止其大行其道,用“正能量”反制“假丑恶”。

链接

郭美美“红会炫富”事件始末

2011年6月20日,微博上一个名叫“郭美美B aby”的女孩引起众人瞩目。她在微博上的生活照显示,她开玛莎拉蒂跑车、在别墅开生日会,皮包、手机、手表都是昂贵的奢侈品,而她微博认证的身份是“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这些微博引发了公众对其财富来源的强烈质疑和对红十字会持续多年的信任危机。

2011年6月22日,“郭美美B aby”的实名认证被取消,经新浪微博官方查实,“郭美美B aby”原认证说明为演员,“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认证没有经过严格审核。

2011年6月22日、24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先后两次通过官方网站发表声明指出,经对有关信息的调查、核实,中国红十字会没有“红十字商会”机构,也未设有“商业总经理”职位,更没有“郭美美”其人。

2011年6月28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向新华社记者表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已以郭美美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为由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已经立案,并依法开展相关工作。

2011年7月,红十字总会邀请审计署工作组进驻商业系统红十字会进行审计,并已商请中国商业联合会组成联合调查组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2011年12月,中国红会公布了由监察部、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北京刘安元律师事务所、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相关人员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的调查结论,认为“郭美美”及其炫耀的财富与红十字会无关,但商业系统红十字会的管理存在问题。

2013年4月,尽管时隔两年,但郭美美事件仍让公众对中国红十字会难以重建信任。中国红会社会监督委员会新闻发言人王永表示,将于5月中下旬重新调查郭美美事件。但随后中国红十字会秘书长王汝鹏否认中国红十字会将重新调查本事件,王永也表示,重查郭美美事件目前仅仅是提议,并未形成正式决定。

2013年9月,民政部《2012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社会捐赠总量(含我国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的款物捐赠)共计约817亿元,相当于人均捐款约60 .4元,与2011年度相比,全国接收捐赠额减少28亿元。全国各级红十字会系统接收社会捐赠2 1 .8 8亿元,与2011年相比下降了6 .79亿元,同比下降23 .67%。

2014年7月,郭美美因涉嫌在巴西世界杯期间赌球,被警方行政拘留。

2014年8月,公安机关公布的调查结果以及郭美美本人的供述显示:她与中国红十字会毫无关系。

本版文字:新华社图片:CFP

相关专题:郭美美赌球被抓  

[责任编辑:PN048]

标签:郭美美 干露 刘安元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