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要求公开“三公”消费咋成了“间谍”
2009年08月04日 08:06新京报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从个人角度论 “小人物”的较真,当能有制度保障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但是,像市民王清这样的“鸟”,却少之又少。面对“三公”的天文数字,大多数人除却一声叹息:“算了吧,社会那么大,不是我一个人所能改变得了的”,又有几个人能像王清这样如此“较真”,赤膊上阵呢?

是的,很多世俗之人,忙完工作忙家庭,终日奔波苦,一日不得闲,在“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淡生活中,已经淡忘了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拥有的权利和义务。而王清的最可贵之处,也正在于此。虽然他的“间谍”行为,尚没有换来应有的成果,或者说对于181个行政部门的信息公开申请,大多都没有“实质性回复”。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抹杀王清个人努力的价值和意义。任何社会现象,尤其是公共政策和制度进步,都需要有一个对抗体系,或者说批评体系。不然,社会群体就会麻木、制度进步也停滞不前。而王清的个人努力,就是对抗和批评体系中的一股中坚力量。多一些这样的个人努力,也许“三公”消费就不再是一笔看不见、摸不着的糊涂账,多一些这样的个人努力,社会进步得也许就会快一些。

社会正义和廉洁的实现,社会的进步和改良,有时候是必须依赖于一些“小人物”的个人努力来实现。美国一个叫做桃莉斯·汉道克的九十岁老太太,为了呼吁“改革竞选经费”,独自徒步五千公里,横跨美国。一位联邦法官对桃莉斯·汉道克说:“我们美国的许多法律,就是由像您这样坚持不懈地努力着的普通人所促成的。”这说明,“小人物”的努力在改进社会和社会进步进程中有其必要的价值。

但是,个人努力与社会改造应该是一种互动,而不是单向的生拉硬拽。否则,小人物的个人努力,就可能是“蚍蜉撼大树”,个人努力付诸东流。而王清被有些单位怀疑是“间谍”,对于“三公”消费等信息公开的申请,得不到实质性回复,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一个遗憾。这181个行政部门对于王清的“胜利”,到底是谁的悲哀?如果有良好的制度保障,如果“间谍”能对公共管理部门形成有效监督和刚性制约,如果小人物的较真,能与公共管理部门能形成良性互动,那么,“间谍” 王清其实就是中国版的桃莉斯·汉道克。 (山东 石敬涛)

下一页:

说些题外话 钢铁公司该多向南阳机关学学保密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石嘉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