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中国白酒坐标——季克良-茅台-酒
2009年09月23日 17:51 】 【打印共有评论0

中国白酒代言人

一直以来,在白酒行业有这样一种说法:西方看东方,东方看中国,中国看茅台。

"白酒业更准确地说,是到了引导消费者如何喝酒的时代。"2007年8月20日,著名白酒专家高月明这样说道。这句话让整个白酒界人士深思起来。

"白酒有哪些香型?是怎么酿造出来的?为什么地理环境与白酒质量有直接关系?白酒内到底有那些微生物?白酒与健康到底有什么关系……"

季克良说,"'理性消费时代'的到来,对白酒行业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要求我们白酒企业,尤其名酒企业负起责任,为广大消费者酿造高质量的好酒,并告诉他们白酒的知识。白酒是该到了理性回归的时候了。"

他很少谈"怎么卖酒",谈得最多的是"怎么造酒,怎么喝酒以及喝什么样的酒、酒的内在规律、基因"。他还在各大媒体上发表《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陈年茅台》、《国酒茅台:世界上最好的蒸馏酒》、《茅台酒与健康》等署名文章。"告诉消费者'怎么喝酒、喝什么样的酒,什么是真正的好酒'是对我们这个民族产业的自信和热爱,也是大企业的一种责任,因为消费者需要知道真相……"

除了"酿酒大师",他还有一个外号叫"劝酒大师"。他在很多场合极力劝酒,希望大家亲身体验茅台不头疼、不胃疼的特点。

他营造了关于喝酒的一个特殊而且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话语体系。

2007年,仁怀市委奖励给一批有贡献的人士每人一套房子,其中有他一套。他乐呵呵地说,"70岁了,终于有个大房子,很高兴。"

多年来,他一直住在他那套9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茅台集团先后建了4栋高层电梯住宅楼,不少职工也都建起了小楼,而季克良却一直没搬过家。他说:"够住就行。搬家太累了,住了几十年都习惯了,觉得挺舒服。"有媒体以《季克良:住"贫民窟"的大董事长》为题写过文章,一时惊叹无数。

季克良得过许多荣誉:全国评酒委员,中国白酒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轻工企协常务理事,中共十五、十六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级知识分子,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商界十大风云人物,中国十大功勋企业家。他被许多人评价为贵州甚至是中国国有企业家的代表。

2007年,季克良获得中国酒业金爵奖组委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评价词这样写到:"就像一瓶醇香的老酒,岁月不仅给了他白发,更给了他厚重的人生体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他把胸中的万千气象深藏于心并不动声色地化作了谦逊、慈爱和平和;他不仅是茅台的代言人,更是中国白酒业的代言人。"

3月19日金爵奖颁奖典礼现场。他用平静的江苏口音说,"谢谢给我颁这个奖。终身还差不多,成就不敢当……"

"杏花烟雨风骨,乌蒙磅礴气势。"在茅台酒厂,人们用这样两句话形容季克良。他的每根白发都是中国酒历史的见证,中国酒行业对这个名字充满敬意,恨不能对他的根根白发行注目礼。

1939年的那张报纸,是许多年后一位友人无意中发现的。于是赠与季克良。季克良连说了几声"怪不得,都是命中注定啊!"终于认定了他与茅台的这一世缘。

报纸保存在哪里,成了问题。"不能放在我的办公室里,太乱了。"最后决定藏在儿子那里,嘱托他务必保管好。

季克良的一儿一女都不在身边,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北京。两个小孙子活泼可爱。一提到孙子,季克良就眉开眼笑,止不住的幸福感蔓延开来。徐英已从茅台酒厂副总工程师的位置上退下,可是季克良依然每日忙碌。"每天一有时间,就会下车间,到生产一线。"

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日子仍在期待之中。"这是很痛苦的,特别是作为我这个年龄的人。"

70岁的季克良满头银发,目光平和。


本刊记者 张玲玉  刘开津 (除署名外,本文由季克良供图)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张玲玉 刘开津   编辑: 周磊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