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台湾“二·二八”事件研究综述
2007年02月27日 15:46投票数: 顶一下  【

三、几点想法

第一,“二·二八”事件曾长期被台湾当局视为禁忌,被民众视为敏感、伤痛、隐晦的话题,但是,历史是不可能被忘却的,刻骨铭心的伤痛是不会在人们的忘记中被轻易地抹去,真相总有大白之日,沉冤终有昭雪之时。“二·二八”事件是如此,历史上的其他事件也是如此。

第二,“二·二八”事件牵涉甚广,其背景、过程以及事后的处理都极其复杂,又与后来各党各派的立场、海峡两岸的关系、**意识、受害者的冤屈与悲情等诸多因素纠合在一起,超出了历史本身的范畴,表现出泛政治化和泛道德化的倾向。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学术研究,也超出了学术的范围,对推动台湾当局为事件受害者平反和补偿,化解台湾人(尤其是受害者)积郁半个世纪的“二·二八情结”起到了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互动关系。

第三,台湾学者在资料的发掘、搜集、整理、出版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值得称道的是花大力气访问了数以千计的事件亲历者,对他们的陈述做了客观的记录,并结集成册,公布于世。这些资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二·二八”事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应进一步探究共产党与“二·二八”的关系。据当时的学生领袖陈炳基回忆,李中志是“地下党指派的台北地区武装起义总指挥”,曾策划在台北举行武装起义,并制定了“作战计划”,但因组织工作不到位而流产。中共“台湾省工作委员会”书记蔡孝乾亦与闻其事。[103]苏新也曾撰文说,处理委员会的王添灯、林日高等人都是按地下党的指示进行斗争的。[104]这些回忆是否真实,地下党介入事件的程度到底有多深,这些问题仍需加以研究。

第五,应开展**运动史的研究。**运动肇始于“二·二八”事件,对台湾政局及祖国统一大业影响甚巨,但由于**运动先后在香港、日本、美国、欧洲和中南美洲等地进行,资料搜集不易,所以就笔者视野所及,迄今尚无一本全面和深入研究**运动的学术专著。陈铭城的《海外**运动四十年》,是作者以他在《自立早报》连载的《长夜漫漫路迢迢——海外**运动故事四十年》为基础,在台湾地区和日、美等国进一步搜集资料和采访相关人士后写成的故事集,虽然披露了**运动的许多重要史实和秘闻,但终究不是学术著作。


作者简介:杜继东,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编审


[①]陈芳明:《中共对二二八事件史观的政策性转变》,(台北)《中国论坛》第31卷第5期,1991年2月1日。另外参阅陈少廷《评中共对台湾二二八事件的解释》,《现代学术研究》专刊2,台北,现代学术基金会1990年版,第31—48页;陈少廷《中共对台湾二二八事件的历史解释——兼评台湾统派纪念二二八的政治诉求》,陈琰玉、胡慧玲编辑:《二二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1)》,台北,二二八民间研究小组、台美文化交流基金会、现代学术研究基金会1992年版,第305—333页。

[②]在此期间,只有作家吴浊流在《无花果》(台北,林白出版社1970年版)一书中以很小的篇幅回忆了他在“二·二八”事件中的见闻。

[③]陈铭城:《海外**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文化出版部1992年版,第17页。

[④] (1)当局向台胞道歉;(2)追究“二·二八”事件的责任;(3)对于含冤负屈者,予以平反;(4)释放因为“台湾情结”而拘押的人犯;(5)当局可允许声明放弃暴力主张的海外人士返台。见《化解二二八的悲剧》,1987年2月27日(台北)《联合报》。

[⑤]林宗义:《二二八学术研讨会闭幕词》,陈琰玉等编辑:《二二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1)》,第373页。

[⑥]黄克武、洪温临:《悲剧的历史拼图——金山乡二二八事件之探析》,(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6期,2001年,第37—38页。

[⑦]因篇幅有限,本文不拟介绍有关“二·二八”事件的资料情况。

[⑧]苏僧、郭建成:《拂去历史明镜中的尘埃》,第66页。

[⑨]刘胜骥:《共党分子在二二八事件前后的活动》,马起华编:《二二八研究》,台北,“中华民国”公共秩序研究会1987年版,第142、143、134页。

[⑩]庄祖鲲:《二二八事件的迷思与省思》,苏南洲主编:《基督教与二二八》,台北,雅歌出版社1991年版,第85页。

[11]裴可权:《台共叛乱及覆亡经过纪实》,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版,第67页。

[12]陈仪深:《论台湾二二八事件的原因》,陈琰玉等编辑:《二二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1)》,第54、33—34页。

[13]詹彩凤:《共党分子与二二八事件》,陈俐甫编:《禁忌·原罪·悲剧:新生代看二二八事件》,台北,稻乡出版社1990年版,第193页。

[14] 〔美〕马若孟著,夏荣和、陈俐甫译:《二二八事件——怨怼、社会紧张与社会暴力》,陈俐甫编:《禁忌·原罪·悲剧——新生代看二二八事件》,第150页。

[15]赖泽涵、马若孟、魏萼著,罗珞珈译:《悲剧性的开端:台湾二二八事件》,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230页。

[16]赖泽涵:《二二八事件与当代台湾的开发》,(台北)《当代》第34期,1989年2月1日。

[17]张旭成:《二二八事件的政治背景及其影响》,陈芳明编:《二二八事件学术论文集》,台北,前卫出版社1989年版,第114—116页。

[18]姚礼明:《1949年以前的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19]赖泽涵总主笔:《“二二八事件”研究报告》,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47页。

[20]孙彩霞:《陈仪与台湾》,《台湾研究集刊》1996年第2期。

[21]陈晓清:《陈仪治台与台湾“二·二八”起义》,《学海》1992年第6期。

[22]李祖基:《台湾光复初期的经济问题》,《台湾研究集刊》1998年第4期。

[23]陈正卿:《试析台湾“二·二八”起义前的四大经济矛盾》,《民国档案》1987年第2期。

[24]翁嘉禧:《论二二八事件与经济政策的因果关系》,(台北)《台湾风物》第48卷第4期,1998年12月,第92—103页。

[25]马起华:《二二八事件结论》,马起华编:《二二八研究》,第203页。

[26]李乔:《站在台湾人自主性立场看二二八》,李乔:《台湾运动的困局转机》,台北,前卫出版社1989年版,第67—91页。

[27]李筱峰:《解读二二八》,台北,玉山社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版,第210—211页。另参阅李筱峰《岛屿新胎记——从终战到二二八》,台北,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1993年版。

[28]李筱峰:《二二八事件前的文化冲突》,(台北)《思与言》第29卷第4期,1991年12月。

[29]许雪姬:《台湾光复初期的民变:以嘉义三二事件为例》,赖泽涵主编:《台湾光复初期历史》,台北,中研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3年版,第209页。

[30]陈仪深:《论台湾二二八事件的原因》,陈琰玉等编辑:《二二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1)》,第55页。

[31]陈明通:《派系政治与陈仪治台论》,赖泽涵主编:《台湾光复初期历史》,第290页。

[32]徐百川:《与彭明敏先生等论二二八事件的原因》,(台北)《侨协杂志》第62期,1998年10月,第62页。

[33]赖泽涵、马若孟、魏萼:《悲剧性的开端:台湾二二八事件》,第283页。

[34]林宗义:《二二八学术研讨会闭幕词》,陈琰玉等编辑:《二二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1)》,第370—371页。

[35]萧圣铁:《台湾二二八事件的经济与文化背景——社会期望理论之应用》,陈琰玉等编辑:《二二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1)》,第77—113页。

[36]刘胜骥:《共党分子在二二八事件前后的活动》,马起华编:《二二八研究》,第85页。

[37]赖泽涵、马若孟、魏萼:《悲剧性的开端:台湾二二八事件》,第27页。

[38]陈仪深:《论台湾二二八事件的原因》,陈琰玉等编辑:《二二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1)》,第28页。

[39]李乔:《台湾二二八研究之片段——由〈埋冤一九四七〉资料理出》,陈琰玉等编辑:《二二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1)》,第216页。

[40]吴密察:《蒋渭川与二二八事件(初探)》,陈琰玉等编辑:《二二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1)》,第196页。

[41] 〔美〕马若孟著,夏荣和、陈俐甫译:《二二八事件——怨怼、社会紧张与社会暴力》,陈俐甫编:《禁忌·原罪·悲剧——新生代看二二八事件》,第139—151页。

[42]李筱峰:《“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与陈仪的对策》,陈琰玉等编辑:《二二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1)》,第190页。

[43]黄富三:《“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与二二八事件》,赖泽涵主编:《台湾光复初期历史》,第159、152、159页。

[44]陈芳明:《战后初期台湾自治运动与二二八事件》,陈琰玉等编辑:《二二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1)》,第162页。

[45]陈仪深:《再探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关于其政治立场与角色功能的评估》,张炎宪、陈美蓉、杨雅慧编:《二二八事件研究论文集》,台北,财团法人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1998年版,第154页。

[46]翁嘉禧:《论二二八事件与经济政策的因果关系》,(台北)《台湾风物》第48卷第4期,1998年12月,第104页。

[47]国防部史政局:《台湾二二八事变纪言》,李敖:《二二八研究》,台北,李敖出版社1989年版,第40页。

[48]柯远芬:《台湾二二八事变之真相》,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二二八事件资料选辑》(一),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版,第36页。

[49]李乔:《台湾二二八研究之片段——由〈埋冤一九四七〉资料理出》,陈琰玉等编辑:《二二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1)》,第218、225—227页。

[50]杨逸舟著、张良泽译:《二二八民变:台湾与蒋介石》,台北,前卫出版社1991年版,第124页。

[51]戚嘉林:《台湾史》第5册,台北,1998年版(无出版单位),第2173页。

[52]赖泽涵总主笔:《“二二八事件”研究报告》,第263页。

[53]穆德:《我们应当怎样看台湾事件!》,《新旗》第15期,1947年4月20日。

[54]王思翔:《台湾二月革命记》,山海书屋1950年版,第9—19页。

[55]林木顺:《台湾二月革命》,香港,新民主出版社1948年版,第6页。按:林木顺为杨克煌的笔名。

[56]庄嘉农:《愤怒的台湾》,香港,智源书局1949年版,第160页。按:庄嘉农为苏新的笔名。

[57]邓孔昭:《试论台湾“二·二八”事件中的民主与地方自治要求》,《台湾研究集刊》1987年第2期。另外参阅邓孔昭《从二二八事件看民主与地方自治的要求》,(台北)《当代》第34期,1989年2月1日。

[58]赵一顺:《关于台湾二二八事件性质的一些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41—256页。

[59]张良泽:《译者赘言》,杨逸舟:《二二八民变:台湾与蒋介石》,第15页。

[60]孙万国:《半山与二二八初探》,张炎宪等编:《二二八事件研究论文集》,第245页。

[61]李敖:《二二八研究前言》,李敖:《二二八研究》,第3页。

[62]张旭成:《二二八事件的政治背景及其影响》,陈芳明编:《二二八事件学术论文集》,第114页。

[63]陈仪深:《论台湾二二八事件的原因》,陈琰玉等编辑:《二二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1)》,第29—30页。

[64] 〔美〕马若孟著、何新兴摘译:《二二八悲剧的历史背景》,1991年2月27日(台北)《中国时报》。

[65]周青:《“二·二八”对台湾政局的影响》,《台湾研究》1992年第2期。

[66] 《社论》,(台北)《劳动评论》第22期,1991年3月。

[67]陈俐甫:《台湾警察与二二八事件》,陈俐甫编:《禁忌·原罪·悲剧:新生代看二二八事件》,第16页。

[68]丁果:《“二·二八”事件与台中嘉义地区人民起义》,《台湾研究》1991年第2期。另外参阅丁果《台湾“二·二八”事件的起因》,《上海师大学报》1991年第3期。

[69]陈芳明:《序:为了不让历史重演》,陈芳明编:《二二八事件学术论文集》,第13页。

[70]张炎宪:《二二八的历史意涵——镇压、反抗、扭曲与重建》,张炎宪等编:《二二八事件研究论文集》,第484页。

[71]张旭成:《二二八事件的政治背景及其影响》,陈芳明编:《二二八事件学术论文集》,第124—126页。

[72]赖泽涵:《二二八事件与当代台湾的开发》,(台北)《当代》第34期,1989年2月1日,第80—93页。

[73]黄秀政、张胜彦、吴文星:《台湾史》,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56页。

[74]黄嘉树:《国民党在台湾(1945—1988)》,台北,大泰出版社1994年版,第39页。

[75]吴乃德、陈明通:《政权转移和精英流动:台湾地方政治精英的历史形成》,赖泽涵主编:《台湾光复初期历史》,第323页。

[76]翁嘉禧:《二二八事件与战后台湾的经济政策》,(台北)《思与言》第36卷第4期,1998年12月,第22—27页。

[77]赖泽涵:《二二八事件与当代台湾的开发》,(台北)《当代》第34期,1989年2月1日,第80—93页。

[78]黄秀政、张胜彦、吴文星:《台湾史》,第256页。

[79]李乔:《从文化层面看二二八的影响》,李乔:《台湾运动的困局与转机》,第105—112页。

[80]姚礼明:《1949年以前的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81]洪温临:《档案挖掘与真相探索——近年台湾二二八事件档案的征集与分析(1991—2001)》,(台北)《国史馆馆刊》复刊第30期,2001年6月,第71页。

[82]周青:《“二·二八”对台湾政局的影响》,《台湾研究》1992年第1期。

[83]郑钦仁:《序》,张炎宪等编:《二二八事件研究论文集》,第5页。

[84]张炎宪:《二二八的历史意涵——镇压、反抗、扭曲与重建》,张炎宪等编:《二二八事件研究论文集》,第484页。

[85]张炎宪:《二二八民众史观的建立》,张炎宪、胡慧玲、高淑媛采访整理:《基隆雨港二二八》,台北,自立晚报文化出版部1994年版,第5页。

[86]黄秀政、张胜彦、吴文星:《台湾史》,第256页。

[87]洪温临:《档案挖掘与真相探索——近年台湾二二八事件档案的征集与分析(1991—2001)》,(台北)《国史馆馆刊》复刊第30期,2001年6月,第89页。

[88]程晓鹏:《“二二八”事变与省籍情结》,《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89]李乔:《二二八在台湾人精神史的意义》,张炎宪等编:《二二八事件研究论文集》,第407页。

[90]李筱峰:《“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与陈仪的对策》,陈琰玉等编辑:《二二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1)》,第175、177页。

[91]陈芳明:《殖民历史解释下的蒋渭川》,张炎宪等编:《二二八事件研究论文集》,第231页。

[92]张富美:《在血痕中读史——二二八事件研究资料评介》,陈芳明编:《二二八事件学术论文集》,第157页。

[93]陈芳明:《陈仪与谢雪红——二二八人物的再评价》,陈芳明编:《二二八事件学术论文集》,第131—132页。

[94]赖泽涵、马若孟、魏萼:《悲剧性的开端:台湾二二八事件》,第287页。

[95]徐振国:《陈仪的困顿与失败》,(台北)《历史月刊》第25期,1990年2月1日。

[96]李敖:《二二八研究三集》,“前言”,台北,李敖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97]李敖:《序》,李敖、陈境圳:《你不知道的二二八》,第7页。

[98]戴国辉:《陈仪该不该为镇压行动负全责》,1992年2月21日(台北)《中国时报》,《台湾史探微:现实与史实的相互往还》,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62、163页。

[99]张炎宪:《战后初期**主张产生的探讨——以廖家兄弟为例》,陈琰玉等编辑:《二二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1)》,第279—303页。

[100]李乔:《台湾二二八研究之片段——由〈埋冤一九四七〉资料理出》,陈琰玉等编辑:《二二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1)》,第211页。

[101]陈映真:《二·二八事变的指导思想:“体制内改革”——从美驻台北领事馆一九四七年三月三日及七日两封密件谈起》,《海峡评论》1991年第3期。

[102]戴国辉:《政治狂热与政治悲剧》,1989年11月24日(台北)《联合报》,《台湾史探微:现实与史实的相互往还》,第148页。

[103]参阅蓝博洲《来自北京景山东街西老胡同的见证——战后台湾学运领袖陈炳基的脚踪》、《从高雄苓雅*4到北京——延平大学学生领袖叶纪东的脚踪》,《沉尸·流亡·二二八》,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1年版,第69—96、17—35页。

[104]苏新:《关于“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美国加州)《台湾与世界》第39期,1987年3月,叶芸芸编:《证言2·28》,台北,人间出版社1993年增订版,第63页。

文章出处:《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2期  

文章作者: 杜继东   发布日期: 2005年12月3日

« 前一页12345后一页 »
   编辑: 张帆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