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北洋水师并非不堪一击
北洋水师网站现在已经发展成为甲午战争百科全书式的专业网站,其创办者陈悦,虽非专业历史学者,但凭着一腔热情和潜心钻研,现在也是甲午战争史专家,对甲午战争史特别是北洋水师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成果。
陈悦认为,北洋水师实际上是一支悲剧性的精锐部队。装备,买的军舰都是当时世界的著名型号,现在在舰船史上仍赫赫有名;军官,全由近代化的学堂教育培训出来,部分还有出国进修的经历;水兵也和当时随意招募的陆军不同,要经过严格的教育培训逐渐选汰。这是一支已经非常近代化的舰队,船坚炮利,将英兵勇。但这支舰队的背后,是一个不近代化的昏聩封建政权。二者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北洋水师的覆灭也就成为必然。
成军之初的北洋水师称雄亚洲,排名世界第四。但晚清政府却没有继续投入军备以提高、哪怕是维持北洋水师的战力。再加上整个甲午战争期间,晚清政府懦弱无能的战略,北洋水师终于被彻底断送。即便如此,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仍打出了荡气回肠的战斗气势和英雄气概,也给日本舰队造成重创,绝非一般人所认为的不堪一击。甲午虽败,但北洋水师绝大部分将士的英勇不能抹煞。
近几年,陈悦结合自己的研究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纠正人们对北洋水师的偏颇认识。
“主炮晾衣”说法不实
在国内的甲午战争研究中,有一个例子被反复引用,以证明北洋水师管理混乱、纪律松懈。1891年“北洋水师”访日,日本军官看到水兵在“定远”舰主炮上晾衣,并摸到了一手灰,从而认为“北洋水师”不堪一击。
而陈悦分析定远主炮的架退式结构、甲板高度和有效利用长度后,认为“水兵不会因晾晒几件衣服而费力冒险攀爬一个3米高、长不到2米、直径半米的短粗铁柱”。而水兵的衣服应该是晾在船舷栏杆、天棚支柱等处。此外,他还找到了同期美、日、俄、德等国的军舰上“衣裤飘飘,蔚为壮观”的大量照片。“‘主炮晾衣’一说是不懂海军常识者的夸张和编造。”中日弹药存在“代差”
海战战力的主要载体是弹头装药,陈悦通过分析来自日本的文字资料,发现中日舰队的火药性能存在“代差”。
日本海军于1893年启用装填烈性“下濑火药”的炮弹,下濑火药灵敏度高,炸后能引发高温大火,这与北洋旧部很多人后来不约而同地提到“敌人火药甚异,中炮之处随即燃烧,难于扑灭”相引证。
而北洋舰队用的还是黑火药,只能通过爆炸碎片和冲击波杀伤敌人、敌舰,威力有限,这也是北洋舰队的大口径火炮多次击中敌舰却从未击沉一艘的直接原因,像排水量不足千吨的“赤城”被定远305毫米巨炮击中居然能逃脱。
为邓世昌爱犬正名
北洋水师著名将领邓世昌在“致远”舰上养了一条名叫“太阳”的爱犬。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致远”舰撞击“吉野”未果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爱犬“太阳”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壮烈殉国。
上世纪90年代,电视剧《北洋水师》再现了这一情节。但有人认为这是演绎,更有人认为舰上养狗不务正业,进而把军舰上养狗的现象扩大为北洋海军军纪涣散的象征。
陈悦经过多方查找历史资料,确认“太阳”确有其事。虽然“太阳”的品种和名字的来历已经不可考,但在纪念邓世昌的挽联中、当时的《点石斋画报》都有“太阳”救主的记载,而且在北洋水师水兵的回忆中,直接说出了“太阳”的名字。
而对“舰上养狗不务正业”一说,陈悦表示,在军舰上豢养宠物是19世纪各国海军的传统——风帆时代船上养猫防止老鼠咬坏船材,铁甲时代舰上宠物更是五花八门,德国军舰上养过狗熊和小猪,甲午黄海大战中,日本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号甲板上就养了一头牛作为吉祥物。
“邓世昌是悲壮英雄,‘太阳’是忠诚义犬。”陈悦说。
编辑:
傅文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