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民营戏曲剧团闯市场路在何方


来源:解放日报

“话剧演出,不分国有、民营剧团,内容好就行。戏曲演出还停留在看牌子下单,民营剧团宣传推广相对困难。”不过,上海文慧沪剧团团长王慧莉表示,这两年市场有了可喜变化。在演出行业协会举办的首届上海市民营演艺产品营销交流会上,文慧沪剧团签约江苏太仓剧院,还计划在上海城市剧院演出6场。

原标题:民营戏曲剧团闯市场路在何方

本报记者 诸葛漪 施晨露

怀着满腔热情,孙宿蓉与一群90后戏校毕业生从安徽“漂”来上海,组建本市第一家专业黄梅戏剧团。“徽色经典黄梅戏剧团”去年8月注册,今年6月在人民大舞台推出首部作品——经典黄梅戏《女驸马》。“我们的目标观众是安徽‘海漂’、喜欢黄梅戏的本地及长三角居民。”

理想美好,现实却让孙宿蓉举步维艰,《女驸马》上座率并不高。在市演出行业协会日前举办的民营剧团持续发展研讨会上,孙宿蓉的烦恼引发共鸣。申城各大剧场,话剧票房一马当先,沪剧、黄梅戏、京剧等传统剧种在开拓市场时屡屡受挫。

传统戏曲主动出击找买方

这几年,影视公司、资本大鳄投资话剧产业屡有耳闻,可投资黄梅戏、沪剧、京剧的却寥寥无几。现代人剧社社长张余担忧,资本车轮碾过演出市场,碾灭的恰恰是沪剧、黄梅戏、京剧这类值得保护和尊重的剧种。上海锦辉剧社制作话剧《盗墓笔记》,票房跻身全国前列。锦辉总经理孙徐春坦言,前几年他尝试请滑稽戏演员打造脱口秀,反响平平,“戏曲演出难以形成产业化,保护更辛苦。”

“话剧演出,不分国有、民营剧团,内容好就行。戏曲演出还停留在看牌子下单,民营剧团宣传推广相对困难。”不过,上海文慧沪剧团团长王慧莉表示,这两年市场有了可喜变化。在演出行业协会举办的首届上海市民营演艺产品营销交流会上,文慧沪剧团签约江苏太仓剧院,还计划在上海城市剧院演出6场。

王慧莉认为,性价比高是民营剧团发展的最大优势。7月7日到16日,文慧沪剧团开着大篷车,在崇明演出16场,每天演出价格1.2万元。舞台在社区文化中心,白天唱 《今生今世》,晚上演《庵堂相会》,观众爆满,“我们很喜欢沪剧,好多年没有这么过瘾的演出了。”

市演出行业协会会长韦芝表示,民营剧团要主动出击找买方,“不同类产品,应找到不同类客户。”营销交流会上,滑稽戏《房产证风波》收到区县文化局、社区文化中心、剧场、文化公司等近10家机构邀约。首个举牌的上海市闵行区司法局代表表示,“滑稽戏受欢迎,将其与法律知识相结合演出,对于公民普法具有显著效果。”

靠原创剧目打造剧团品牌

“民营院团要在质量上下功夫,要原创与保留剧目轮换,形成特色和品牌。”2014上海民营院团高层培训班上,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荣广润说。

上海勤苑沪剧团经过两年策划筹备,推出原创剧目《51把钥匙》,以首届“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感动上海十大人物”闸北区彭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严正为原型。国家一级演员、团长王勤表示,家庭医生题材接地气,能引发观众兴趣,严正事迹有正能量。她承认,民营剧团创排主旋律剧目,市场压力相对较大。项目上马之初,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表示,《51把钥匙》做好了,一定会关注。《51把钥匙》首次在宛平剧院演出,甚至没敢挂出首演字样。王勤说,“虽然剧团和我很努力,但真的不敢想太多。”《51把钥匙》全靠剧团自己找观众,进剧场的观众第一次看沪剧的占80%。

民营剧团要抢救更要自救

“上海观众有两大类,懂行的观众凭爱好买票,盲从的观众追寻口碑,做演出要进行宣传,耳熟能详,才会有人买票。”韦芝一席话,从侧面解读了《女驸马》为何出师不利。《女驸马》是经典黄梅戏,但放在市区中心舞台演出,挑剔的观众要看“角儿”。初试啼声的“徽色经典”全部由90后演员担纲,没有镇得住全场的王牌,自然也少了人气。所幸,孙宿蓉没有气馁,“我们在七宝茶楼演出,一步步打开市场。”

许多沪上民营剧团都像“徽色经典”,经历从无到有、从内向外的发展过程,文慧沪剧团连续两年赴港演出,不仅在剧场演出,也在香港的上海饭店唱戏,“吃上海菜,看上海戏。只要质量好,就能被尊重。”梦陶剧社京腔儿童剧 《少年中国梦》通过演出行业协会牵线搭桥,将赴美国巡演。

荣广润提醒民营剧团从业者,“民营要考虑人才的培育和引进,要有不同人才累积。”上海小韦伯文化公司总经理申俊磬深有同感,“民营剧团每次做大戏,编剧、舞美、灯光设计都很难找。”

对新鲜血液的渴求,正是“徽色经典”引起业界关注的原因,它由一帮90后班底组成,代表戏曲的未来与希望。座谈会上,孙宿蓉讲述的发展困惑,立刻有前辈同行指导她如何申请行业发展基金,如何选择更适合的演出场地。“既要抢救,更要自救,民营戏曲剧团靠观众和演出,才能获得长久生命力。”

标签:剧团 黄梅戏 沪剧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