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贵州酒业经历了由盛而衰又整体峰回路转的市场周期。以国酒茅台为代表,今天,贵州白酒业承继历史辉煌,在中国白酒业以其强烈的社会责任,建构起了不容忽视的话语体系。而季克良等一个又一个茅台人更是以其"杏花烟雨风骨,乌蒙磅礴气势"诠释着贵州酒业的力量。
1939年4月24日,《新华日报》第四版刊登了一则茅台酒的广告。
就在同一天,江苏南通一户顾姓家庭里,一个男孩降生了。在他上面已经有6个哥哥姐姐。父亲帮当地的地主酿酒,所得勉强维持家用。母亲怕他受苦,在他3岁时,将他送养给另一户季姓人家。那家人没有孩子,也很贫穷,有时候会吃不饱饭。两家仍合力供他读完大学。
这个男孩很普通,只是鼻子生得特别,似鹰钩,略长。后来他工作的很多时间都是在用这只鼻子闻酒。许多年后,有人这样形容他的鼻子:"就像爪子一样,可以覆盖在酒杯上,防止酒味散出。"有人建议他为这只鼻子保险,出价20万,也有人建议20亿。
他是季克良。现任贵州茅台集团董事长、总工程师。
第45年茅台时光
1963年,全国第二届评酒会。曾是首届评酒会冠军的国酒茅台因"质量"问题痛失冠军宝座。此事引起了周总理及轻工业部的重视,要求培养、选拔受过良好教育的同志,长期跟踪研究茅台酒的生产工艺特点和规律,保证茅台酒的质量稳定。
1964年,1939年南通顾家出生的那个男孩已经25岁了,即将从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系发酵专业毕业。作为学生会委员,共青团员,班主席,他要服从组织分配,"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第一志愿。"
当年9月,他踏上了前往贵州省茅台镇的路,与他一起分配来的还有他同窗5年的女同学徐英。
3年之后,他们在茅台酒厂举行了婚礼。两人把各自的单人床并在一起,铺上床单,然后给同事发喜糖、花生、瓜子。40多年后,有人提到他当初的选择,他说若能再选一次,他也会选同一条路,"我不是光跟你说,我跟我那个相处了40多年的老太婆也是这样说。"
来时少年今安在?白首相携四十年。
到茅台后不久,季克良说了一句话:"对茅台酒,我们10年之内没有发言权。"为了对国酒有发言权,他从技术员干起,推过车、背过糟、踩过曲、上过甑,直到把茅台酒每一个科学的、传统的工艺细节都融入自己的神经末梢中。
一年后,他的茅台酒科研组成果论文《我们是如何勾兑酒的》在全国第二届白酒技术协作会上宣读。论文回答了为什么要勾兑和如何勾兑的问题,这在当时国内尚属首次,是中国白酒生产工艺史上第一次形成的科学勾兑酒的理论,在全国白酒界引起强烈反响,成为中国酿酒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此后,《提高茅台酒质量的点滴经验》、《提高酱香型酒质量的10条措施》、《白酒的杂味》、《加强企业管理与提高产品质量》等相继问世,对茅台酒质量的提高和规范化生产起到关键作用,他主持制定的《贵州茅台酒标准》填补了国家酱香型白酒技术标准的空白。
中国酒界泰斗秦含章老先生曾讲,"季克良是个全才"。一线生产工人则说,"那老头什么都会,你瞒不倒他的"。
一直以来,季克良给人的最深印象总是谦和儒雅,从容淡定。许多年来,关于茅台的评论诸多,有赞扬、崇敬,亦有质疑、批评,他心知肚明,一概不做辩驳。也许,不做辩驳正是最好的回答。
独守一隅,守的就是茅台始终为国酒的根基--质量。他说,茅台酒有3个"一流":品质一流、保留民族文化精粹一流、受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也是一流。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模式,要保住国酒的地位必须要确保其品质。只有把质量作为企业的生命,作为品牌的生命来对待,才能保证茅台酒百年不衰。
1994年在纪念巴拿马万国博览会80周年国际名酒品评会上,茅台荣获国际特别金奖第一名,牢固地确立了世界名酒的地位。
他不仅仅是在维持茅台的质量,更是在守护着中华的一缕酒魂。
当年,遵义前往茅台镇的班车3天一班,因此,季克良和徐英在遵义耽搁了两日。第二日午饭后,季克良发现饭馆有零卖的茅台酒,3毛6分钱一杯。于是买了一杯来尝。
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喝茅台酒,也是第一次喝白酒。
在这之后的45年里,因为工作需要,他喝过的茅台酒加起来估计有2吨左右,但是那一次的茅台给他印象太过深刻,以至于今天他还能清晰记得当时的每一个细节和味道,他慢慢回忆道:"不辣,香味比较浓,吞进去之后,像一条线一样热流下肚。好喝。"
很多年之后,他们总结茅台的口感,归纳成这样20个字: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这20个字成为茅台酒的真经。
到达茅台酒厂的当天晚上,他们的房子被小偷"光临"。晚上10点左右,徐英发现了痕迹,委屈、担心、恐惧、失望,诸般情绪涌上心头,她开始收拾东西:"走,我们走。"季克良连忙拉住徐英,轻声劝慰她。
其实,他自己的心情也很沉重。那时的茅台镇一片荒凉,四周荒无人烟。酒厂厂房破旧不堪,住宿也极为简陋。当时的茅台酒厂处于低谷期,年产量只有200多吨,年亏损80多万元。
最关键的是,在他江苏农村老家,亲生父母、养父养母、几个哥哥姐姐,都需要他这个有工作的人来照顾。那时的季克良常常陷于忠孝不能两全的痛苦之中。1967年,养母病故,季克良忙从茅台镇往回赶,一赶就是5天5夜,养母却已盖棺。季克良泪流满面,长跪不起。回到茅台后他就递交了第一份申请,希望调回江苏。前前后后,申请书一共写了20年,最终也没有离开。
1975年的一天,当时一位贵州省领导到茅台考察,拍着季克良的肩膀说:"老季,委屈你了。"当时季克良担任厂里的生产科副科长,感动得不得了。从此虽然年年申请调回去,但仍然努力工作。
因为这一句话,季克良在茅台呆了45年。
心怀感恩,人生会更丰厚。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张玲玉 刘开津
编辑:
周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