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剩女:不是我们被挑剩下是我们淘汰别人
2009年02月20日 06:25红网 】 【打印已有评论0

剩女养成记——剩女经济学

阎真更愿意用市场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

他认为,有“剩女”就有“剩男”,只是“剩男”的条件恰好跟“剩女”相反,他们是年龄高、学历低、收入低的一群。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颠覆,“很简单,其实就是男才女貌,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在现代男女身上依然起着决定性作用”。

大部分剩男都在农村,他们买不起房子站不住脚,打工到最后还是要被城市淘汰。农村女性却境遇不同,她们不想回去,可以通过结婚这条路,这样就挤占了一部分城市剩女的资源,而城市剩女又排斥农村剩男。市场经济很残酷,也别是对两部分人残酷——长相一般的城市知识女性和经济条件不好的农村男性。

阎真说了两个例子。一个发生在美缘婚介所,照例是中年男性资源严重不足的一次会员活动,分青年组和中年组,结果中年组的男人都跑到青年组去了,中年组只剩两个男人,婚介所的30多岁的女老板说,“没有关系,我们自己玩”,说完这句话,她自己都哭了。

还有一个女硕士,37岁,琴棋书画都精通,男的很帅,小学没毕业,没有工作。女硕士来咨询时,就不被阎真看好,“我就告诉她不合适,除非你想请个菩萨回家”,后来果然也没有成。

电视剧《好想好想谈恋爱》里面说,爱情和机会多少没关系,爱情是同一个苹果的两半重新组合,只是老天爷把切成两半的苹果分别抛向他乡,一半遇到另一半的概率是——零。

对“剩女”来说,苹果的另一半永远都被抛得太远了。

单身危机到底是谁的危机?

通常是谁向你介绍相亲对象?(共有426票)

A.父母亲戚129票占:30.28%

B.父母亲戚的同事122票占:28.64%

C.同龄的同学朋友138票占:32.39%

D.相亲网站27票占:6.34%

E.婚介所10票占:2.35%

你为了相亲这事得罪过人吗?(共有427票)

A.有,介绍人139票占:32.55%

B.有,相亲对象62票占:14.52%

C.没有,我问心无愧226票占:52.93%

长沙烈士公园的爱心角,每周都有一天,父母拿着孩子的照片去相亲。婚介所的吴君说,以前男女比例是1:4,现在差不多变成了1:7。

吴君在建湘北路上的久久爱婚恋交友会所做了六年金牌红娘,她可能见到过长沙最“热心”的小姨。

那个人说她不要工资,只想应聘当红姐。起初不知道怎么回事,大家相处得挺融洽,上了两个多星期的班,她才合盘托出——来这里就是为了先下手为强。她给30多岁的侄女挑了湖南大学一个38岁的老师,拖着两个人吃了饭,还是没配上。

在我们的网络调查中,“剩女”的父母、亲戚、父母亲戚的同事有将近六成当过红娘,还有一些父母,心里急得冒火,但是压抑着不敢在女儿面前流露,这样更让“剩女”们觉得难受。

428位接受调查的“剩女”,在这么多热心人的帮助下参加过9次以上相亲的超过四分之一。

可是爱这件事,又岂是力气越大,成功率越高呢?

这是一份2006年女性平均结婚年龄的调查:上海28.4岁、广州28.2岁、沈阳27.9岁、成都27.1岁、南京27.0岁、昆明26.5岁、郑州26.4岁、西安26.2岁、北京26.1岁、长沙25.9岁。到2008年,上海女性的平均结婚年龄上升到29.6岁。长沙女性结婚年龄远早于十省市平均结婚年龄27.1岁。

关于结婚这件事,最急的是火辣的长沙人。也许,更确切的说法是,长沙的父母。

如果一定要来说说危机,那么徐军会这么分析:单身人群持续扩大,会造成其他家庭的危机,原来讲40不惑,现在是60岁都受诱惑;如果这些人都像西方人一样“喜欢领养,而不喜欢生养”,会影响繁衍后代,影响包括智力和家庭结构在内的社会稳定。

婚姻对女性而言,安全岛的作用正在减弱

在《好想好想谈恋爱》里,女权主义者毛纳说,“爱永远是倒贴,所以我永远不去爱,但允许我被爱”。

看清危机准备“简单爱”的“剩女”,一不小心又很容易掉进这个陷阱。徐军说到一些爱的随意分的也随意的例子,“一个学生打电话来,徐老师我结婚了,没一个月又来电话说徐老师我离婚了”。

阎真认为,女权主义是对男权主义的一种矫枉过正,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还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没有哪个男人愿意跟一个女权主义者生活在一起,“那个野蛮女友见鬼咯”。

他是作家,也是中南大学文学院的教授,不同于“从来不替人做选择”的心理咨询师,他不相信这种对抗能给女性带来幸福,现在他最爱做的一件事,就是劝人早结婚。

“我的学生,女研究生居多,我就对她们说两件事:第一件事,我对你们的学问没有蛮高的要求,把这个文凭搞到手就行;第二件事,找个对象,趁中南大学男生多,不要以为出去以后机会多。”

他承认自己“首先是个现实主义者,然后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从人类学上说,婚姻是女性幸福的源泉,是保证。从生理来说,会长寿,从心理来说,有种成就感。“但婚姻不是唯一选择”,阎真举了吴仪的例子。

如果非要他给“剩女”们找个归宿,“惟一可以突破的,就是未婚生子,作为归宿和寄托”,但这就不是“从道德上给她们一些空间的问题,而是计划生育的问题了”。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周磊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