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社会 > 世态万象 > 正文 |
|
湖南浏阳澄潭江卫星煤矿工人陈湘平直言来煤矿打工完全是因为生活所迫:他家里有两个孩子,大的在外打工,小的在读大学,一年开支要1万多元。加上家里盖房子,欠了一屁股债。
“这里每个月能挣一两千元,挖煤赚钱比务农来得快。”陈说,工人们也都怕死,但就算井下瓦斯量大,干不干活儿也得听领导的。井下发生火灾是经常的,只不过抢救及时,都扑灭了,才没有酿成事故。
“要钱还是要命?对矿工来说,这个看似两难的选择,答案其实很简单。”曹渝告诉记者,矿工和家属对生命的漠视让他们很震惊,在许多地方,一家人中好几个甚至全部在煤矿打工的事情比比皆是。他们调查的工人中,年龄最大的60多岁,最小的只有16岁。
参与调查的白卓灵介绍,她曾走到一户人家,家中70岁的老奶奶在交谈中透露,自己原来有3个儿子,前几年第二个儿子在村上的煤矿上班时窒息死亡。之后,大儿子因为背负债务,压力太大,整天以酒消愁,已经患上酒精中毒。小儿子要赡养老母亲、抚养二哥的儿子,甚至还要扶助大哥,至今连媳妇都没娶上。
实际上,多数矿工对于安全状况并非不在意,而是无可奈何。
澧县赤峰煤矿矿工肖志海承认,他对电视里有关煤矿事故的报道很关注,每次下井都忐忑不安,不晓得还能不能上来。“担心害怕有什么用,越想思想负担越重,所以不想了,过一天算一天。”
有些煤矿工人“摁手印”领工资
家庭经济压力和相对可观的收入,并不是多数矿工从事这一职业的全部原因。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矿工的职业技能低下,就业困难。从事简单的挖煤工作,是谋生的必然选择。
以煤矿工人陈湘平为例,43岁的他只有小学文化,并且没有像木工、瓦匠、漆工之类的专业技能,“一辈子种田,现在只能卖个劳力,而挖煤只要有力气就行”。
陈湘平还不是偶然的例子。调查显示,82%的煤矿工人文化水平在高中以下,62%的煤矿工人没有任何职业技能,48%的煤矿工人因为没有其他工作可以做,迫于生计不得不到煤矿做工。“对于煤矿工人来说,贫穷比危险更可怕。”
而调查中有些煤矿工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领工资时还是采用传统的“摁手印”方式。许多矿工的语言表达能力低下,每天的生活就是挖煤睡觉。
最初到澧县调查时,曹渝等大学生发现:工人根本看不懂调查问卷。当被问到如“你坐在电影院是否会感到害怕”、“你坐在飞驰的小轿车里是不是会感到害怕”这样的问题时,矿工通常会反问学生们“电影院是什么?”“小轿车是什么?”
沟通非常困难,填一份调查问卷一般要花上半个多小时。参与调查的大学生意识到,问卷上的大部分问题,对于整天埋头于煤炭世界的矿工们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他们不清楚问题的含义。
这让学生们开始改变方式,他们抛开了原来的问卷,改为一对一的访谈,并“跟随矿工上下班,插空访谈”,把原来的“心理学术用语”改为最通俗的大白话。
他们发现:煤矿工人的文化程度对安全感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把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矿工组和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矿工组作对比后发现:文化程度高的工人的安全感明显好于文化程度低的工人。文化程度越低,对问题的认识能力越有限,对其进行安全培训难度越大,培训效果越差,安全意识就越难深入其心。
而学生们在调查中发现,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矿工占了82.7%,高中以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了27.3%,其中大专或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仅占5.4%。煤矿工人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对矿工的心理安全感产生了重要的负面影响。
编辑:
fu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