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 [白领猝死] |
专家观点:制度规范与自我拯救
关于过劳死是否应该通过立法途径加以解决,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对“过劳”的判断标准和观点,中国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健康教育专家马昱告诉记者:“关于‘过劳’的系统理论研究,目前在国内还属于空白领域,中国疾控中心健康所虽然已经建立关于亚健康方面的课题,但至少得一两年后才能有比较系统的理论成果。但目前网络上传播的这些关于‘过劳’方面的观念、判断标准应该具有一定的道理和理论来源,但其作为科学研究的严谨性,目前无法判断。”
中华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梁智指出,我们国家对于这种社会现象的出现,在更高层次方面《职业病防治法》当中没有列进去,没有对这方面的规范。《职业病防治法》的特点是,对于那种明显存在职业侵害的问题进行了规定,但是对于过劳死这个问题,因为它是一种慢性的长期的,所以说被忽略了,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凸显出来了,应当引起我们立法机关的重视,应当引起我们执法机关的重视。
北京医学会亚健康调整中心主任李建波认为,虽然我国去年曾出台关于包括“过劳死”在内的职业病防治文件,但从职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来说,很难全面贯彻实行。
中国政法大学民法教授刘心稳告诉记者:“过劳死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问题,欲通过简单的立法形式加以解决具有很大的难度,作为过劳死高发群体的个体,对是否加班和调节自身健康状况,应该有一定理性的思考和认识,如果单一地从法律上一刀切,对社会和个人都不适合。”
记者调查
八成市民为高奖金自愿过劳
记者日前在北京上地国际创业园区,针对“你是否了解‘过劳死’”、“你感觉有过劳症状吗”两大问题,对在该园区上班的60位工作人员进行了随机调查,接受调查的人员中,90%的人员认为“很了解”、10%的人员表示“经常听说”,80%的人员认为自己具备“过劳症状”,认为自己具备“过劳症状”的人员中65%的人认为自己“已经过劳,但没办法休息调理”。
网站一项参与调查人数达到11121的关于过劳死的调查显示:有超过82%的人偶尔或经常感到心慌、超过56%的人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近50%的人对过劳死感到困惑、近30%的人为过劳死感到震惊。而另一网站关于“你认为过劳死的原因”的网上调查结果显示:65.38%的网民认为是心理压力过大、认为过劳原因是工作时间过长占23.08%、只有11.54%的网民认为过劳的原因是劳动强度大。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218人中,每天工作不足8小时的人占34.4%,而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的人占65.6%。其中,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的人已经超过20%。82%的人选择了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条件是“奖金足够高”。
三种心态助长过劳死蔓延
●自愿过劳型:“我们单位没有倡导加班的风气,相反头儿总是隔三差五地开会告诉我们要注意劳逸结合。但我们公司对加班有一套完整的考核制度,加班得经过领导批准,否则想加班还不成,自己私下加班是不被认可的。因为一旦员工加班,每月都能如实领到公布标准的加班费。所以我们单位的员工倒是很乐意加班,辛苦是辛苦了点儿,但每月能多拿一两千,心甘情愿吧。我刚在东四环订了一套房,不加班哪来的钱供房子?另外,我爱人在一家化妆品公司上班,收入远远超过我,收入比不上老婆是件很没面子的事。我的理想生活是没有贷款压力,家里能有点积蓄,至少能保证孩子将来上学的花销,每年能带着家人出去旅游一两次,这样的目标现在只能做梦时想想……”汪亮所在的公司主要负责代理户外广告业务,但凡有加班的机会,他都主动争取。
●被迫过劳型:“不加班?肯定就得走人,我们公司十天半月不接一次活,一旦接了活就得连轴干。我们老总的口头禅就是‘活儿始终是那些活儿,今天不干明天还是你干’。加班费?没有听说谁领过,国庆和春节好像给过一两次。我们的老总很聪明,主动给我们上三险,这一招留住了不少人,也让加班成为了公司的风气。”张晨所在的文化公司主要是为外国公司做文字翻译,随着来华投资的外国公司数量剧增,业务量也在成倍地增长,而老板似乎没有增加人员的打算,忙的时候,员工们每天要工作15小时以上。只有客户追得太急而她们又确实赶不完时,老板才会临时找外语学校的老师打工。
●跟风过劳型:“我们老总特别爱加班,经常熬通宵,公司现有的中层管理人员,几乎清一色的加班狂,很多人为了跟风,甚至故意拖延时间加班,为的是引起老总的注意。好像你不加班,就没有认真工作或工作不称职似的,没办法,想要提升和受到重用,就得玩命地跟风加班啊。加班基本上成了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老总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加班光荣、勤劳光荣’,公司里显眼处都挂着这样的条幅。”赵静在一家广告公司任总经理助理,她的话道出了不得不跟风加班的苦衷。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相关新闻
编辑:
wangj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