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老兵回乡路:希望把骨灰撒入长江
2009年06月09日 11:08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炮弹中死里逃生

部队刚到缅甸,就遭遇了最大的一次战役---密支那战役。就是这一战,让王子安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与死神如此之近。

当时,王子安正和部下5名医疗兵在靠近前方的第一救伤所准备进行伤员救治。他们全然没有注意到,日军多架飞机正在救伤所上空盘旋,随即连续投下数枚炮弹。炮弹就在身旁炸响,王子安被泥土掩埋。

“我以为死定了。”不知过了多久,他掀开身上的泥土,耳朵里嗡嗡作响。

爬出泥坑后,王子安慢慢爬到了几名战士身边,他们的脸已经血肉模糊,“都牺牲了”。

不久后,传来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等及日军投降的消息。

王子安的部队回国时,他和几个战友留在了缅甸木姐,“抗战期间能幸存下来已是万幸,不想回去打内战。”

“赤脚医生”养大13个孩子

如今,与其他流落缅甸的老兵相比,王子安认为自己的晚年是幸福的。

他的家就是当年落脚的地方,“刚到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搭起一个茅草棚就住下了。每当夜深人静时,我就会给远在武汉的家人写信,但都石沉大海。”

“那时,连缅甸话都不会说,除了留下来的一些战友,举目无亲。”王子安说。因为常年战乱,缅甸当地很多人都搬往山区躲灾。短暂的相聚后,战友们为了谋生,也都分散到了各地。

王子安说,当时留下来的战友估计有千余人,“但现在已所剩无几。”

一直致力于留缅中国远征军老兵研究的缅籍华人张望说,2004年他掌握的健在人数为44人,仅5年过去,就已有一半离世,“一个月前,又一个老兵去世了。”

王子安说,他之所以能在缅甸生存下来,主要是因为他懂医术。

战后,缅甸的秩序一片混乱,甚至没有任何正规的医疗机构。王子安靠步行和骑脚踏车在周边百公里范围内的山村行医,直到几年前,才在家安享晚年。

王子安用当“赤脚医生”存下来的钱,在当地置了一块地,在木姐市当地人称“富人街”的地方盖了座小楼房。

老人先后迎娶了三任妻子,并将13个孩子养大成人。王家的墙上挂着一张大照片,有几十人。“这还没到齐呢,”老人默数,“如果所有家人凑到一起,应该有60多人。”

曾两次回家乡

在目前尚在世的留缅远征军老兵中,王子安已算幸运。在1992年和1999年,他曾先后回到家乡武汉。

“文革”期间,家乡的亲人曾收到了王子安的来信,信件中还有照片。这封普通的家信,也让老家的亲人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而王子安之前的两次回国,也并不顺利。“都是偷偷摸摸,回去之后好多人不敢相认,怕受牵连,连自己都觉得像做贼一样。”王子安感慨地说,“只有这一次,才感觉到自己真的是英雄。”

而王子安所居住的缅甸木姐,距离中国边境城市瑞丽仅几百米。他与祖国的距离,仅一江之隔。

和亲人团聚时,王子安说出自己最后的一个心愿:“将来能把自己的骨灰,撒入长江。”■

经明清:嫂子你为什么不等等我

参加远征军到缅甸后,他在战场上没有遭遇危险,倒是之前在广西和云南向内地运输军用物资时,两次与死神交手

《瞭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刘向红 | 云南、江苏报道

“他一定是我舅舅,我们一直在找他。”看到《现代快报》上的寻人启事,70岁的张庶明打来电话。他是原南京电信局党委书记。

张庶明告诉记者,经明清是小名,真名叫经乘国,“大概在1993或1994年时,舅舅托在昆明的战友来句容寻过亲,之后还通过几封信。但后来又失去了联系,想不到他还活着。”

张庶明说,在句容老家,经明清96岁的大嫂赵伦英目前还在世。

在经明清的侄子经世华家,至今还保存着两封经明清十几年前写来的信,“分别多年,时时都想着回家会见亲人。无奈命运捉弄人,总未能如愿。现在也是正在计划中,如环境与条件相结合能动身的时候,我自会写信通知你们。”

5月27日,记者来到句容,得知经明清96岁的大嫂赵伦英突然病重,卧床不起。赵伦英的女儿经世兰贴着母亲的耳朵大声说:“明清要回来了。”赵伦英放在棉被外的枯瘦胳膊突然颤抖起来,嗓子里吐出清晰的声音,“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等了一辈子,终于回来了

5月30日下午,中缅边界畹町桥,92岁高龄的远征军老兵经明清,在女儿的搀扶下,一步步踏入国门。他两眼噙满泪水,声音哽咽:“回来了,等了一辈子,终于回来了。”

经明清身着白底蓝条长袖衬衣,头戴一顶白色鸭舌帽,脚穿崭新的球鞋。“这是爸爸这么多年以来最高兴的一天。”女儿经瑞兰说。

记者告诉经明清,虽然弟兄姐妹不在了,但他96岁的大嫂赵伦英还在。经明清急忙问,“她身体怎么样?她也是我表姐,她与我大哥是近亲结婚。”

听说大嫂已经病重卧床不起,他一把抓紧记者的手:“快,你带我回去,我们明天就走。我要见她最后一面。”

经明清告诉记者,他21岁离开老家逃荒出来,就再也没有回去过。流落缅甸后,他日日夜夜都想回家,回到江苏句容华阳镇的那个小村。“以前是不敢回去,现在国内政策很开明,可以回去了,但我又老了。”

经明清的女儿告诉记者,父亲一直不愿加入缅甸籍,66年没办缅甸身份证,“由于没有身份证,很多事办不了,我们几个子女多次催他,他就是不同意。直到去年,他才办了一张缅甸身份证。”

经明清女儿是名裁缝,今年40多岁,至今独身,“我放心不下爸爸,现在就我和母亲陪他。以前,爸爸想家时,我们就找一些老兵过来聊天,如今,住在克里谬的20多个老兵,就剩下他一个了。”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孙春龙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