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合作如何有更大全球影响
姜声扬:我们继续《时事开讲》,稍早前我们提到了中欧领导人是每半年定期会晤一次,但是这个机制是因为欧盟内部的结构问题造成双方无法深入合作,但如果中欧政府双方能够摒弃分歧,深入合作的话,对全球会带来哪些影响呢?我们继续请朱先生为我们作分析。
朱先生,如果中欧双方能够摒弃之间的分歧、意识形态等问题,您认为对于中国参与国际事务,以及对全球来说,会带来哪些正面的影响?
朱文晖:其实中欧之间有非常广阔的合作空间,这种合作空间,这种合作空间、全球范围的影响力,就像中美前不久奥巴马总统来中国访问看到的那个效果是差不多的。当然我们看到中欧这个机制比中美那个合作机制影响力小得多,你比如说有哪些东西是可以进行合作的,我想今天的这个报道,温总理讲的关于人民币汇率的问题、关于贸易保护的问题,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合作领域。所以我们看到过去的一年当中如何对抗金融海啸,现在传出来非常强烈的两国峰会之后,双方都建议不要尽早退市,其实就是在经贸层面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合作。
我们在峰会前更多看到的报道,说欧元集团这几个巨头过来是要对中国人民币汇率施加压力的,因为现在人民币汇率的问题不是美国受不了,更多看来是欧洲受不了,因为人民币是挂着美元的,美元扁了跟着它扁,是欧元和日圆升了,还有其他国家的货币。预期欧盟,特别欧元集团会给中国施加一些压力,但这里面有多少压力我们从外界并没有看得到,但从事后温总理专门的讲话来看,他是指责某些国家,我想主要是美国,一方面要求人民币升值,另外一方面又对中国施行各种名目繁多的贸易保护主义,他特别谈到了这个是让中国不发展。其实这个话说的很重,其实原则上也是给欧盟旁敲侧击,这个问题上没有太多可以谈的。
我想再往下就是中欧之间,如果这个问题能够达成一定的共识,比如说生产开放的问题,高科技产品向中国输出的问题,还有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双方都可以谈的。但其实中欧双方还有更广阔的空间,比如说多哈回合谈判,多哈回合谈判其实中欧彼此之间没有什么利益,都希望推动多哈回合能够早日成功,现在的症结在什么地方呢?已经不在美国和欧洲之间,而在于美国,上次谈差一步就是美国和印度,所以我们双方能够行动起来,在多哈回合WTO新一轮谈判当中,双方能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这个是完全有空间可以做的。
另外就是刚才大家也谈到的气候变化问题,中国是刚刚在2、3天以前公布了自己的节能减排,按照单位的GDP能耗节能减排的方案。其实之前法国有个副总理过来,这回也是一个谈的重点,而且我们看到它签的这些相关协议,很多都和这个有关,比方碳普及与(封存音对)示范、接近零排放煤炭发电技术、建筑能效品质合作、环境治理项目、科技治理项目、可持续的贸易和投资体系,你看这5个都和这个相关,可以说这个是那么多年来欧盟重点向外推出的外交合作,但是我们也可以说欧盟可能喊的声音很大,但是真的让它掏钱来资助中国,它到底做了多少,我们看它和原来的承诺还是有差距的。
中欧合作如何有更大全球影响
朱文晖:另外一方面就是欧盟主要的成员国在《京都议定书》的时候,它说它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完结的时候要对1990年有多少、多少的减排承诺,其实大部分国家并没有达到,有的距离还比较远。你在距离比较远的时候原来对中国施加很大的压力,要中国承诺这个、承诺那个,又给中国测算要减多少、多少才怎么、怎么样,其实你自己也没有做到。这些问题我想都在中欧领导人,或者中欧的这种机制里面是可以往前发展的。因为在气候的变化问题上,我们看到过去的表现,欧洲国家比美国要好,《京都议定书》主要是他们推动的。
欧洲国家节能减排、推动绿色的、环保的,从70年代罗马俱乐部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很多国家以环保为理念的政党,而且是势力非常强大的,像原来德国的绿党势力非常强大。所以这些领域它们能够和中国更加好、更加敞开心胸的来谈,而不是光对中国施加压力,同时在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转移技术和进行资金援助方面,进行更大力度的合作,我想这个领域就会取得很多成效,不光是签协议的这么一个东西,而真的是见到成效。
从整个全球意义来看,如果说到新的欧盟这个架构成立,可能它不是轮值国了,而是一个永久性的,比如说范龙佩他当了主席,但他也要有一个磨合过程,他到底有多大权利,德国、法国还有其他一些国家到底要怎么授权,但是无论怎么样他都会比以前好一些,可能中国领导人谈的对象也比以前更加有权威性,但是我们无可奈何都希望中欧合作机制能够走向深入,能够有更广泛的全球意义在里面。
姜声扬:对,所以如果中欧双方能够更深入的合作,在面对未来其他的国际事务,或者国际危机,例如最近发生的迪拜欠账问题,会不会再发生再一次的金融海啸,面对这种事情,未来双方可以作出更多合作的空间。我们稍候回来再请朱先生跟我们谈谈迪拜世界的最新消息,各位观众我们休息片刻,回头继续《时事开讲》。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时事开讲
编辑:
陈芳
|