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小学生流行互派名片 专家称折射官本位意识
2007年04月10日 08:13 】 【打印共有评论0

自称不会派发给陌生人

昨天中午,记者在海珠区一些中小学附近走访发现,不少小学门口也有此类学生名片出售,式样不一。

在前进路小学旁,一家精品店档主向记者推荐另一种“学生名片”,这种名片装在普通名片盒内,两元钱一盒,名片与普通名片大小差不多,背景除卡通图案,还有周杰伦、蔡依林、刘德华等明星照,需要填写的类别也更多,有姓名、学校、地址、电话、生日以及E-mail。

档主说,不少小学生喜欢买这个互相派发,小孩子贪玩,没什么大不了的。正在店内逛的两名小学生表示,班上不少同学买过这种名片,主要是派发给班上玩得好的同学,不会派发给老师。

你们会不会派给陌生人呢?“看起来像坏人的话,肯定不会给啦!”其中一名小学这样答复记者。

家长 担心家庭资料外泄

“名片这东西多少有点功利性,孩子这么小就玩,不太合适吧?”昨天,一些小学生家长在接受采访时提出质疑。另外,也有家长表示,小孩子没什么辨别能力,说不准什么时候就给“看上去不像坏人”的陌生人派发名片,但谁知道这是不是“坏人”?就算孩子不随便向陌生人派发名片,但万一掉在路上被别有用心的人捡了,岂不是同样泄露家庭资料?

专家 小学生不应成人化

广州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长陈冀京表示,孩子流行互相派发名片,首先涉及到隐私,学生对名片管理不如成人,可能会不小心资料外泄,被用作商业用途,或被不法分子利用。

其次,中小学生没必要跟风,成年人为了交际需要才使用名片,而学生在班里互相认识,无需通过名片达到交际层面。

再说,这也反映了学生的成人化,与如今孩子早熟发育有关,也与商家和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刺激有关。孩子的成人化、社会化应该有一个过程,不能一下子变得成人化。名片上写上“班长”等职位,体现一些孩子攀比心态,同样是成人官本位意识的折射。因此,中小学生互相派发名片不值得提倡。

学校 孩子辨别能力较弱

“我们不提倡学生派发名片,这东西还是坏处比好处多!”先烈东路小学校长张锦庭表示,虽然目前在该校没发现有学生派发这种名片,但他在一些中学看过,一些中学生会互相派发名片,上面写着手机号码等。作为偶尔好玩的交往方式无可厚非,但一定不要把家庭电话、个人手机等资料写上去,主要是因为孩子辨别能力较弱,对社会把握不准,容易泄露个人资料,可能导致很多麻烦,尤其是中学生,容易被社会上别有用心的人盯上。

张校长认为,现在学生交往不至于像成人那样出于工作需要,一定要派发名片。相熟的同学,互相之间肯定知道家庭电话等,不相熟的同学一下子也不需要把电话互相告知。

来源:信息时报 记者祝勇 龙成关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xwj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