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叶利钦传奇:千秋功过由人说
2007年04月24日 02:26新安晚报投票数: 顶一下  【

执掌克宫

独立后的俄罗斯依然风起云涌,动荡不定。叶利钦依然处于政治漩涡的中心。

自俄成为独立国家以来,两大权力中心——政府与议会之间在国家体制、权力分配和经济改革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相当大的分歧。叶利钦主张实行总统制,即总统拥有决定国家事务的最高权力,但议会要求拥有立法权和至高无上的监督权,双方反反复复较量。

叶利钦决定另起炉灶通过新宪法草案,暂止反对派鲁茨科伊的副总统职务,并无视宪法宣布解散议会,议长哈斯布拉托夫不甘示弱,宣布停止叶利钦的总统职务,由鲁茨科伊代理总统,并在议会所在地白宫组建了1000多人的警卫团。叶利钦很快派出军队,封锁了通往白宫的所有道路,切断白宫内的水电供暖和电话线,并最后通牒议会,要求立即交出枪械。双方剑拔弩张:政府的装甲兵完全包围了白宫,冲破了议会战斗队设置的路障,在密集枪炮声中,议会大厦浓烟滚滚,墙壁千疮百孔巨大的火舌将白宫变成了“黑宫”,经过13天的战斗,叶利钦的政府军攻占了白宫,哈斯布拉托夫和鲁茨科伊等人束手被捕。

12月12日,有利于叶利钦的新宪法获得通过,议会也重新进行了选举。“铁血总统”也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在俄罗斯一时无人能敌。

1996年俄总统换届大选,叶利钦在民意测验中后来居上,游刃于错综复杂的各派势力之间,合纵连横,又拉又打,恩威兼施,最终击败强劲对手——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第二次坐上了俄罗斯总统这把交椅。

难扭危局叶利钦继续执政。但俄政局依然动荡不定,经济危机没有好转迹象,社会生产继续大幅度下降,人民生活进一步恶化。

这么多年来,叶利钦和俄政府一直未能找到一条摆脱危机的正确道路:先是照搬西方模式,一心指望外国援助,实行“休克疗法”,结果国家元气大伤,几年来叶利钦对政府人马已换过多拨,但一直没能提出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相反,政策失误却频频发生。社会生产衰退的局面一直没有根本性变化。但内外债务不断恶化,企业三角债和拖欠职工工资数额巨大,税收也一直收不上来“如果能用裤子或靴子纳税的话,人们倒是愿意如数纳税的”。与此同时,俄国力虽日益衰退,但每年都有几百亿美元非法流向国外,政府预算捉襟见肘。

俄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同时交织发展。政府连年发行国债券,寅吃卯粮,终于陷入绝境。经济复苏势头更因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严重受阻,而国际资金援助还未在俄站稳脚跟就已感觉到俄罗斯这片古老的大地在摇晃。作为一国总统,面对国家和人民的困境,叶利钦心中自然焦急。但在解决危机的方法上,他又带有浓厚的行政命令体制,急于求成,不断许诺但又朝令夕改,相互矛盾,且过于倚重自己周围的亲信。

叶利钦上台以来就一直在不停地启用新人,希望以新生力量为俄罗斯的改革注入活力,如“改革金童子”盖达尔、费奥多罗夫、丘拜斯和涅姆佐夫等,都是三四十岁左右的“少壮派”。1998年4月份,叶利钦为转移国内矛盾,又突然解散忠心耿耿的“老臣”切尔诺梅尔金政府,放胆却又有几分鲁莽地启用35岁的无名之辈基里延科任总理,但基里延科的政治分量终是太轻,且经验不足,再加上全球经济动荡,俄社会雪上加霜。国内外资金仓皇抽出外逃,股市和汇市持续暴跌。

   编辑: zkx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