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川:株洲塌桥悲剧的根源是人祸
2009年05月19日 08:01扬子晚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良心:看看株洲塌桥事故哪些东西易被掩饰

作者:良心

我们从最新的新闻中看到,事故发生后,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迅速作出批示,要求全力组织救援,彻查事故原因,公开信息,绝不“掩饰”。

发生如此重特大事故,省委书记第一时间做出的批示是要求“绝不掩饰”,这是因为,每当发生了这种事故,“掩饰”的情形确实极有可能发生。就此次事故而言,哪些方面可能遭到“掩饰”呢?

死亡人数可能被“掩饰”。因为,死亡人数越多,事故性质就显得越恶劣,有关方面的责任就越重大;“豆腐渣工程”可能被“掩饰”。一座1995年才建成的大桥,现在却被急着要拆除,表面上的理由是大桥已经阻碍交通,但焉知是不是有关方面想借拆除来“掩饰”桥的质量问题,现在等待爆破的大桥突然大段坍塌,质量问题更若隐若现了;事故责任追究可能被“掩饰”。现实生活中,一些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害的重特大事故,在责任追究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现象并不罕见,责任官员这边“问责”那边“复出”更令公众大跌眼镜……

总之,由于事故发生后,查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因此,有人产生“掩饰”的冲动,这是难免的。有些“掩饰”的问题,涉及到许多部门、许多人的切身利益甚至是前途命运,“拔出萝卜带出泥”,涉及的面也可能越查越深越查越广,关系到地方的面子形象,关系到官员的政绩前途,“掩饰”的冲动更加难以遏制。

因此,省委书记第一时间批示要“绝不掩饰”,固然体现了省委书记的清醒和尊重百姓知情权的情怀,但是,要真正做到“绝不掩饰”,恐怕不是省委书记一个批示就能奏效的。2007年,有个老政协委员曾经向国务院领导转述一个顺口溜:“上头下文件,一层一层往下念,念完文件进饭店,文件根本没兑现。”其实从逻辑上来讲,包括省委书记在内的各级领导过去也反复强调、批示要搞好“安全生产”,但此次事故的发生本身就表明这些领导批示并未得到落实,那么,既然领导过去关于“安全生产”的批示未能落实,又如何保证这次关于“绝不掩饰”的批示就一定能落实?

因此,要真正做到“绝不掩饰”,确保事故得到依法查处,高层领导的批示只是一个起点,落实这个批示,还需要采取更多更公开、更有效的措施。

下一篇:晓宇:高架桥为何等来的不是爆破而是坍塌

高架桥   桥体   导演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王石川   编辑: 贾思玉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