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社会记录》被突然砍掉内幕(图)
2008年05月01日 13:48南方新闻网 】 【打印

新闻频道的各类新闻专题节目随之马上面临急剧转型。

除了《法治在线》一如既往地打造“央视警务报道”外,一度跃跃欲试做深度报道的《共同关注》转以慈善和公益节目为主,两年前一度引起轰动的《每周质量报告》则从不良产品的曝光台,转向宣扬优秀产品质量的平台。另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迹象是,央视的深度报道王牌栏目《新闻调查》,不久后也被从央视一套悄悄转移到新闻频道播出。

彭远文感慨,彼时《社会记录》的处境,是进则被体制所同化,退则被主流所边缘化。对内是台内舆论环境的急剧变化,对外是主持人讲述故事的模式被克隆后,一夜之间各地电视台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阿丘。

“精神明亮”的日子

从羊坊店路115号到羊坊店西路9号京门大厦C段637,是一条不到150米长的马蹄形胡同。前者是原央视新闻评论部南院工作区,后者是《社会记录》的办公室。每期节目,从选题策划到前期采访、后期编辑、审查通过和合成播出,《社会记录》的编导需要在这条马蹄形胡同上奔波无数次。

2006年下半年开始,这条路走得越来越艰难,困境也不单是舆论环境的变化。从这一年开始,央视开始消减节目制作经费,新闻频道诸多栏目纷纷开始转向演播室节目形态。

社会记录每一期的节目制作经费是16000多元,李伦仔细算过一笔账,坚持做深度报道,就必须出差去现场调查,费用和做纯粹的演播室节目完全是两个概念。另一个无法避免的庞大费用支出是毙片损耗,而社会记录的情况是差不多每十期节目就得准备一期无法播出。

李伦的另一个苦衷是人力资源问题。难以置信的是,这个时长25分钟的日播深度报道节目,每天的单集播出量在新闻频道位居前列,但开播五年间,真正能在采编一线干活,进入央视企聘编制的编辑记者,只有区区9个人,栏目组不得不通过相当数量的编外人员干活,来维持栏目运转。在央视大规模清理黑工前,一个有点讽刺的现实是,社会记录负责招聘这些员工的职员,本身也就是央视语境里的黑工。

即便是如此,身为制片人的李伦,从未想过去对上寻求体制的资源和支持,他自承是一个优秀的主编,但未见得是一个优秀的制片人,兴趣始终是做敬业的生产队长,带领和监督长工们种地。但这个地主事必躬亲,他对每一期片子在质量特别是叙事结构上的苛求,成为每个长工的噩梦。何萍的MSN名字,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叫做“登陆诺曼底”,在她看来,每交完一个片子,基本等于脱掉一层皮。彭远文的一个遭遇是,曾经耗费了近四个月时间反复修改一期片子,他承认这种后期加工阶段的“残酷”,在那个极端时刻,几乎让他开始怀疑人生的意义。

这种苛求也会引发关于效率的争议。姚一五觉得,李的这种做法,源于他漫长的纪录片拍摄经历,更适合出作品而不是产品,也会损伤新闻产品本身所必须的时效。

何萍的同事刘丽乔,则喜欢用四个字来归纳社会记录的现状:活累钱少。在2007年初央视第二次消减节目制作经费后,《社会记录》的普通编导,平均月薪是5000元左右,如果不能及时交片,则只有靠每月不到2千的底薪干熬。

而熬夜是包括实习生在内的每个编导的基本功,刘丽乔印象最深的社会记录工作经历是,多个女编导都曾累晕倒在办公室。《社会记录》每期片子的素材基本在15盘左右,60分钟一盘带子,刨除主持人阿丘出镜的演播室时间8分钟左右,25分钟节目剩下17分钟左右新闻画面,需要从900分钟素材画面里一帧一帧筛选,这种繁重的纪录片式日播新闻生产方式,让一位后来调到其它栏目的摄像感叹不已,换到新东家后,他每期节目只需拍不到5盘带子就完事了。

而李伦浑然不觉,只要往非线机器前一坐,这个39岁的男人马上神采奕奕,他性格中的理想主义一面,在这个时候完全显露出来。何萍回忆,栏目组最困难的时候,李伦喜欢沿用王开岭的一篇文章,要求大家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为了方便改稿审片,这个有家有室的北京人,五年来一直租住在办公室附近的一居室里。

这个被员工们称为有着一颗“敏感的心灵”的制片人,这种类似“精神生产力”的做法,也会引来编导们背后的抱怨,姚一五则喜欢嘲笑他是另外一个麻原札幌。《社会记录》消失以后,已经调到另外一个节目组的陶华感叹,现在才知道央视记者的滋味,而她的前同事彭远文则感叹,恐怕在央视很难再找到这种清教徒式的运作体制了。

但这种“精神生产力”的作用也不可小视,检索央视国际的节目单,会发现社会记录其实是死于高潮。

在度过2007年7月的清黑工事件后,《社会记录》这一年最为极致的报道,出现在陕西华南虎事件中,《社会记录》创纪录地制作了6期新闻专题片。在随后的孕妇李丽云死亡事件中,也先后制作了4期新闻专题片。对于一期日播深度报道专题栏目来言,这种速度和频率,已经赶上了新闻频道整点新闻的时效。

也恰在半个月后,还沉浸在高度快感上的《社会记录》团队,就听到了栏目被撤销的消息。

风水

《我叫刘跃进》里面有句话,任何悲剧拆解开来,都是一地喜剧。

《社会记录》的最后一次年会,是以一场婚礼结束的。两个社会记录的编导在这场最后的聚会上奉子成婚,本该喜庆的场合还是有人哭出了声,何萍抱着一个老编导赵文忠的孩子给大家敬酒,说这是“钢七连”的下一代。

何萍说,《士兵突击》里的钢七连解散后,连长高成和士兵许三多在内都有了不错的去处,其实社会记录也挺像,社会记录消失的同时,新闻评论部撤销,李伦调任《新闻会客厅》制片人,主编王志安升任新创栏目《新闻一加一》的执行制片人,阿丘转任《共同关注》主持人,其他人大多调入现新闻专题部的其他栏目。

李被这些散居各栏目的旧部们戏称为校长。

从公开的资料看,《社会记录》被撤销的央视内部背景,是开播近五年的央视新闻频道进行调整和改版,同一批被拿下的,还有包括《时空连线》等其他一些栏目。稍显奇怪的是,这次新闻频道调整,央视没再像2003年开播和2005年改版时那样进行大规模推介宣传。

尽管还是有忧伤,在李伦看来,一个电视台裁撤一期节目,不过如一份报纸调整一期版面一样,本身无可厚非。让他得到一些安慰的是,央视新闻中心主任梁晓涛曾在内刊上著文说明了一些情况:“当调整成为大局,某些不尽人意便难以避免。那些早已声名远扬的栏目,离开了。你我内心的难受决非难过二字就能涵盖,由此涉及到的兄弟姐妹们,我向你们鞠躬致谢。”

姚一五感叹,这就是在央视这棵大树底下种地的系统性风险,水稻栽得好好的就让平了种玉米,不定那天就被征收回去盖别墅了。

《社会记录》撤销后,《新闻调查》搬进来了它在羊坊店西路9号的原办公室,5年来,加上《社会记录》,已经先后有三个在这里办公的栏目最后消失了。李伦每次开车经过这条马蹄形胡同,总是忍不住会摇下窗子,看看这个传说中“风水不好”的地方,这个奋斗了1700多个日日夜夜的地方。

热点推荐:

央视女主播被曝凸点出镜 制片人称纯属误会

央视女主持陷“凸点门” 网友称应注意形象(图)

网上曝“央视导播”因不满封杀超女辞职

央视《社会记录》被突然砍掉内幕(图)

更多精彩新闻 点击进入 >>>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石扉客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