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胡温新政”为何聚焦天津?
2007年03月03日 15:21投票数: 顶一下  【

直到1994年,天津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达到1000美元,正好进入社会矛盾凸显期。当时的天津既有沉重的历史包袱,又面临着突出的现实矛盾,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一是国民经济起步较低。“七五”时期,天津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5.2%,低于全国2.7个百分点。财政年收入徘徊在50亿元左右。全国第一个翻番用了7年,天津用了10年;二是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天津国有企业比较集中,设备老化、工艺落后、结构不合理、缺乏活力和竞争力等深层次矛盾非常突出。1993年,40年以上的老企业占80%,50年代以前的生产设备占60%以上,资产负债率平均75%,亏损面高达31%;三是基础建设和社会事业历史欠账较多。老城区承载能力基本饱和,发展空间不足。1993年,市区成片危陋平房有738万平方米,居住着近四分之一的人口,老百姓要求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呼声强烈;教育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老百姓要求享受更好的教育条件和医疗条件,更好地满足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呼声强烈;四是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由于下岗失业等原因引起的低收入人群也在增加,特别是山区库区还有十多万贫困人口,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五是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的问题。随着天津的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变革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员流向社区,由单位管变成了社区管。许多复杂的社会现象,大量的思想认识问题,在社区反映得最突出,社会管理难度增大。“人必自弃而众人后弃之。”面对严峻的形势,天津没有一味沉迷于追忆近代天津的辉煌历史,强烈的危机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迫使天津上下自加压力,负重前行,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一天也不耽误的精神,艰苦奋斗,负重前行。

其实,天津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出手不凡。尤其是天津开发区建设取得的成就,使邓小平深受鼓舞,欣然为天津题词:开发区大有希望!然而,由于当时国家总体发展布局的限制,天津长期没有引起中央的必要重视。

中央第一次选择深圳,绝对不是基于深圳的发展成就。除了深圳独特的地利因素,还充分考虑到维护全国的经济稳定。当时广东在全国经济总量中占有的比例不是很高。当时的崇明岛也是作为经济特区的备选。但是考虑到开放的风险太大,万一失手,影响到上海的经济,后果就不堪设想。于是崇明岛被划掉。深圳的发展,带动了珠江三角洲的崛起,作为珠江三角洲的经济中心,广州迅速超过了天津实在是无可奈何的现实。

天津的第二次落选也是必然的。上海不仅具有强大的经济优势,而且具有丰富的政治资源。既然实践已经证明对外开放是阳光雨露,那么通过大力发展浦东新区,带动长江三角洲,掀起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轮高潮,就自然成为中央的首要选择。所有的城市都得给上海让路,这就是中国!一时之间让其他城市羡慕不已。北京人最明显!连坐公共汽车时,也要以北京特色的方式调侃一下上海人。(大家别挤了,首都人们要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让上海人先上吧!)

北京人也有北京人的精明。他们扬长避短,将自己的独特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东边不亮西边亮。北京的河太小,没有三角洲。我们开会!开奥运会!北京是全国人民的首都啊!奥运会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面子!全国人民都要支持啊!于是,一次不行,两次!申办下来奥运会,还怕没有银子建设北京吗?结果大批的资金源源不断,以至于连国际奥委会都看不过去了!最后不得不紧急瘦身。

形势逼人!天津怎么办?古人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经过深思熟虑,天津写下了城市发展历史上最大的以一个手笔。天津人的智商是毋庸置疑的!天津是直辖市,这决定了天津不可能成为中国推进改革的领头羊,而只能在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探路者。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在全国最有影响力的资源,还是1986年邓小平在天津写下的那金光闪闪的大字:开发区大有希望。1993年12月,天津市长张立昌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努力做好对外开放这篇大文章》的文章中,对天津未来的主攻方向进行了明确的宣布:“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实行开放,那里的经济就活跃,生产力发展就迅速。历史告诉我们,封闭就要落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天津能不能在对外开放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关系到天津的今后发展,关系到天津在全国的地位。”

天津对外开放的这篇大文章,它的文眼就是曾经让邓小平激动不已的滨海新区。随后,1994年3月天津市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通过决议,明确提出了要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的奋斗目标。1997年12月,经过三年的苦干,中央开始对天津有了初步的发展定位:“天津是环渤海经济中心,要努力建设成为现代化港口城市和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尽管这时有周围很多城市都对此都不以为然,然而,天津人有自己的主意。正是基于对形势的科学判断,天津的领导班子才能咬定目标、沉下心来,耐住寂寞,埋头苦干,既不随波逐流,也不邯郸学步。经过长期的奋斗,顺利实现了“三五八十”的奋斗目标,为以后成为带动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掀起改革开放第三轮高潮的发展样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和积极探索,到2004年,天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800美元,天津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市地位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实现了天津的历史性变化。天津顺利度过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危险期,在体现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方面,逐步摸索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环渤海地区的城市强手如林,天津最终能脱颖而出,后来居上,并非主要得益于中央政府的照顾和其他城市的谦虚。2005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指出:天津综合市场占有率居第五位。在可综合市场占有率这样高的基础上,天津的综合经济增长率和综合就业增长率都表现较好。但是很多人都注意到,天津的综合收入水平却处于第24位。原因很简单。天津“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是全市1000多万市民20年来一直勒紧裤腰带、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换来的结果。

寅吃卯粮、竭泽而渔,固然可以赢得一时的喝彩,牟取廉价的掌声。但是,迟早要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窃以为,当代中国最需要大力弘扬的,却是天津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这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它不仅为天津在逆境中实现历史跨越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而且也给科学发展观增添了理性的光彩。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依然有几千万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依然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的民族来说,鼓励炫耀财富、一味粉饰太平,不仅是可笑的,而且是可耻的!

三、“胡温新政”聚焦天津,是新一届中央领导深思熟虑的慎重选择。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上到中共中央,下到基层单位,每一届领导班子都会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实际的需要,提出自己任期内的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当他们卸任以后,人们也主要是根据他们制定的奋斗目标和完成情况对他们加以评价。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何尝不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接力赛。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启动了改革开放,树立了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样板,通过大力发展深圳特区,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起飞,从而掀起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轮高潮。接着,以江 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树立了上海浦东新区的发展样板,通过大力开发浦东新区,带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起飞,从而掀起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二轮高潮。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和丰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树立起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先进典型,实现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起飞,掀起改革开放的第三轮高潮,这是历史赋予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神圣使命和光荣任务。

作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大板块,环渤海地区却长期难以产生一个地区公认的经济中心。北京、天津、青岛、大连,无不跃跃欲试,争当环渤海经济中心。选择哪个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先后发生过多次激烈的争论。当然最艰难的抉择,还是在北京与天津之间。

天津最终力挫群雄,脱颖而出,是因为经过十多年精心打造,天津滨海新区已经初步具备了担当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龙头的能力。滨海新区位于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交汇点上、海河流域下游、天津市中心区的东面,渤海湾顶端,濒临渤海。它拥有中国最大的人工港、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和最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以滨海新区为中心,方圆500公里范围内还分布着11座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对外面,滨海新区雄踞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位置,与日本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直接面向东北亚和迅速崛起的亚太经济圈,置身于世界经济的整体之中,拥有无限的发展机遇。滨海新区自然资源丰富,这里有大量开发成本低廉的荒地和滩涂,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原盐、地势、海洋资源等,同时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是国内外公认的发展现代化工业的理想区域。

昔日的荒滩,如今已初步建成了以外向型为主的经济新区。形成了电子通讯、石油开采与加工、海洋化工、现代冶金、机械制造、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七大主导产业。建立起多层次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人才创业基地,一大批国际知名的企业落户新区,一栋栋的高楼和工厂不断建成,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正在迅速完善,一个现代化海滨城市的面貌正在展现。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滨海新区对外辐射和服务功能也不断增强。2005年,天津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2.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2%,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41.28亿元,可比增长29.3%,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01.02亿元,可比增长4.1%,二、三产业比例为84.3:15.7。全员劳动生产率24.11万元,可比增长13.2%。天津港2005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4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80万标箱,近70%的货物和60%的集装箱来自全国各地。新区与国内各省市共签订经济合作协议2000项,吸引投资200多亿元。上千家企业为新区产业直接配套。滨海新区产业传递、对外服务和辐射功能日益增强,与周边地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

正是因为天津滨海新区独特的优势,则进一步坚定了新一届中央中央领导集体的决心。2005年6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津考察工作。他在考察过程中指出: “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环渤海区域及全国发展战略布局中重要的一步棋,走好这步棋,不仅对天津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施全国总体发展战略部署、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宏伟目标,都具有重大意义。”2005年10月,胡锦涛专程到天津滨海新区进行实地考察。他希望滨海新区牢牢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坚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开发建设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的现代化新区。胡锦涛要求天津滨海新区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不断创造新的业绩。2006年3月,温家宝在和天津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再次强调指出:“天津滨海新区开发,不仅关系天津的长远发展,而且对于振兴环渤海区域经济有着重要作用。”

如果说,环渤海地区是一片充满希望的沃土,那么天津就是推行“胡温新政”最理想的试验田。尽管和上海、北京等城市相比,天津确实还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差距,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想见,在未来的五到十年期间,随着“胡温新政”的全面推行,天津将会带动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全面起飞,掀起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轮高潮,并且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方面为全国其他城市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胡笳落

来源:互联网观察中心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编辑: 张帆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