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美国科学家获诺贝尔医学奖 分享千万奖金
2006年10月03日 10:36

解读

报道说,法尔和梅洛于1998年正式发表论文,公布了有关RNA干扰机制的发现。以他们的发现为基础,RNA干扰技术近年来迅速兴起,其前景被普遍看好。

RNA(核糖核酸)能够充当“信使”,传递DNA(脱氧核糖核酸)上的遗传信息,将其用于蛋白质的生产合成。研究显示,向生物体内注入微小RNA片段,会干扰生物体本身的RNA“信使”功能,导致相应蛋白质无法合成,从而“关闭”特定基因。科学家认为,采用RNA干扰技术直接从源头上让致病基因“沉默”,也许可以更有效地治疗某些疾病。

不过,尚有几个难题阻碍着该技术的发展。首先,科学家还没有找到一种方便快捷的方法,使RNA干扰能在患者体内的有效部位进行。其次,科学家还无法确定这种疗法是否会对目标以外的基因产生副作用。

据了解,两位获奖者都不到50岁,他们从科学发现到获奖只有8年,这在诺贝尔奖历史上十分罕见。

因为瑞典处于北欧,与美国所处北美之间存在时差,两位获奖者在美国的家中接到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的电话通知时才凌晨5点,他们都还处于睡眠状态。其中一位教授由于惊愕不已,两次把电话挂掉。诺贝尔奖评委会第三次拨通电话后才得以完整地转达了这个好消息。

法尔特别指出,他与梅洛合作所获成果的背后,是其他研究人员作出的努力,包括“创建基础设施和基础理论的所有科学工作者”。

据了解,本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梅洛对科学的兴趣源于恐龙骨。梅洛的父亲是一名古生物学家,梅洛童年时经常跟着父亲在美国西部寻找化石。从那时起,他就迷上了远古时代、地球历史和人类生命的起源等问题。高中时代,梅洛的兴趣逐渐转移到了基因工程方面。当时科学家克隆了人类胰岛素基因,并将其DNA插入到细菌中,这样就可以人工合成无限多的胰岛素。梅洛回忆说:“科学研究能够真正地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这激起了我的兴趣。”

与梅洛一起获奖的法尔1959年出生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本科主修数学,仅用三年时间就拿到学位。与梅洛类似,他逐渐对涉及生命奥秘的遗传学产生兴趣,并将其作为自己终身的学术追求。新华社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编辑: chenzhuo-isa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